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必清
新生兒的出生會給家庭帶來歡樂與喜悅,但是新生兒非常嬌嫩脆弱,新生兒護理則成為了新生兒父母重點關注和學習的內容,只有良好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才能夠為新生兒提供更加細致的呵護,讓新生兒能夠健康成長。但是部分父母尤其是毫無育兒經驗的新生兒父母來說,對于新生兒的護理技巧以及護理注意事項并不十分了解,一旦護理不當,就容易對新生兒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那么對于新生兒護理過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巧以及禁忌有哪些呢?
1 新生兒護理應掌握以下技巧
眼睛護理技巧:新生兒出生后是能夠看到東西的,并且喜歡顏色艷麗、形狀復雜的東西,新生兒最佳的視焦距就是媽媽喂奶時新生兒與媽媽臉頰之間的距離,并且只有在完全蘇醒狀態下,新生兒才會喜歡看東西,那么什么時間才算是完全蘇醒呢?通常是在吃完奶后一小時左右,此時新生兒父母可以將孩子放在膝上,利用顏色鮮明、形狀奇特的物體吸引新生兒的注意力。4~6個月的新生兒能夠觀察移動物體,并且能夠利用目光尋找聲音來自哪里。在日常護理過程中,避免新生兒眼睛受到強光刺激,若發現新生兒出現眼睛紅、眼皮腫、眼屎多,可使用棉簽蘸清水輕輕擦拭眼皮,若出現充血癥狀則需要及時就醫[1]。
鼻子與耳朵護理技巧:我們的鼻子與耳朵是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的,但是部分寶爸、寶媽發現新生兒鼻子、耳朵里有耳屎和鼻屎的時候,想用棉簽掏出來,但是此種錯誤的做法,不僅不能掏出來,而且會推到更深的地方,而且耳屎屬于耳朵里生出的天然分泌物,可防止灰塵進入耳內。因此護理新生兒時,寶爸、寶媽一定不要向鼻子與耳朵里塞東西,即使發現新生兒耳朵內出現過多耳屎,也不必掏出來,可以使用棉布蘸溫水,對新生兒的耳朵進行輕輕擦拭,擰干后,放在耳朵外面,不要深入到耳朵里面,耳屎就可以被慢慢吸出來。若是有些擔心的情況下,也需要向專業醫生詢問一下是否有處理的必要以及正確處理方法。
皮膚護理技巧:剛出生的新生兒皮膚很嫩,皮膚彈性不足,當受到外力擦碰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損傷,并且可能會存在感染的可能。因此要保證新生兒所穿衣服、鞋襪的材料要柔軟得當,新買的衣物不能直接給新生兒穿,需要清洗過后,做好是曬過太陽后再穿,避免一切對皮膚造成損傷的因素,并在洗澡后涂抹潤膚率,避免衣服對新生兒皮膚造成摩擦。6個月前的新生兒只能夠使用清水洗,并注意好好擦洗新生兒存在褶皺的皮膚,并注意清洗完成,徹底將皮膚擦干。新生兒臍帶通常會在一周內自動掉落,在沒有掉落前,需要使用棉簽蘸酒精對臍帶根部以及臍窩進行輕輕擦拭,脫落后也需要保證臍窩是干凈、干燥的,同時需要注意新生兒此部位是否存在粘液、難聞氣味以及流血癥狀,若存在,需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寶寶的臀部會因為經常接觸糞便與尿液,臀部皮膚容易出現發紅的情況,新生兒父母需要注意勤換尿布,只要尿布濕了就需要及時更換,若臀部皮膚出現發紅時,可以在寶寶排尿、排便后使用溫開水進行沖洗,并使用紫草油、凡士林進行涂抹[2]。
新生兒父母和親戚朋友喜歡在逗弄孩子的時候喜歡親親臉蛋、捏捏臉蛋,但是此種做法很容易導致新生兒很容易流口水,同時新生兒十分較弱,很容易感染各種細菌與病毒,所以新生兒父母需要做到自己不捏新生兒臉蛋,同時也要嚴禁親戚朋友捏新生兒臉蛋和親新生兒,并且需要注意避免生命的人與新生兒近距離接觸。
環境及沐浴護理技巧:新生兒父母需要為寶寶單獨準備嬰兒床,保證房間內能夠有充足的陽光照射進來,維持房間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為寶寶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時,需要注意排除是否因為房間內溫度過高,寶寶穿衣服較多所造成的。新生兒的沐浴時間需要在寶寶吃奶一小時后進行,沐浴前,需要將水溫調整到39~41攝氏度,沐浴環境溫度需要保證在26攝氏度以上,沐浴時讓寶寶頭枕在手腕處,并使用大拇指和食指對寶寶雙耳進行遮擋,先清洗臉部、眼睛,再洗頭、擦干,然后對頸部、上肢、軀干以及下肢進行依次清洗,最后在清洗外生殖器部位,全部清洗完成后,讓寶寶背部朝上,托住腋下和胸部位置,對臀部與背部進行清洗,對褶皺皮膚進行重點清洗,完成清洗后快速擦干,包好尿布,穿好衣服[3]。
2 新生兒護理禁忌有哪些?
年輕媽媽通常不會使用洗衣粉清洗新生兒所穿的衣服,但是老一輩人并不知道使用洗衣粉清洗寶寶衣物的害處,甚至將寶寶衣物與大人衣物放在一起洗,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寶寶衣物上殘留細菌,并且洗衣粉清洗不干凈的情況下,很容易損傷寶寶皮膚,甚至會對嬰兒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嚴禁使用洗衣粉清洗新生兒衣物,應當使用專用洗滌劑。
頭垢是為了對新生兒透皮濕潤度而分泌的一種皮脂,但是這種皮脂長時間留在頭皮上的情況下,不僅起不到保護頭皮的作用,甚至會對頭發生長造成影響,因此不對頭垢進行清洗;在夏季時,新生兒父母認為通過勤洗澡能夠讓寶寶舒服點,但是新生兒的皮膚角質層較薄并且較軟,吸收能力強,如果頻繁洗澡,會使皮膚表面的油脂被清洗掉,使皮膚失去天然保護層,所以嚴禁洗澡次數過多。同時嚴禁所以在新生兒皮膚涂抹藥膏,使用香皂為新生兒洗澡,新生兒皮膚出現痂皮的情況下,嚴禁直接撕下,需要在痂皮上面涂抹植物油,使痂皮變軟后再使用清水進行清洗。
新生兒父母對剛出生的寶寶喜歡的不得了,甚至會讓新生兒睡在父母中間,此種錯誤做法不利寶寶的健康,父母會和寶寶爭奪氧氣,寶寶容易出現睡覺不安穩和哭鬧現象。而當寶寶出現哭鬧、不愿意睡覺的情況下,父母通常會使用搖晃、陪睡等多種方式哄寶寶入睡,但是搖晃幅度較大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腦震蕩、腦血管破裂,導致寶寶出現癲癇、智力低下、甚至是癱瘓。所以嚴禁新生兒父母對寶寶進行搖晃和陪睡。同時新生兒的各項生理機能均為發育成熟,在睡前若是將寶寶逗樂后,短時間內很難讓寶寶的興奮度得到抑制,會出現不愿意睡覺或運動不停的情況,寶寶生長發育通常是在睡覺過程中完成的,因此不宜在睡前逗弄寶寶,容易影響寶寶睡眠質量和生長發育。
參考文獻:
[1] 張穎, 張紅. 共同參與式護理管理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16):2195.
[2] 郭莉媛. 新生兒日常護理結合新生兒早教新型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分析[J]. 當代醫學, 2017, 23(23):169.
[3] 趙立平, 趙金榮, 李金鳳,等. 新生兒護理技巧[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