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與應用快樂教學模式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收獲快樂,從而充分實現現代教育理念中的個性教育和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若能注重加強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深入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將透過快樂教學模式的簡要概述,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快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其具體的創設與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快樂教學模式;小學語文;創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新時期的教學理念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教學工作,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正是快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是實現現代教育理念的關鍵??鞓方虒W模式作為一種注重關注學生學習情緒的教學模式,對于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是使其實現創新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快樂教學模式的簡要概述
快樂教學模式是基于現代教育理念建立起來的,其更加注重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收獲知識。快樂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意識,只有當學生將快樂的學習情緒轉化為學習興趣時,才能促使他們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一方面是通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有效推動個性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發展。同時,開放性和個性化作為快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在其創設與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自主權和個性化特點的尊重。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快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普遍具有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等特點,因此采用灌輸式傳統教學不僅會使教學氛圍沉悶,還很容易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但教師若能在教學活動中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模式,將課程目標與學生的興趣愛好聯系起來,營造出快樂的課堂氛圍,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對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有利于加強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模式的開展是加強學生情感體驗的最佳方式。雖然小學生年齡小,但他們的自我意識發展已經較為明顯。教學過程中若能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法來引導學生自主感受和體會語文知識,促使他們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積極進行自我思考,不但能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同時還能有效培養他們樂觀進取的精神品質。
(三)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由于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深受多年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在這種傳統被動式的教學中受到了一定的束縛,從而使其教學效率也無法得到較好的提升。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將快樂因素合理融入課堂,有意識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快樂中掌握和理解課文知識,同時還能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策略
(一)游戲教學,增添趣味
活潑好動是大多數小學生的主要特征,他們普遍都希望課堂教學是多變有趣的。因此利用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合理將游戲引入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是運用快樂教學模式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本知識來制定游戲規則和內容,從而為課堂增添更多的趣味,使學生也能得到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例如,對于已經具備一定的成語、古詩詞等語文知識積累量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成語接龍、詩詞競賽、故事大會等課堂游戲來轉變教學方式,為課堂增添活力與趣味。這樣不但能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使他們自主積累語文知識的同時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二)合理導入,激發興趣
美術課和音樂課通常都是小學生認為最有趣的課堂,那么在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中,教師若能根據課文內容合理導入相關圖畫與音樂,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也將會產生極大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或想象來自行畫出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等動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形狀,再讓他們通過通讀課文判斷自己畫的是否正確。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在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使他們收獲學習的快樂。另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要時利用音樂來渲染課堂氛圍也能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課文《月光曲》時,教師可以先做好課前準備,以播放貝多芬《月光曲》來引導學生們進入課文,使他們在優美的鋼琴曲中邊默讀課文邊感受作者描繪的意境。以導入音樂的方式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除了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的印象之外,還能有效實現快樂教學的目的。
(三)創設情境,自主學習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小學語文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一般都具備很強的戲劇性,而這樣的教材內容通常就需要教師授課時注重創設快樂的教學氛圍和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拉近學生、教師、課文之間的關系。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陶罐與鐵罐》就是一篇戲劇體裁的課文,在運用快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結合文章內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陶罐和鐵罐的不同特征,從而大大增添課堂的趣味性與活躍性。在扮演過程中學生作為“主演”,而教師則作為在一旁進行指導的“導演”。當學生們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完成表演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再次通讀課文,并結合演出揣摩文章故事情節及語言描述對表現人物特征的作用等,進一步起到加深記憶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舞臺,還能使他們在快樂中主動去學習和感受語文知識。
(四)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
現階段,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已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運用快樂教學模式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結合課本內容來收集一些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最終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來生動形象地展現出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能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在學習課文《黃山奇石》時,由于一些學生沒有親眼看到過我國黃山的獨特風景,所以無法真正體會到黃山奇石的絕妙。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將有關黃山風景及黃山奇石的圖片、視頻等收集起來制作成一個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和領略那巧奪天工的黃山之美。這樣即使沒有去過黃山的學生也能目睹到美麗的黃山風景,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能帶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添加趣味內容,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對快樂教學模式的運用,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最終實現個性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艷平.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24).
[2]田晶晶.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29).
[3]吳遠紅.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分析[J].開心,2017(16).
作者簡介:秦承軍,1973年生,山東省新泰市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