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開發了一個基于unity3D的景別剪輯教學環境構建,用于高等職業教育影視剪輯課程的教學,實現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的相互轉換,保持有意后注意,進行深度學習。此教學游戲將5大景別作為人設,剪輯原理具象化設計場景,攝影機跟隨操控場景變換。該教學游戲將教學設計貫穿于游戲化學習前、游戲化學習中、游戲化學習后三個階段,通過游戲化教學環境、任務設計、角色設計為學習者提供動機支架、認知支架、沉浸式學習環境,實現深度學習和沉浸式教學。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景別剪輯;教學游戲;交互式學習
1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中是作為技術媒體使用的,其技術功能是塑造其所支持學習特征的重要因素。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生成一種模擬環境,利用各類傳感設備將用戶“投放”到該環境中,實現用戶與模擬環境的自然交互。[1]《2017新媒體聯盟中國基礎教育技術展望:地平線項目區域報告》指出,在中國基礎教育的教育技術重要發展方面,自適應學習技術、智能評分技術、虛擬及遠程實驗室、可穿戴技術被認為在未來四到五年間可能有重大突破。[2]
2 游戲化學習設計要素分析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時,其最核心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意義建構的主體;并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幫助學生建構意義的促進者和引導者。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應用虛擬現實教學環境常用的學習方式,虛擬現實技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相應的資源,學習者可以根據學習需要選擇學習環境,不斷地重復和練習,通過環境反饋檢測學習效果。虛擬現實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實現必須參考認知負荷理論的相關原則,以外在認知負荷為輻,內部認知負荷為主,同時增加相關認知負荷以適應學生的認知過程。如表1所示。
3 游戲系統框架結構
影視剪輯教學游戲系統主要包括用戶、界面、功能模塊、引擎驅動以及數據庫5方面的構建。數據庫有游戲場景數據、游戲角色模型、平臺數據等,功能模塊是在游戲規則與任務設計的引領下,將數據庫中的數據按照邏輯設計算法組織成相應的模塊,從而構建起符合設計的功能;界面設計遵循吸引學習者無意注意的策略,任務設計以保持學習者的有意后注意為目標,游戲整體設計明確闡釋學習目標和任務,強化學習引導設計,保持學生的有意注意。具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4 技術實現
4.1 人機交互界面
在游戲開始界面,設置了角色選擇,排行榜、音效等按鈕,人機交互界面采用C#計算機語言進行編寫,可用Microsoftvistual studio軟件來進行腳本編輯,腳本邏輯構想應避免BUG的存在。
4.2 角色控制
玩家角色設計分別以5大景別來展現,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首先需要將5大景別做好建模,接著需要進行場景內的控制設計,實現角色在場景之中跳躍、向左轉、向右轉及掉落。
5 結語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教學設計,為學習者學習理念的轉換和教育者教學內容的設計提供相應的理論和實踐支持,從事景別剪輯教學工作的相關人員可圍繞相應的教學目標,探究虛擬現實技術,靈活地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1] 何聚厚,梁瑞娜,韓廣欣,肖鑫,梁玉帥.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深度學習場域模型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01):59-65.
[2] 美國新媒體聯盟,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 2017新媒體聯盟中國基礎教育技展望:地平線項目區域報告[R].北京師范大學,2017.
[3] 李小平,張琳,趙豐年,陳建珍,許夢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下混合形態教學設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07):20-25.
[4] 張文蘭,劉俊生.教育游戲的本質與價值審思——從游戲視角看教育與游戲的結合[J].開放教育研究,2007(10):64-67.
作者簡介:吳亞莉(1990—),女,甘肅平涼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