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慧 孫永勝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推進,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為當今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為此,我校參與了教育部《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資源庫建設,并在實際課程中,以智慧職教云平臺為基礎,開展信息化教學。本文以《老年保健養生》課程為例,在信息化資源庫建設、共享、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性研究。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智慧職教云;教學方案;老年保健養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205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15-2018 年)》的 通知( 教 職 成〔2015〕9號 ) 中指出:推進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順應“互聯網+”教學潮流,構建國家、省、校各級互聯網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體系。在有關政策機制推動下 , 數字化的教育資源建設在不斷支撐教育普及、公平、優質及創新。當前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提高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 [1]。
1 關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資源庫建設背景
按照“教育部關于確定2015年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和獎勵項目的通知”(教學成功信(2015)10號),教育部宣布,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勞動和社會保障職業學院和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將聯合開展老年人服務和管理專業資源庫建設(第2015/6號項目)。學院42所,工業企業54家,出版社3家,共99個單位,近400人參加了項目建設。我校康復醫療學院作為《老年保健養生》課程的主持單位,從2015年6月開始參與資源庫的建設工作,歷經三年多的時間,從項目申報、啟動、資源建設、課程上架、運行測試、推廣應用到最后順利通過驗收。在應用推廣階段,充分利用學院的教學資源,除了參建教師積極參與資源庫的應用推廣培訓會以外,全院專業教師以及在校學生都在智慧職教平臺上注冊賬號,并在課堂中使用云課堂進行互動。
我院主持建設的《老年保健養生》課程目前已在智慧職教資源庫平臺上上傳教學資源1254條,其中,文本類456條,PPT類406條,視頻類211條,音頻素材44個,動畫素材題庫包括單選、多選、是非判斷題、簡答題等共852道。其中智慧職教參與課程人數為479人,云課堂注冊使用人數為726人。康復醫療學院康復治療技術、護理、老年保健養生三個專業的學生均在專業課中使用云課堂平臺,進行線上線下學習應用。智慧職教教學資源庫及云課堂APP搭建了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突破了教學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通過電腦終端或手機APP進行有選擇地自主學習與測試,從而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從教室擴展到網絡[2]。建設高職院校高年級學生教學資源庫,對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來促進了優質的教學資源開發與共享,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的方法改革,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 《老年保健養生》在智慧云課堂平臺APP中的推廣應用
2.1 課程分析
《老年保健養生》課程主要為滿足老年人對保健養生綜合知識的需要,提高老年人對常見病和保健知識的應用。本文結合中西醫結合,在介紹老年常見病和常見病知識的基礎上,介紹了這些疾病的家庭自我護理和治療方法,包括診斷、治療、治療等相關內容。護理和醫療保健。其中傳統中醫具有理論性強、內容抽象枯燥、難懂、難學、難記、內容多、學時少等特點。加上高職學生基礎薄弱,因此,往往導致學生無法理解知識點,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產生厭學心理。隨著“互聯網+”的推行運用,“互聯網+醫學教育”也必定為醫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方向。如何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是對高職生理學老師的極大挑戰。在此背景下,本院利用智慧職教平臺及云課堂APP,采用傳統理論課堂結合云課堂的形式開展教學,力圖將課程內容集科學性、知識性、針對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實施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分解,教學活動設計和課后評價方法,探討如何利用“教學云”平臺整合線上和線下學習,促進學生的不斷學習。自學新教學理念和模型,受到全院師生的高度評價和積極參與,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2.2 對相關專業和產業發展的貢獻
“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面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實施健康與中國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 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健全 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老年保健養生》資源庫不僅作為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拓展課提供線上線下資源應用,對我校護理和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的相關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護理》、《老年護理》、《傳統康復》等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注冊登錄“智慧職教云”后,一方面可以調用、共享“智慧職教”中與課程相關的課件、 微課、動畫、習題等數字化資源,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學情新增教學資源,通過整合國家項目成果與自 有資源構建教師個性化在線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 合式教學,增強教學過程的交互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助力“互聯網 +”時代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3]。
下一步,我校將在全省的養老機構推廣智慧職教的應用,為全省的養老機構醫護人員和養老護理員提供更加專業的學習資源平臺。除了在校學生外,我們也將在醫院及養老機構實習學生中推廣注冊使用智慧職教軟件,為學生們在臨床實踐學習中提供隨身專業學習平臺。除了資源庫的兩個平臺以外,高教社還組建了專業的后臺信息人員,組成云課堂VIPQQ群,為所有使用云課堂的院校教師提供使用在線技術答疑和指導。
2.3 典型學習方案
資源庫是否發揮效益,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建設教學資源庫并不是最終的目標,建設良好的教學資源庫還必須在教學、重復實踐、不斷改進等方面加以應用,才能不斷提高。因此,我們把資源庫素材根據學生、教師、養老護理員、社會人士四類用戶的不同需求組合成多種學習資源,提高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在云課堂APP教學環節, 我們按學習導入-學習內容-實操應用設計學習方案,為學生提供一個整體學習思路。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比如在應對老年常見病的保健養生中,就涉及到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及心理特點,疾病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以及治療保健方法。因此在知識點的教學上,根據不同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內容的特點,借助視頻、動畫、微課、圖片、PPT、隨堂檢測各種素材,按“從案例導入到問題解決、從整體到顆粒、從學習到檢測”的思路有機組合設計知識點學習方案。
3 討論
數字化的課程在現有的信息化教學中存在了良好運用,從而打破時空與場地局限,讓課堂中教學氣氛比較活躍,學生們不止掌握技能方法、提高熟練的程度,更是讓學生們對教學課堂中有深度的學習能力,從而達到學生們的知識化和技能遷移以及能力拓展的目的[4]。?教學課堂改革是教師課程建設的核心,教學改革的話不只要停留在固有的教學模式上。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對于推進職業教育教學革新,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推動教學措施和提高學習效率,改變人才培養方案,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資源庫建設要樹立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實踐應用的建設理念。同時,資源庫建設應與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轉變有機結合。線上與線下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課堂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逐漸成為全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主要方式,這種職教的云平臺老年服務和管理基礎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不止彌補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的不足,而且還充分調起來學生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了整個課程的參與度和自學能力。
老年服務與管理資源庫已于2018年7月正式通過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驗收(教職成司函〔2018〕91號),我們仍將繼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繼續完善平臺運行功能,提高教與學效果,完善推進建設、共建共享的長效機制。更好為師生、養老機構和社會用戶服務。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更新資源庫素材,重新下架智慧職教和云課堂課程,督促學生在課下進行新素材的學習和應用。另外在應用推廣方面,我校將在全省的養老機構推廣智慧職教軟件的應用,為全省的養老機構醫護人員和養老護理員提供更加專業的學習資源平臺。我們也將在中醫院住院患者及家屬中推廣注冊使用智慧職教軟件,為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保健養生提供隨身專業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1-12-1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邱愛珠,歐陽翌國,曾丹,文芳,王青溪,李銀.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高職生理學云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2):247-248. ?
[3]陳小云.基于智慧職教云課堂的互動式教學探討——以《門店促銷策劃》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11(46):284-286. ?
[4]歐陵斌,潘彥.“互聯網 +”智慧職教云平臺上數字化課程的建設與應用——以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10(41):310-311.
作者簡介:漆慧(1988-),女,湖北黃岡人,學士,助教,研究方向:康復、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