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高新的網絡技術與各個領域相結合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黨組織推進黨員建設與互聯網相結合,可以達到一個新的突破。本文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將互聯網與黨建工作的合作現狀加以分析,明確互聯網技術為黨建工作帶來的促進和推廣作用,探究進一步合作的完善和發展。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 ? 互聯網 ? 能力建設
在目前這樣一個互聯網信息發達的社會,各種信息傳播速度飛快,合理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為黨建工作提供極大的助力,這也是大政策形勢的具體要求。互聯網技術自身的快速傳播性和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的特性可以讓黨建工作得到廣泛的推廣,目前已經初步實現了兩者的有效結合,但到現在為止,這種結合還是在一個初步發展的階段,所以需要多加重視,分析這項工作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加以分析,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兩者的結合工作,推動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黨建推廣工作發展進步,不斷創新,為黨建工作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的高效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當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第一點是工作方式過于單一,缺少趣味性,傳統的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主要依靠一些開會探討,發一些教育手冊達到思想上的教育效果,但是這種傳統方式較為單一,而且比較枯燥,無法激發高校的黨員們自愿的學習興趣,而且扁平化的字面方式傳播知識,容易使人印象不深,學生黨員們也難以記住學習內容。總體來說,這種傳統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傳播限制,最終的實行效果也不見得會有多好,需要多加創新一些其他形式增加黨建工作的趣味性,激發高校黨員們自愿參與黨建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點是黨組織內部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夠,導致整體黨員較為分散,難以管理,黨建工作也就難以進行,如果平時各黨員之間的交流不夠,只能依靠一些大型的會議才能見一面兩面,這樣的情況難以使廣大的高校黨員團結起來,更何況每年各個高校都會有一大批的大學生入黨成為黨員,老黨員還沒有互相熟悉,就再加上新黨員,人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集中管理,這些方面都給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難題,除了使黨組織中較高層人員管理能力的整體提高以外,還需要有一種能夠突破時間和地點的束縛,隨時能夠聯系到所有黨員進行建設活動的創新方法。
關于互聯網與黨建工作相結合會產生巨大推動力的原因主要分為兩點,首先第一點是互聯網的廣大影響力的作用,黨員建設是一項廣泛的教育工作,平時在生活中要一次聚齊高校內所有黨員師生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很有可能因為各自的事情而耽擱,但是互聯網就不一樣了,它可以隨時隨地聯系到所有黨員師生,并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比如說開設教育視頻,論壇貼吧討論等多種形式以達到提高高校師生活躍度的目的。互聯網上的信息傳播迅速,而且無論黨員在哪里都可以收到消息并發表言論,不受地點的限制。所以,如果黨建工作要與互聯網相結合,就可以直接建立一個總的公眾號這一類專門發布黨建信息的平臺,在上面發一些黨建的小視頻,多加一些趣味圖片提高學生黨員們的觀看興趣。平時有什么通知和思想建設推文等都可以發在這個公眾平臺上,可以讓黨員們隨時了解學習,潛移默化當中加深了基層黨組織和高校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作用,從思想層面上影響了黨員師生們的價值觀,培養積極向上跟黨走的正確思想,提高高校基層黨組織總體的黨建能力。
第二點是互聯網可以為黨建工作提供多樣化的方法和路徑,由于高校黨員的基數大,分布比較廣,也比較分散,很多黨員難以聚齊,更不要提交流合作了,而互聯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一個面向大眾的公共平臺傳播黨建思想,無形當中可以為黨員的學習建設自身提供一個機會,也可以加強不同黨員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黨建工作的總體效力。
(一)改變傳統的黨建工作理念
為了能夠使黨建工作與互聯網充分結合,基層黨組織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觀念,接受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的創新型互聯網黨建工作,在推進能力建設工作的同時發散思維。高校是一個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最先最快接受到高科技新事物的地方,互聯網成了高校師生活躍的主要區域,那么黨組織最根本的教人工作也要開始順應大時代發展趨勢,和互聯網相結合,充分認識到信息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合理利用新事物,在互聯網黨建工作當中把握住主動權。不同的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自己所在高校的特點和所在地區的特色,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增加黨建工作方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培養創新思維,不斷發展高校基層黨組織能力建設工作。
(二)提高黨建工作的網絡管理水平
由于互聯網上的信息傳播速度較快,而且發表言論門檻較低,所以很可能會出現有居心叵測的人故意擾亂網絡秩序的行為,所以高校黨建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網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基層黨組織需要隨時檢測網絡動態,把控全局,讓一些專業的互聯網人才合理地對互聯網進行管理,完善管理機制,防止出現開放性過高而導致的一些意外情況,同時,高校基層黨組織也需要培養一個專業的思想建設團隊,把握住黨建工作的主流思想,保證高校全體黨員接受的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教育,按照黨建工作的規律,在無形當中加強黨員的價值觀和思想建設,全力輔助互聯網形式的黨建工作順利進行。
(三)建立多元化的網絡黨員教育平臺
關于互聯網上黨員教育平臺的建立可以偏向多元化趨勢,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劃分出不同的教育板塊,可以讓不同層次的黨員自主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板塊,達到提升自身的目的,因為每個人都各自的認知水平和不同的學習能錄,如果完全按同一進度進行學習的話,就可能不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到大多數黨員的學習需求,而且自主選擇也讓學生黨員們體會到一定的學習自由,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去接受黨員教育。同時在教育平臺上需要讓黨員們注冊完善各自的信息情況,不再局限于各自所處地點和時間的差別,可以互相多加溝通交流,再加上現代一些發達的交流軟件,也可以讓黨員們就當時的熱點問題多加交流,發表各自的意見。黨建工作的教育平臺也是為大眾提供了一個便于交流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高校黨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提升,真正實現黨建工作的最終目標。
(四)重視各位黨員在網絡上加強交流互動
信息發達的互聯網還可以成為黨員之間交流溝通的一個重要途徑,由于黨建工作本身的嚴肅性,所以需要遵守的一個嚴格條例是不許泄露國家和黨的秘密,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保密的基礎上,互聯網可以成為上下級人員之間的內部討論的一個自由空間,而且還可以提供郵箱,微博等等收取廣大黨員的建議,讓黨建工作做得越來越好。除此之外,還可以實時了解黨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和網上辯論賽等多種新穎的形式來達到宣傳和完善黨建工作的目的。
(五)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親和性和實用性
黨建工作最重要的是各黨員之間的友好交流,交流工作經驗,上層關心下層,互相交流學習先進思想,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這也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親和性所在,而實用性則是在于黨員提高自身,提高黨組織總體素質的建設能力,這主要體現在幾點:首先第一點是明確工作內容,通過網絡化的方式加強各黨員之間的聯系,及時知道黨組織發布的重要信息并發表自己的言論,推進黨建工作進度以及相關材料的了解學習。
第二點是要明確高校黨建工作的目標,要認識到黨組織是要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后,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化技術進一步提升對于廣大黨員的服務能力,可以根據黨組織能力建設的要求進行廣泛的為師生服務的工作。這便是接下來第三點的要求,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黨建工作要以服務師生為準則,開設專門的講解黨的政策的教育板塊,讓高校的師生們自主選擇,再多加一些技能培訓和專題講座等等,在一個專門的地方分布更新信息,提高師生黨員的集體素質和培養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除了這些以外,在黨建的公共平臺還可以留下一個特殊板塊,讓高校師生們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言論,不過一定要實名制,這樣可以防止有人渾水摸魚,故意擾亂網絡秩序,同時網絡管理方面也需要合理加強。當所有可能危害到公共秩序的因素全部排查之后,高校師生黨員們提供的建議有助于黨建工作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可以專門派特定的人整理出來,有用的建議加以參考,不斷完善現在的黨建工作。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也要跟上形勢,分析高校黨員師生在網絡上的活躍度,制定相應的黨建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方法策略,利用互聯網信息的迅速傳播和開放性,更好地加強黨建的推廣和影響力,同時安排專業網絡技術人才進行網絡管理,讓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工作更好更快地完成,為黨建工作的長遠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劉紅凜.黨建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與“互聯網+黨建”[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01):35-36.
[2]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09-28(001).
(作者簡介:王飛,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人事處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