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摘 ? ? ? ? ? 要] ?高職院校實施集團化辦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介紹集團化辦學的內涵和意義,分析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此提出建議。
[關 ? ?鍵 ? 詞] ?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3-0068-02
高職院校實施集團化辦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學院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構建產教協同育人的職業教育共同體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迎來發展機遇。然而,由于各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都還不成熟,集團化辦學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因此,及時找出職教集團化辦學的不足和缺點,尋求新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是當前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集團化辦學的概念和意義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將多個職業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集團章程的規范下,采用某種形式聯結起來,整合優質資源,做好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助力社會發展,而開展的一種規模化和集約化的辦學模式或者辦學行為[1]。
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十分明確地指出了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意義:“開展集團化辦學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促進優質資源開放共享的重大舉措;是提升治理能力,完善職業院校治理結構,健全政府職業教育科學決策機制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多樣化成長渠道的重要載體;是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同步推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2]為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撐,也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集團化辦學存在問題與困境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示范院校,牽頭20余家鋼鐵企業成立了山西冶金職教集團。作為集團內唯一的高職院校,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深化校企合作、實現校企雙贏為目標,通過充分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各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顯著行業特色的集團化辦學之路。
由于各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都還不成熟,集團化辦學的實施過程困難重重,直接影響到職業教育集團的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
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要實現良性發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力扶持。國家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山西省頒布的有關職業教育集團的政策有:《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重點任務分工的通知》等。但是無論國家還是地方政府所頒布的政策和文件,都是比較籠統的,對職教集團開展校企合作、集團化辦學、產教融合等具體工作的支持文件和政策很少,政府扶持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最終制約了職教集團的發展。
(二)集團組織機構松散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在我國出現時間較短,缺乏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冶金職教集團雖已建立了組織機構,但機構的形式松散,職教集團成員單位權利、責任、義務不清,缺乏成員單位之間聯系、合作的長效機制。
(三)企業參與度不高
作為職教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的參與度直接影響著集團化辦學的效果。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其主要目的是盈利,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參與集團化辦學是一種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目前企業對集團化辦學的熱情不高,主要是因為企業的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得都不到理想的效果[3]。
山西冶金職教集團內部大多是鋼鐵企業,近年來隨著鋼鐵行業的低迷,企業自身面臨的問題很嚴峻,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又不能夠為企業排憂解難,企業無法獲得實際效益,因此導致企業參與集團化辦學的熱情不高。
(四)集團內校企合作缺乏長效機制
校企合作是集團化辦學的關鍵內容,學院與集團內企業在合作模式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校企合作的范圍比較窄,主要包括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教師企業鍛煉、學生頂崗實習、為企業輸送畢業生等。校企雙方應該在產品研發、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師資培訓、教材建設及教學資源庫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努力構建起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促進雙方實現共贏發展。
三、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集團化辦學路徑的探索
為更好地開展職教集團化辦學,學院也積極尋求新的辦學模式和路徑,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創新集團工作機制,激發集團化辦學的源動力
學院建立科學工作機制,協調各方關系,促進職教集團作用的發揮。通過成立專業委員會的形式開展工作,完善職教集團教學管理機制,構建集團協調、企業主體、學院主導實踐教學體制,建立職教集團成員協調機制。另外,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和引擎作用,重點突出冶金行業的特色,形成由骨干院校牽頭,其他行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合型集團。
(二)結合自身特色,學院加強專業建設
1.學院結合集團特色打造品牌專業教學資源庫
學院根據自身的特色打造品牌教學資源庫,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實現可持續發展[4]。由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牽頭主持的黑色冶金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已經于2018年入選教育部備選資源庫項目,并將于2019年申請立項,學院應繼續以此為抓手,順利完成資源庫的建設工作,為集團化辦學助力。
2.學院開展學徒制等方式的集團化辦學項目
學院繼續推進學徒制辦學模式,2015年學院黑色冶金技術和物流管理專業成為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探索實踐了“雙主體育人、半工半讀、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經過三年的實踐,已于201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的驗收。學院應在總結黑色冶金技術和物流管理兩個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試點范圍,在職教集團內部繼續推進“雙元育人、崗位成才”的現代學徒制,由集團內企業和院校共同開展新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3.學院優化專業結構,調整專業設置
學院緊盯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方向,發揮國家示范重點建設專業的輻射引領作用,主動延伸專業對行業生產鏈的覆蓋面,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形成與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相融互通的智能制造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軌道交通類和冶金類5大品牌專業群,基本建成了以鋼鐵冶金、重型機械、裝備制造等傳統專業為支撐,人工智能、信息技術、3D打印等新興專業為重點,“經、管、藝”等專業為補充,與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相融互通的新型專業體系,對接山西省綜改配套試驗區的建設要求,優化專業群結構,圍繞5大品牌專業群進行重點建設。
(三)校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技術人才培養的合力
學院借助于職教集團,做好專業建設,與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行業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在校企共建、人才培養、資源共享、技術研發等方面全方位開展深度合作,助力山西轉型發展。具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聯合打造工匠人才培養平臺
利用成熟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學院和集團內企業聯合成立技術技能型平臺,將優質教學資源上傳到平臺上[4],做到資源共享,使更多人受益,結合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共同打造人才培養平臺。
2.共建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在全省、全國范圍內的集團和行業院校間,實現強強聯手形成合力,創造出國家級教學資源庫等高水平優質教學資源成果,充分體現集團化了辦學的能量和活力。
四、總結
職業教育集團化已經是現代化職業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種模式,目前這種模式在我國的探索和實踐仍存在著很多難題。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積極聯合企業、行業,明需求、謀戰略、共培訓、引標準、重分工、精定位、統資源,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全方位拓寬學校辦學途徑,提升辦學質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參考文獻:
[1]袁溧.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路徑探索[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19-23.
[2]疏玲.安徽省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對策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7.
[3]譚柳青.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9):60-62.
[4]李耀夏.基于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教育,2018(27):142-143.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