魏秋菊
摘要: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把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整體水平的高低看做是衡量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當前,新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面臨著維穩、改革和脫貧的形勢與重大任務,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以下簡稱師市)是兵團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師,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形勢與重大任務,因此,加強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加強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的重大意義,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的對策建議三個方面來論述。
關鍵詞: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管理
一、加強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的重大意義
(一)有利于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在師市貫徹落實
少數民族干部來自本民族群眾之中,熟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同本民族人民有著天然的聯系,理解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對改變本民族地區的落后面貌,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少數民族人民群眾往往也把本民族的干部看作是本民族的代表,因此少數民族干部知曉通過何種方式能夠更快、更簡便地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推廣和貫徹,并能很好地動員和激發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二)有利于師市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提高素質,增強創新意識和工作主動性,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將黨的方針、政策,尤其是黨的民族政策以及自治區、兵團新形勢下的重大任務與少數民族群眾的特點結合起來,讓少數民族群眾真正理解和信服。另一方面,由于當前一個時期,“三股勢力”不斷歪曲事實,篡改歷史,制造謬論邪說,蠱惑和煽動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做一些破壞社會穩定、損害民族團結、危害祖國統一的無知舉動。少數民族干部可以憑借自身在少數民族群眾中的影響力,把黨的政策在廣大少數民族群眾中廣泛宣傳,讓他們正確認識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和新疆文化,使謠言不攻自破。
(三)有利于凝聚人心,促進當前重點工作順利開展
師市少數民族干部經過黨和國家多年的教育培養,基本上都做到了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現身做法和表率作用,可以深刻地影響本民族的群眾,增強他們的“五個認同”。在當前的維穩、改革和脫貧的形勢與重大任務面前,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有利于壯大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自身優勢,帶領廣大的少數民族群眾樹立強烈的黨的概念,祖國的概念、民族團結的概念,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促進當前重點工作順利開展。
二、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責任意識有待加強
各級黨委在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上,沒有很好地從政治高度出發;沒有充分認識到少數民族干部的獨特作用;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對少數民族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待進一步增強;沒有明確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的工作目標;沒有將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情況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一把手”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現有少數民族干部占師市干部總數的比重較低,后備力量也不足。
(二)培訓效果有待進一步增強
部分少數民族干部學歷層次不高,文化水平比較低,很多人的原始學歷只有初高中水平,工作后通過函授等形式獲得大專以上文化學歷,學習不夠扎實,理解能力不強。在少數民族干部中會說會寫漢字,能和漢族干部職工正常溝通交流的人員比較少,導致少數民族干部在理解師團黨委文件精神,順利開展各項工作中存在很大障礙。雖然各級黨委都在不斷加大少數民族干部的培訓力度,但總的來說培訓渠道不夠寬泛,培訓內容不夠豐富、培訓方法不夠靈活。
(三)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不完善
截止目前,師市沒有制定培養、使用和管理少數民族干部的專門政策,沒有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統的規章制度,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一直以來都是按照慣例在一些行業、單位和部門配備一些少數民族干部,特別是對少數民族干部的配備使用沒有硬性制度規定,在少數民族干部的選配力度上就相對弱一些。除此之外,黨外少數民族干部培養、選拔的渠道不夠暢通,組織人事部門和統戰(民宗)部門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缺乏制度化和規范化措施。
(四)缺乏促進少數民族干部積極參政議政的措施
師市少數民族干部絕大多數是本地成長起來的,與內地交流不多,觀念比較落后,思維不夠寬廣,視野不夠長遠。只是把工作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不是當做一份事業來經營,缺乏參政的意識和工作的主動性。由于受少數民族傳統習俗的影響,少數民族婦女不能全面參與到社會的各行各業,最多的是從事醫療衛生和教育行業,人數超過半數以上。針對此種現實狀況,師市缺乏積極有效的促使少數民族干部參政議政的措施。
三、加強師市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從政治高度出發,強化責任意識
師市各級黨委領導班子要把黨的民族工作的方針、政策納入干部學習的基本規劃之中,列入班子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把貫徹落實中央和兵師關于加強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的一系列通知和精神,作為工作的重點和主線,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和講政治的要求出發,加大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力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注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尤其是要重視對少數民族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我們知道,境內外敵對勢力不斷借助互聯網的科技優勢,歪曲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和宗教演變史,制造謬論邪說,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斗爭形勢依然很嚴峻,理想信念如果不夠堅定,就會對錯誤思想、反動思想無動于衷、置身事外,甚至被錯誤言論所左右。其后果就會導致其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等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搖擺不定、態度暖昧,成為工作生活中的“兩面人”。此外,還要明確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以及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大力推進實施。及時向師市黨委匯報培養、使用和管理少數民族干部工作情況,將其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一把手”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列入平時檢查和考核項目。
(二)多措并舉,增強培訓效果
l、注重選派少數民族干部參加兵團的各類培訓班次。大力提升少數民族干部國語水平,提高與漢族干部交流溝通的能力,更新思想觀念,轉變發展思路,拓寬培訓渠道讓少數民族干部能夠走出三師、走出新疆,學習外面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升少數民族干部整體素質。
2、加大少數民族干部在師市和塔里木大學南疆少數民族干部培訓中心的教育培養力度。充分利用師市黨委黨校教育培訓基地,每年專門舉辦幾期基層少數民族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和少數民族連長培訓班;依托塔里木大學的南疆少數民族干部培訓中心,大力培訓農牧團場、企事業單位的基層少數民族干部。
3、充分利用對口援疆機會,加大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力度。充分利用廣東援建師市的平臺,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多層次、多渠道地選派少數民族干部到廣州、深圳等地開展培訓、掛職鍛煉,開拓視野,拓寬思路,增長才干,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的整體素質。
4、用好南疆師團少數民族干部到北疆師團掛職鍛煉機會。從2014年開始,兵團實施南疆少數民族干部到北疆師團掛職鍛煉政策,目的在于提高南疆師團少數民族干部工作能力和國語水平,這項政策對于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5、在培訓內容方面,應結合當今形勢,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因為黨早起制定的民族干部政策,使得少數民族干部更多熟知黨政知識,對財政、金融、經濟、文化和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知識則比較欠缺。所以,培訓過程中,應加大這方面的培訓力度。
6、少數民族干部自身要轉變觀念。要重視各級各類培訓,不能錯誤地認為培訓只是形式主義,要充分認識到培訓能幫助自身提升理論水平,指導在工作中的實踐鍛煉,促使自身更好更快地成長。
(三)完善制度,使工作更加規范
制定培養、使用和管理少數民族干部的專門政策,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統的規章制度,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能再按照慣例在一些行業、單位和部門配備一些少數民族干部,對少數民族干部的配備使用要增加力度,除此之外,要暢通黨外少數民族干部培養、選拔的渠道,組織人事部門在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當好參謀的同時,還要認真聽取統戰(民宗)部門和黨校的意見、建議,了解優秀少數民族干部的情況,協調抓好各級少數民族領導干部的配備和少數民族干部的使用工作。
(四)加大少數民族干部參政議政力度,合理配置各級領導班子
l、抓好輿論宣傳,形成有利于少數民族干部成長的良好氛圍。在做好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基礎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等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宣傳少數民族干部在推動師市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和意義,大力宣傳少數民族干部在推動師市改革發展,帶領職工群眾脫貧致富,維護民族團結等先進事跡,擴大他們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為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2、放寬視野,拓寬來源,加大選拔任用少數民族干部力度。在選拔和任用少數民族干部時,堅持按事業需要選人,把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少數民族干部作為重點選拔對象,任用政治素質過硬、文化層次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少數民族干部擔任領導工作。在選人方面,打破常規用人,積極拓寬少數民族干部任用來源渠道,破除就機關人員選機關領導的模式,大膽地在基層,多角度、全方位地選拔成熟的少數民族干部上崗。
3、堅持標準,完善考核,把好少數民族干部任用關。在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時,除注意年齡、文化和專業條件外,各級黨委要始終把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是否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否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作為衡量考核干部政治標準的重要條件,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考察任用、考核管理、監督等各個環節突出強調政治標準。
4、建立各級少數民族干部后備人才庫,為選人用人儲備“精良”。師市黨委要把團處級少數民族后備干部庫的建立和使用作為一項重要指標,每年年底在對各基層單位進行年終總結考核考評時,要求各單位按照一定比例,推薦正副處級后備干部,其中要求必須有一定數量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
在工作實踐中,師市各級少數民族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主動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和表率作用,團結和帶領少數民族職工群眾積極投身創業。根據自身實際,帶領少數民族職工群眾,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職工群眾發展種植業、畜牧業、養植業,構筑多元經濟格局,努力增加職工群眾的收入。各級少數民族干部不僅在民族經濟建設中要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在師市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改進軟弱渙散黨組織等工作中同樣要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玉瓊,王東.論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民族干部隊伍建設[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11):143-145.
[2]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