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林
(貴港市覃塘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 廣西 貴港 537121)
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指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由于相關手術治療導致出現空腸疾病而發生出血癥狀[1]。患者發生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后會出現頭暈、心悸、暈厥等癥狀,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2]。目前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多采用奧美拉唑,但是其治療效果存在一定不穩定性。為此本文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出現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探討不同劑量奧美拉唑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的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出現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為35~67歲,平均年齡為(47.8±8.8)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34~68歲,平均年齡為(48.2±8.9)歲。兩組患者基本信息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患者出現頭暈、心悸、乏力、起立暈厥、肢體冷等癥狀。(2)出現黑糞、嘔血情況。(3)胃管抽出新鮮血液。
排除標準:(1)患者拒絕配合研究。(2)不符合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3)對本次研究用藥存在過敏現象或者過敏史患者。
遵照研究計劃,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劑量奧美拉唑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具體如下:本次研究使用奧美拉唑生產廠家為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65588,奧美拉唑和鹽水混合行靜脈滴注,每天2次,每次40mg。
觀察組患者接受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具體如下:藥物選用與對照組相同,觀察組患者同樣實行靜脈推注奧美拉唑,每天2次,每次80mg。
本次治療時間為72小時,在治療患者接受相同護理干預,保證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止血時間、再出血率、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率[3]。
不良反應主要記錄患者治療后是否出現腹痛腹脹、皮疹、肝功能異常等癥狀。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止血時間(18.83±4.32)h、再出血率2.86%、住院時間(4.88±1.3 0)d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再出血率、住院時間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n(%)]
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醫學上發病概率并不低,且因其病癥與消化道出血存在一定相似度,極易造成誤診,容易錯過搶救時機[4]。一般情況下,當患者確診為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后,多采用奧美拉唑為患者進行治療。根據姚麗萍[5]學者研究發現,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效果相比常規劑量更好且安全性大致相同的觀點,本文因此展開了相關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后患者治療后止血時間(18.83±4.32)h、再出血率2.86%、住院時間(4.88±1.3 0)d均低于常規劑量治療的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與姚麗萍學者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大劑量奧美拉唑用于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縮減患者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并降低再出血率,同時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