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詩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企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就是其中之一。企業應發現并解決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發揮它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內控制度;問題;解決對策
中小企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一些特點,如企業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盈利能力較弱,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就是其中之一。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的一大重要制度,對企業穩健、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小企業均已建立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即使已經建立內部控制的企業,其執行與否及執行質量如何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所說的內部控制制度制度,是中小企業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表的可靠性、經營的效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與執行的政策及程序。內部控制具體又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過程、與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系統與溝通、控制活動以及對控制的監督六大要素。良好的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發展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運行有效的內部控制有助于改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業績的成長;有利于企業及時防范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各樣的風險,使企業實現穩定成長;有利于企業內部之間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等。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成長與發展具有極大的積極作用。中小企業應該及時解決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發揮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積極作用。以下主要分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控制環境基本上決定了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基調,影響著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以及實施的相關行為。治理層的參與度與管理層的經營理念是影響控制環境的重要因素。所謂人是影響企業控制環境的重要因素,無論是控制的設計還是執行,均需要人的參與,管理層與治理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與執行程度影響著內部控制在整個企業能否有效運行。管理層是負責企業經營政策的執行和相關程序的制定、執行與監督以及企業運作的主要人員,毫不夸張地說,管理層會影響到控制環境的各個方面,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高低,在很大意義上影響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與否。而企業治理層的參與度則影響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如監督內部控制的是否得到執行,是否得到一貫執行及是否有效運行等。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并未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高,在企業內部并未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在中小企業沒有生長的土壤,更不用說能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為企業創造福利。此外,雖有中小企業建立內部控制,但卻形同虛設,并未得到有效執行。有許多企業,跟風建立所謂的“內控制度”,或者直接照搬其他企業的內部控制,或者借鑒其他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定了一套脫離本企業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使得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2.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許多中小企業受規模限制,企業內部并未設立治理層,甚者,也沒有設置其他的監督機構,使得內部控制的運行缺乏有效的監督。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證內部控制運行的質量與效果。有的企業雖名義上設立了監督機構,卻未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3.企業控制活動因企業規模限制存在缺陷。許多中小企業因為規模限制以及其發展過程的特點的影響,使得控制活動的執行存在缺陷,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職責分離和授權是控制活動的兩個重要方面。但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而且在發展過程中,許多中小企業帶有家族色彩,考慮到成本效益因素,一般企業內部的機構設置比較簡單,且相關成員之間存在血緣關系,可能會出現一人擔任多個職位或者是一個部門執行多個部門功能的情形。出現企業內部不相容職務不能分離和授權模糊的問題。很多中小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并未設立內部控制,或者雖設立了內部控制也是形同虛設。
4.中小企業的信息系統不完善,溝通缺乏有效性。中小企業由于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自動化信息系統的成本與效率、企業的規模局限,使用的信息系統主要通過人工來完成相關信息的記錄與傳遞。會計信息的一個重要特征便是及時性。若生成了相關的會計信息,而未將相關信息進行及時傳遞,不僅會影響相關業務的連續及時進行,而且會對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此外,管理層與員工、員工與員工缺乏有效的溝通,使得工作無法及時高效地完成,使得他們之間的無法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為企業的存在的問題提供改進意見。且長時間的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使得企業存在的問題不斷累積,不僅不利于員工發揮能動性,也不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對策
1.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提高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基礎。首先,企業的管理層需要對內部控制有正確的了解,并在企業內部以身作則,貫徹執行企業的內部控制。其次管理者需要在企業宣傳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讓企業員工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執行,并使之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讓員工真心接受并在企業內部自覺傳遞這種文化。
2.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高層應該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控制,切實有效實施相關控制制度,并不斷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勇于面對存在的不足,積極聽取監督部門和員工對內部控制建設的建議,及時采納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完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內部控制,切實發揮內部控制對企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3.建立并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的設計與有效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予以改正,有利于企業的不斷發展。若企業條件允許,企業可以設置治理層,選擇獨立于管理層的人員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執行進行監督;對未設立治理層的企業,可以設立獨立于管理層的監管部門,對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行進行監督。治理層或監督部門要及時評估控制的有效性并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從而保證內部控制運行的效率。
4.建立健全信息溝通系統,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與交流,促進信息的有效傳遞。建立自動化信息系統的企業,應當落實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發揮其在企業中傳遞信息的作用。因各種原因未能建立自動化信息系統的企業,應該加強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傳遞信息,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促進企業的發展。
經濟的不斷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成長發展,企業的成長發展離不開運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未能貫徹執行是許多企業面臨的問題,企業應該直視所面臨的問題,不斷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設計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對控制運行的監督,保證內控制度的有效運行;完善企業內的信息系統溝通體系,加強企業內部與外部溝通,促進信息在企業內的有效傳遞。每個企業應該客觀分析所面臨的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從而實現企業的發展和促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臨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中外企業家,2018(20)
[2]李連賀.戰略管理視角下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