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禎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化,人們對于教育問題和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深。互聯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正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者不可忽視的便利,而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模式之一。基于此,本文將以高職《聲樂》課程為例,談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實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 ? 聲樂教學 ? 混合教學 ? 網絡教學平臺
在互聯網絡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除了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之外,對我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在網絡教學平臺下延伸出來的新型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高校《聲樂》課程的教學一方面能夠擴大信息資源的傳遞,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開放性思維進行全面的培養;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優化傳統教學模式遺留下的弊端,提升高職學生對學習《聲樂》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涵蓋了設定教學目標、課前導入、教學設計以及教學評價等四個方面。就以上四個教學環節而言,為了確保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群體和教學要求,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教學資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此外,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還需要考慮到學生之間計算機操作水平和能力的個體差異,引入多種活動理論,將學習活動作為課程重心,從而有效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活動化和數字化。
(一)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不僅無法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甚至還有可能適得其反,讓更多的高職學生失去學習《聲樂》課程的興趣。但是,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在高職《聲樂》課程的教學中加入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驅動教學等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課程活動,樹立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對高職《聲樂》課程的教學能夠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二)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教師的教學水平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大多數高職教師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挑戰。教師不僅是課程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和設計者,更擔任著授業解惑的重擔,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則意味著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實踐和精力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搜集案例和實踐資料,然后通過自己的判斷來對這些資料進行篩選和優化,并將其融合到課程教學方案中。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高職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加全面的貼合我國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三)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較而言,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所受到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小。學生可以應用在線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使得高職《聲樂》課程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也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學習和工作的便利。
高職《聲樂》課程的教學主要包含了專業基礎樂理知識以及歌唱練習兩個部分,我們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高職《聲樂》課程的教學時,主要由以下幾個教學模式和課程設計組成:
(一)集中式訓練
集中式訓練指的是,將學生以大班授課的形式集中起來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其中主要包含的授課內容為對學生呼吸的訓練以及基礎聲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對于剛接觸聲樂的學生而言,發音問題是他們首先需要面對的。此時,通過集中式的發聲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形象,有效強化學生對聲音的辨識能力。此外,通過集體練聲的方式還有助于學生組織意識和集體意識的培養,便于今后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高職院校聲樂教師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
(二)小組式練習
小組式練習需要教師對本班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人數盡可能控制在3-5人之間。隨后教師就可以在每個小組之間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輔導。在高職院校《聲樂》課程的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在團隊中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小組的實際練習中,教師還可以讓不同程度、不同特點的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和看法。例如,在小組進行發聲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每個小組中挑選一個記錄員和觀察員,讓他們記錄每個組員在發聲練習中的狀態和表現,將學生作為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還能夠強化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單獨培養式
單獨培養式主要是教師通過應用網絡教學平臺,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每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線下培養和輔導,根據每個學生之間不同的音質特色,提升學生的再創造能力。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音質特色,客觀分析學生的聲音形象,并對其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讓每個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將自己的特色充分展示出來,結合語言和人聲形成情感表達的方式,去創作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
(四)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不僅學生需要根據自己在實踐練習以及課程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和總結,教師也需要對自己教學工作中的優勢進行分析和總結,不斷調整教與學的方法,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聲樂》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強化學生學習聲樂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職院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龐建華,韋春妙,黃李韋,等.“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7,(15):136-137.
[2]袁靜,呂忠.基于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以高等數學為例[J].巢湖學院學報,2017,(03):144-147.
[3]姜昊宇.“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船舶職業教育,2018,(05):27-29.
(本文系 2018年度濟寧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項目,《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高職《聲樂》課程為例》研究成果論文,項目編號【2018JGZD002】。作者單位:濟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