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
(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 清鎮 551400)
體溫下降會導致患者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從而直接影響患者在術后的恢復情況。所以,要有效的利用保溫護理模式,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完善的護理[1]。本文就保溫護理模式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的價值進行研究,通過試驗驗證保溫護理模式是否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術中的應激反應,縮短術后復蘇的時間。
全身麻醉主要使用在大型內、外手術以及腦神經外科手術中。本次研究患者共計100例病患。對照組中,男性病例為24例,女性病例為26例,年齡20~71歲之間,所有樣本的平均年齡為(52.47±8.74)歲。在50例研究樣本中,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例數為31例,接受內科手術的患者共計17位,接受神經外科手術的患者共2位。實驗組中,男性病例為25例,女性病例為25例,年齡20~72歲之間,所有樣本的平均年齡為(52.67±8.34)歲。在50例研究樣本中,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例數為30例,接受內科手術的患者共計16位,接受神經手術的患者共4位。
通過分析證實,兩組病患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試驗最終的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2]。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只在患者進入手術室1~2個小時之前進行預熱。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工作的基礎上,還要對患者在接受手術的整個過程加以保溫護理:(1)在患者接受手術過程中,人為控制整個手術室的溫度以及濕度,在患者接受手術前將手術室內的溫度調節為23~26℃,濕度要控制在50%左右;(2)手術加熱:由于手術臺本身不具有加熱功能,而處于維持患者體溫能夠維持在正常的范圍,要對所有可能給輸入患者體內的血液、營養液、藥物等液體進行加熱,從而為患者手術過程中提供足夠的熱量,使其核心體溫能夠始終維持在36℃左右;(3)為了有效降低患者自身熱量的流失,要對整個手術的時間進行控制,通過簡化消毒流程,輔助工作的流程,以及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使實際手術的時間得到有效的縮減;(4)液體藥物加熱: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每月會進行2~3臺大型手術,手術一般維持在7~8個小時左右,其余的手術基本上都為小型手術,持續的時間不會超過4個小時。在所有手術過程中,都需要通過靜脈注射營養液對患者進行補給。在注射前,要對相應的液體藥物進行加熱處理。
(1)患者的體溫:對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實時體溫進行監測,當任意一個檢測節點監測到患者的體溫低于36℃時,則判定為“低體溫”。如果整個監測過程中,患者體溫始終維持在36℃以上時,標記為“正常體溫”。
(2)應激指標:記錄患者腎上腺激素、去甲腎上腺激素指數在手術過程中以及手術后的差異。
本次實驗所采集到的數據都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比對,分析所有數據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表 應激反應統計表(±s)

表 應激反應統計表(±s)
組別n腎上腺激素(pmol/L)去甲腎上腺激素(ng/L)術前術后術前術后實驗組?51.2 1±4.87101.4 ±14.45142.3 2±21.1 1 153.56±25.01對照組?50.84±4.91180.25±21.08141.96±21.03180.26±27.56 P>0.05<0.05>0.05<0.05
根據對兩組患者術前、術后應激反應兩項重要指標的統計發現,實驗組中,所有50位患者術前腎上腺激素的平均值為(51.21±4.87)pmol/L,術后為(101.4±14.45)pmol/L。術前去甲腎上腺激素的平均值為(142.32±21.11)ng/L,術后為(153.56±25.01)ng/L。根據粗略計算得出,腎上腺激素指標的漲幅為50.00%左右,去甲腎上腺激素的漲幅為7.00%左右。對照組中,所有50位患者術前腎上腺激素的平均值為(50.84±4.91)pmol/L,術后為(180.25±21.08)pmol/L。術前去甲腎上腺激素的平均值為(141.96±21.03)ng/L,術后為(180.26±27.56)ng/L。根據粗略計算得出,腎上腺激素指標的漲幅為26.00%左右,去甲腎上腺激素的漲幅為30.00%左右。
通過對研究結果的分析發現,在患者接受手術的過程中,采取完善的保溫護理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術后的應激反應,從而能夠進一步緩解患者在手術時的疼痛感。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控制溫度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如果將溫度調節過高,會誘發中老年患者出現高血壓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