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星宇 金冬

摘 要:本文為優化智能城市中的醫院掛號服務,通過對智能城市中的醫院以及用戶群體的調研,發現用戶痛點,并且分析當下的掛號服務設計的利弊。研究發現,目前線上導診功能優劣各異,在可用性上表現欠佳。文中就此提出設計要點,為今后智能醫療應用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醫療;醫療服務;用戶體驗;掛號服務
0 引言
由于現代的先進醫療技術普遍存在于智能城市中,來往于各個城市急需就診的人流量極大,掛號服務系統的完善與升級迫在眉睫。不僅有“難掛號”“掛什么科”等問題,掛號的后期服務的完善同樣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掛號服務系統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給出完善的方案,使掛號服務系統的設計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并且能夠解決“掛號難”等問題以及后期服務的問題。
1 掛號服務系統
1.1 掛號的定義
掛號,即在專門的柜臺領取號碼按次序就診。在患者掛號就診時,必須持有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包括二代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社會保障卡、護照、軍官證等),同時提供本人手機號碼等有效聯系方式;對未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患者,醫療機構須登記其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首次允許掛普通號就診,并做好宣傳工作,再次就診時則需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及聯系方式;對于需要急診或病情危重的患者,醫療機構應先行診療救治,待病情穩定后,再核實其身份信息。
掛號流程對患者來說并不復雜,掛號的困難點在于患者需要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并且無法及時知曉主治醫師的上班情況,可能出現排不上專家號、錯過當天預約時間等情況,耽誤患者就診的最佳時間。
因此對掛號而言,我們改進的方向不僅僅是要解決“難掛號”問題,還包括在病患就診之前遇到的預約、合適的專家、適合的時間以及及時就診等問題。
1.2 國內服務現狀
掛號服務在智能城市已經盛行,患者一般會提前使用相關APP預約。對于大多數的患者,以使用線下的掛號服務居多。在國內的醫院中一般設置專業的柜臺為患者提供掛號服務,對于不知道掛什么科的患者,工作人員也同樣起到了引導作用。
現狀是我國的醫療資源普遍緊缺,早晨六七點醫院大廳早已門庭若市,掛號口往往排起了長龍。有時候患者經過長時間的等待掛號之后,還需要消耗長時間等待才能就診。此外,如果患者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檢查,等待檢查結果時可能就診醫生早已下班。掛號時間的長短時間影響了患者能否及時就診。并且在線下服務中,會存在患者表達不清楚導致不能及時掛正確的科的問題,一旦出現掛錯科的問題,則需要重新排隊掛號,耽誤的就診時間可想而知。
1.3 掛號APP
基于目前的智能城市掛號服務,掛號APP應運而生,隨使用人數的增加其弊端和缺陷越來越明顯。基于一定的網絡調研,針對市面上存在的APP對其掛號情況進行調研:
隨著APP的普及應用,帶來了商業效益,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號源重復以及更新不及時。主要原因在于每個APP商業拓展的內容不一樣,比如:APP1擁有一座城市A、B、C、D四家醫院的號源;APP2擁有C、D、E、F四家醫院的號源。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果患者使用APP1則不能掛E、F醫院的號,如果使用APP2,則不能掛A、B醫院的號,并且如果患者沒有通過APP找到所在醫院,則不得不選擇線下排隊。這便是沒有最大限度地覆蓋資源。
1.4 掛號APP運行模式以及存在的原因
掛號APP背后有兩種運行模式,一種是直連模式,一種是號源池的方式。
第一,直連模式。醫院提供相應的數據接口,平臺與醫院直接連接。當患者需要掛號的時候,平臺直接反映了醫院剩余的掛號量,更加清晰明顯。
這種業務模型相對比較簡單,理論上也是非常可靠的方式,但是由于醫院并不是專業的互聯網公司,而號源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東西,運用外包公司的軟件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也存在安全性的問題。所以,市面上運用這種方式進行網上掛號的醫院少之又少。
第二,號源池模式。既然直連方式在當前的條件下難以實行,很多醫院和掛號平臺就想出了一個更加簡單的方式,即醫院把一部分號源的“使用權”分配給平臺,平臺相當于只需要在這部分號源范圍內收集用戶的掛號需求,然后定期同步給醫院即可。而有的醫院技術能力比較差,可能采取平臺每天給醫院發一封郵件,里面附帶一個Excel文檔,醫院專門找一個護士,用手工錄入的方式實現的。這種方式雖然技術上能夠實現,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但是號源不能及時獲取,導致醫院與患者的信息不對等。
由于號源池模式幾乎沒有成本、安全、無政治風險,事實上我們用的大部分掛號平臺都是采取這種方式與醫院交互信息。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APP掛不了當天的號,而公眾號卻可以,因為公眾號是屬于醫院本身的系統所以不存在所謂的信息同步問題。
而APP上成功掛號之后不能夠直接根據短信看病,是因為網上的掛號只是一個預約的過程,需要護士在柜臺重新輸入信息,才算真正意義上掛號成功,這個也是現在APP預約的一大弊端。
2 掛號服務系統改善方案
為了給用戶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掛號服務系統需要讓患者清楚地知道需要掛什么科,及時掛號就診,這才是掛號APP和掛號服務存在的意義。
基于此,各大醫院可以運用分配模式,從基礎服務方面展開合作。具體操作:把醫院的平臺服務添加到城市的公眾號服務中(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增加各個醫院的掛號服務),患者只需要進入相應界面,選擇就醫日期、時間、醫生即可。
運用政府的力量,將所有醫院的可網上預約的號源集中在一個號源池中,借由政府的平臺(界面不用改變)預約,則避免了APP的不安全性。其次讓各大醫院的信息更加透明,用戶只需要選擇需要的醫院以及科室則出現可預約的號源,如果滿了,患者可以及時選擇別的醫院。
這樣的話,不需要重復注冊賬號,一號通用的情況可以實現,只需要使用自己個人的微信號綁定自己的個人信息,免去了很多繁雜的步驟,并且用戶能夠通過公眾號及時了解剩余的號源。在取藥的時候,各大醫院還可以規定專門的取藥店,不僅僅是醫院里,患者只需要拿著病歷單以及醫療卡便可以在規定的門店取到藥品。
此外,醫院的系統與公眾號或者小程序連接,用戶可以直接在網上支付相應的費用,避免了排隊,不會耽誤太長的時間在排隊以及繳費的過程中。
3 結語
掛號服務是患者就診的第一步,后續繳費和等待也需要消耗患者大量的時間。本文基于各個APP網上掛號情況的分析以及國內的掛號現狀,給出解決方案,基于大平臺的公正透明的號源,以及網上支付的普及應用。這樣會大幅度減少排隊的人流量。達到完善掛號服務以及后續服務的目的。與互聯網接軌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基于政府的平臺可以保證安全性和透明性,并且公眾號能夠更好地和醫院的系統相連,減少了技術和成本的需求。
完善掛號服務系統迫在眉睫,其能夠更好地服務患者以及方便醫院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