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摘 要】中國自古就有師傅帶徒弟的傳統,近幾年來國家進行了幾個批次的試點工作,就試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良好師徒關系的構建策略有建立師傅標準;建立學徒制課程標準和師傅工作內容;強化師傅的培訓、督導和評價;搭建多方溝通平臺等策略。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構建;策略
隨著現代學徒制試點在我國的深入推進和實施,我們越意識到師傅標準以及師徒關系是落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環節,也是決定著學徒培養時間和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師傅標準的建立,良好師徒關系的維護,既關系著學徒本身的培養質量,更關乎試點工作的成功與否。
一、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頂層設計,企業的積極性沒有真正發揮
職業教育目前迎來了難得的發展良機,現代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一種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可和接受,一批批試點學校都如期開展,但綜合調研結果和大家的反映來看,存在的問題也較為突出,由于沒有政府和行業的介入和參與,校企層面的合作仍然不夠深入,企業仍然不夠積極,合作關系也比較脆弱,一旦出現一些難以協調的問題,合作就很難進行下去。
(二)缺乏指導性的師傅標準
在現代學徒制培養中,師傅充當著關鍵性的角色,他自身的道德修養、管理能力、專業技能等對學徒影響很大。而目前缺乏全國性的或行業性的師傅指導標準。因此,需要制定職業標準來選擇合適的企業人士作為師傅。師傅既要技術精湛,更要德高身正,善于管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師傅只會做,不會教的現象,這些師傅只擅長技術,不擅長管理和教授。因此還要對師傅進行必要的教育學培訓,持證上崗,才能符合“導師”的標準。
(三)過度自由的勞動力市場和師傅的“替代擔憂”是現代學徒制的關鍵性制度障礙
企業參與學徒制人才培養積極性不高除了沒有政策激勵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目前過于自由的勞動力市場沒有有效的辦法留住精心培養的人才,往往忙了幾年,結果“為別人做了嫁衣裳”。學徒期滿強行留在人才沒有政策支持,人才流失主觀性強,流失率稿,因此,不少企業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與學校合作培養人才。另一方面,從師傅的角度來講,現在的勞動力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一方面,師傅作為骨干,工作本來就繁重,且培養徒弟只是他們的附屬工作,影響自身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擔心徒弟超過師傅,搶自己的飯碗,因此大都不愿傾力相教,甚至對徒弟還多有苛責。徒弟在企業感受不到尊重和重視,就會三心二意,頻繁轉換工作,即便留下來,由于心不篤定,對工作也不愿意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二、高職現代學徒制試點中企業師傅標準和良好師徒關系的構建策略
(一)建立師傅標準
政府要授權行業部門建立行業師傅指導性標準,企業師傅要德技兼備,德高身正,善于傳藝,懂得管理藝術。并且還要建立師傅認證制度,作為“師”的標準和技能要培訓到,并給予其配套的權利、待遇和責任等。這樣才能規范師傅的行為,并激發師傅帶徒積極性,保障學徒培養質量。為此企業師傅就要具備良好扎實的專業素養、崗位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責任心和實踐操作的指導能力,同時能夠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內容及學徒制的管理制度。[1]
(二)建立學徒制人才培養課程標準,明確師傅工作內容
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與認證體系是職業教育運行的基礎,如果缺乏這一基礎,各學校和企業各行其是,學習內容差別較大,就難以保證質量,也難以管理。國際上學徒制運行比較順暢的國家,如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都是較早地從國家或行業層面確立了國家資格框架的建設。學徒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期限沒有規定,師傅隨意性過強,就會導致管理混亂,學徒質量保,或為防止徒弟超過師傅,壓制徒弟的現象,嚴重影響師徒關系,乃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政策運行。因此,應出臺指導性的行業學習標準,規定哪些課程和技能應在學校完成,哪些是需要的企業完成,包括行業認知、企業架構與企業文化、職業素養、技術訣竅知識等都應是師傅應該早期教會徒弟的學習內容著,這可以讓學徒在一開始就明確目標,激發興趣。[2]
(三)強化師傅的培訓、督導和評價
企業師傅要真正成為“導師”,需要對其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進行培訓,才能更好滿足其角色需要。因為學徒(學生)的雙重身份,其不希望自己被當做“廉價勞動力”,渴望得到認可、得到進步和提升。滿足了這些,良好的師徒關系才能建立。
同時,在校企雙方共同約束學生(學徒)的同時,還要強化企業導師(師傅)的督導和評價。在上述制定師傅標準和師傅工作內容的基礎上,要對師傅的帶徒弟過程和結果開展督導和評價,并重在引導,引導師傅加強責任心和藝術性管理。還要建立評價機制,對師傅帶徒弟的效果進行量化考核,以此作為經濟補貼和職位晉升的依據。且評價主體應多元化,企業上級考核、學徒評價、學校教師評價,甚至第三方評價都可以引入,使評價更具科學性。
(四)搭建多方溝通平臺
良好師徒關系的建立需要企業營造環境,創造機會,讓師徒合力完成某項活動或任務,給其良好的溝通交流空間。作為學校,要引導學生,尊重師傅,虛心求教,并創造條件,通過組織師徒座談會、學徒結業儀式,學徒回校經驗交流,學徒拜師儀式,學徒謝師儀式等,增進雙方的相關交流和了解,進而建立互信、營良好的尊師愛徒之風,保障師徒良好關系的確立。
總之,現代學徒制能否從試點轉向制度,以及學徒培養質量的好壞與師傅本身及師徒關系密切相關,我們提倡建立師傅標準,就是要弘揚工匠精神,弘揚德技兼備,育人為本的職教理念,我們的制造業強國夢才能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郭文斌等.高職現代學徒制試點中企業師傅標準構建探究[J].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
[2]程娟娟.師徒關系視角下的現代學徒制建設思考[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