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嘉
【摘 要】紡織業是紹興地區傳統優勢產業,經過近十多年來發飛速發展,紹興紡織業以及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佼佼者。但是紹興紡織業還是始終活躍在中低端紡織市場,對外貿易也要通過低廉的價格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紡織行業的整體發展始終無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本論文通過對紹興紡織行業現狀的研究,在“一帶一路”新的視域下,為紹興紡織業的存在的發展問題提供應對策略,并對紹興紡織業未來紡織業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紡織業;發展現狀;應對策略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世界經濟發展要求而提出的,同樣也是中國紡織業國際化的新機遇.作為紹興經濟的支柱產業--紡織業,在這樣的新常態下,需要不斷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升其國際競爭力。這篇論文以“一帶一路”為背景,分析紹興紡織業的發展與應對策略,打破紹興紡織業傳統的出口模式,走新型的發展道路。
一、一帶一路的提出
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以來,中國與歐亞非之間的聯系屏障就被打開了,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交流開始變得頻繁,推動了中國與亞歐非國家間的經濟、文化以及貿易來往。而在全球經濟環境如此復雜的今天,為適應經濟全球化,順應世界格局的變化,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邁入新時期的中國也在采取各種方式來實現“中國夢”。在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它利用中國與一些國家已經建立的雙多邊機制,借助已有的的區域合作平臺,加之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聲音,一些周邊鄰國非常樂意與中國合作。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二、紹興地區紡織業的發展現狀
1.紹興紡織業的優勢
第一,紹興被譽為“中國輕紡之都”。紡織業是整個紹興地區占主導地位,紡織行業長久以來一直是紹興地區的優勢產業,通過幾十年的發展與變革,已經形成了一套從原材料的加工生產到產品的銷售的龐大產業體系。紹興地區已經成為了全國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為完整,技術設備最為先進的地區之一。在紡織相關產品的多個領域銷量都在全國領先。紹興市的柯橋區,是我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和紡織品交易中心。
第二,紹興地區紡織行業專業市場發達。紹興不但擁有整個亞洲最大的輕紡城市場和輕紡城原料市場,而且在襪業領帶等區域也有規模十分龐大的市場。2013年,中國輕紡城市場成交額1105億元,一直蟬聯全國紡織專業市場成交額首位。
第三,紹興紡織業產業聚集優勢十分明顯,區塊體系十分鮮明,紹興縣的化纖產品、諸暨襪子、嵊州領帶和上虞的棉紡織不僅在浙江地區優勢明顯,更是在中國甚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譽。
第四,設備與技術優勢。1995年發起的“無梭化”革命是紹興紡織業脫胎換骨的蛻變,經過了20幾年的技術創新與人才引進,紹興地區的紡織行業設備技術以及有了相當成熟的規模,集結了大量國內紡織業的頂尖技術資源,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紡織設備制造企業。
2.紹興紡織業面臨的問題
第一,紡織業傳統優勢不再明顯。長久以來,足夠的原材料資源已經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逐漸淡化。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的地區政策,更多外地從業人員選擇在自己家鄉就業,導致勞動力成本增加。
第二,紹興紡織業的創新力度不夠。紹興地區紡織業缺少自主創新能力,主打低價格市場,長此以往導致了企業產品的總體質量不高,綜合競爭能力不足,與一些高檔企業之間的產品質量差距十分明顯。
第三,產業集中度不高。紹興地區紡織企業數量非常多,同業間競爭十分激烈,中小企業占整個行業的96%,但缺少一些行業中的領頭羊,龍頭企業的市場占比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
第四,對外貿易過高。紹興紡織行業出口貿易的比重占據一半以上,過度依賴出口,因為創新力度不夠,競爭力不強,始終只能處在貿易鏈的下游。
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危機、中美貿易戰等因素的沖擊,紡織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新的發展需求,在新的經濟環境下,紹興紡織行業想要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進行轉型升級。
三、“一帶一路”對紹興紡織業發展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
1.有利于改變紹興紡織業傳統出口模式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端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另一端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之前紹興紡織業的主要市場是歐美地區的一些發達國家,“一帶一路”的提出為紹興紡織業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不僅可以將產品出口到東亞與歐洲沿路一些國家,更直接打開了非洲市場。
2.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
順應“一帶一路”倡議,紹興地區可以將原材料市場延伸到非洲,去非洲種植棉花等紡織業的原材料,非洲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將大大減少紹興紡織業在產品成本上的投入。
3.有利于突破創新
紹興地區的紡織業創新力度不足,通過“一帶一路”,紹興地區的紡織企業可以與一些國外的企業進行合作探討,有利于創新。而且面對新的市場,需要建立新的檢驗標準,這十分有助于紹興紡織業的突破創新。
(二)不利影響
1.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
“一帶一路”的提出對紡織行業的發展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新的環境下,紹興地區的紡織行業面對的將不僅僅是國內一些同行業企業的競爭,面對的更是國際市場的競爭,這無疑對紡織產品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紹興紡織業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2.小企業將面對巨大挑戰
“一帶一路”環境下,紹興紡織業有著巨大的市場,這無疑會使一些企業飛速發展,但也會造成一些競爭力不足小企業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許多小企業在面對國際化市場的時候將會面臨競爭力不足的缺陷,因此,很多小企業將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四、紹興紡織業企業的發展與應對策略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他的自主創新能力,企業想要長久穩定的發展必定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在“一帶一路”的新環境下,企業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產品質量標準對于歐美地區等發達國家肯定相對偏低。紹興地區的紡織企業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大力發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加大科技投入,實施人才戰略
企業自身不能只滿足與占領中低端市場,長此以往必然會被市場淘汰,企業需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去“一帶一路”周邊國家了解當地的紡織產品需求,將這些需求整理出來反饋給企業。對癥下藥,加大科技投資力度, 在產品質量上滿足這些國家的標準,十分有利于對外貿易。
3.優化產業結構,整合資源優勢
紹興地區的企業首先不能只滿足于占領低端市場,需要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淘汰一些低產高排設備。加強上下游產業直接的聯系協作,整合紹興各地區的資源優勢,發展每個地區的特色產業,如諸暨襪業、紹興縣紡業、嵊州領帶等。加強各區塊之間的交流合作,不要有頭重腳輕的趨勢,利用各個地區的產業優勢,不斷帶動整個紹興地區紡織行業的蓬勃發展。
五、對紹興紡織業未來發展的建議
(一)紹興紡織業國內發展的建議
1.節能減排
首先在原材料的采集過程中盡可能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實現清潔生產,對一些高排放的機器設備進行整改或者更換,減少廢氣廢水等污染的排放。在產品的包裝過程中盡量不使用一次性資源,減二氧化碳的排放。
2.發展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就是對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強調廢物再利用,變廢為寶。在紡織行業的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污泥與污水,因此,對這些排放的污泥污水進行處理后再利用不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大大的減少資源成本的投入。資源循環利用原則還可以實行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增加產品的使用周期。減少一次低質量水平產品的生產,又能減少資源的開采利用,從而發展成循環經濟。
3.各區域協同發展
紹興地區紡織業要在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地區建立緊密的聯系,將一些先進技術理念傳遞給周邊城市的一些同行,同行業之間的相互競爭有利于促進整改紡織行業的整體發展。利用各區域之間的優勢,紹興地區可以聯合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去帶動西北地區一些行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企業,給他們提供相應的資金技術支持,從而使整個中國的紡織業水平提高,進一步促進紹興地區紡織業的發展。
(二)紹興紡織業國際化建議
1.讓更多紡織企業“走出去”
借助一帶一路”,更多的企業可以實現“走出去”的目標?!白叱鋈ァ睉鹇砸膊粌H僅只是針對多紡織企業產品的對外貿易,又能促進中小型企業與一些大型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有助于紹興地區紡織企業不斷提升自我品質標準,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增加自我創新能力,一些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發展,從而從中型企業升級為大企業,大型企業升級為跨國企業。加強產業的跨國布局,在“一帶一路”的新背景下,完善紡織供應貿易鏈。
2.在境外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生產基地、物流基地
借助“一帶一路”,紹興地區的紡織企業可以將自己的原料基地與生產基地建到越南、菲律賓和非洲等一些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地區,也可以利用地區的地理位置優勢,種植棉花等紡織產品的原材料。在原材料方面,上海紡織有限公司開展了“蘇丹新型紡織產業園”項目,根據蘇丹地區的地理優勢,充足的陽光和豐富的水資源,因地制宜,利用中國地區先進的農業先進技術理念,優秀的技術設備,打造了從“原材料種植-抽絲織布-燙花印染-紡織成品”的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該項目已經被國家有關部門審核并正式投入建設。更多紹興地區的紡織企業也可以效仿。
【參考文獻】
[1]韓俊超,曹博彥,吳英.紹興市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8(30).
[2]丁杰.“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紡織業貿易壁壘應對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2).
[3]溫洋洋.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問題與機遇[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6).
[4]熊婧涵.“一帶一路”下紡織業經濟發展機遇和挑戰[J].山東紡織經濟,2018(06).
[5]謝青. 新形勢下紹興中小紡織企業“走出去”戰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6]岳佳彬.“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紡織業發展的相關思考[J].紡織報告,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