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瓊
隨著生育理念及觀念的變化,現階段剖宮產在臨床分娩過程中的應用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剖宮產生產雖然能在某個時間段減輕產婦的疼痛,但隨之而來的并發癥現象較多,剖宮產生產后子宮瘢痕、血管及神經等的損傷及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粘連現象可能導致子宮的形態特點及解剖位置發生改變。在發生剖宮產再次妊娠后選擇何種人工流產方式顯得尤為重要,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流產干預將會導致子宮出血、破裂、穿孔等并發癥的發生?,F階段正確處理瘢痕子宮再次受孕終止妊娠的問題屬于臨床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次觀察首先針對剖宮產再次妊娠人工流產方式的選擇進行了闡述,后提出了人工流產后的相應注意事項。
1 剖宮產再次妊娠人工流產方式的選擇
剖宮產再次妊娠人工流產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分別為藥物流產及人工流產手術,其中第一種藥流主要適用于剖宮產后6個月內受孕的患者中,藥流后的完全流產率高且藥流后發生的不良反應較少,針對藥流失敗的患者可以改為吸宮術。藥流一般適用在停經49天以內的患者中,藥流當天在患者空腹狀態下給予50mg的米非司酮口服,當天晚上空腹狀態下給予50mg米非司酮口服,連續服用2天后,患者第三天入院,在空腹狀態下給予600g米索前列醇口服,或在陰道后穹窿部位放置200ug的米索前列醇,4小時后針對未排出孕囊的患者加用600ug藥物或加放200ug在陰道后穹隆部位,連續觀察6小時后還是無法排出孕囊則轉為手術操作。
第二種屬于人工流產手術治療,剖宮產后妊娠子宮主要表現為周圍組織發生的粘連現象改變了子宮的位置,且子宮表現為宮體上吊、宮頸增長、子宮活動受限及子宮前傾嚴重等,加上剖宮產后切口瘢痕部位的子宮組織較為薄弱,增加了人工流產手術操作的難度,延長了手術時間,極易導致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現象的出現。在針對選擇人工流產手術終止妊娠的患者中應針對孕周在10周以內的患者開展負壓吸引術終止妊娠,針對孕周在10周以上的患者開展吸宮術或鉗刮術干預。負壓吸引術在對宮頸進行擴張前,給予4ml的1%鹽酸利多卡因實施宮頸旁的注射治療,對宮頸管進行軟化,或者在手術操作前3小時于陰道后穹隆部位放置400ug的米索前列醇進行軟化及擴張宮頸的操作。吸宮術及鉗刮術操作前在宮腔內放置一根14號導尿管,并在6至18小時后開展手術操作,或在手術治療前2-3天口服米非司酮后進行手術操作。人工流產手術治療過程中應選擇比選擇的習慣大半號的擴宮器,針對子宮較軟的患者術前給予10U縮宮素在宮頸旁注射,手持吸管沿著子宮后壁緩慢輕輕的將其放置在宮腔達宮底后退出0.5cm左右,開展負壓吸宮術操作,手術過程中應自子宮左端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輕輕將吸管轉動,短時間內尋找到胚胎的著床部位并吸盡,將負壓降至300mmHg范圍內后對子宮前壁瘢痕處的胚胎組織進行吸引,盡量減少吸管頭與瘢痕之間的摩擦,盡量在2次內完成組織的吸引操作,減少反復進入宮腔造成的宮頸管損傷及用力過渡產生的瘢痕處破裂現象。為了不殘留胚胎組織可以適當使用小號的刮匙對宮腔進行搔刮。
2 剖宮產再次妊娠人工流產方式的注意事項
在藥物流產中需要的注意的事項包括以下幾點:在為患者實施藥流之前應結合各項檢查結果、孕周等確定患者屬于藥流適應證中,且患者停經天數在49天以內,自身要求開展藥物流產的40歲以內婦女?;颊叽嬖趪乐氐纳车阑巍⒐桥杌蔚仁中g流產高危表現;且患者合并宮頸發育不全,剖宮產時間不超過6個月、以往實施過多次人工流產或刮宮史的患者。但在確定患者適應證的同時還應注意排出存在過敏體質、長時間服用抗炎藥、抗癌藥物及抗抑郁藥物治療的患者、嚴重抽煙酗酒患者及存在前列腺素禁忌癥、米非司酮禁忌癥的患者。在為患者實施藥流之前應嚴格叮囑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用藥期間指導患者停止其他藥物的服用,用藥后患者陰道若開始出現應給予針對性的排便器,以便觀察胚胎組織是否流干凈。
針對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在術前做好手術評估及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處理,術中嚴格遵循相應流程進行操作,為手術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在自愿的前提下手術,手術前做好術前準備,了解患者剖宮產時間、次數及子宮情況。手術中盡可能減少對瘢痕的刺激,根據手術情況隨時對負壓進行調整,注意手術操作輕柔舒緩,減少重復進入宮腔的操作出現,針對出血量多的患者適量給予縮宮素治療,手術后及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現象的發生。
3 結語
當剖宮產再次妊娠發生時,應結合患者妊娠周期、剖宮產時間、子宮情況、實際身體機能等為患者選擇最佳的人工流產治療方式,并在實施藥物流產及人工流產手術治療前、治療中及治療后注意一些經常發生的事項,最好相應的預防準備,確定患者基礎性疾病及是否存在藥物流產或人工流產手術的適應證及禁忌癥,在完全的準備基礎上為患者選擇最佳的人工流產方式,臨床中針對剖宮產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應給予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及子宮切除治療等方式,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