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論述現場教學法在“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中應用,闡述其準備工作包括場地的選取、時間的確定、課前備課、安全教育和學習要求等,從“精心組織、管理學生—設計合理有效的參觀和授課流程—課后總結和交流—評價標準”等步驟探索現場教學的實踐,并反思校企合作良好關系的持續性、企業導師的素質及激勵措施、教師的綜合素質及積極性等問題。
【關鍵詞】現場教學 ?工廠供配電技術 ?應用 ?反思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C-0058-03
“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是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能夠進行企業供配電系統的設計、安裝和調試以及對供用電設備管理、維護和維修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課程內容知識面較廣,涉及供配電系統一次、二次線路的工作原理及高壓和低壓設備的選擇、使用、維修等,工程實踐性較強。傳統的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實踐教學部分只能開展低壓供配電線路的安裝和調試。由于高壓供配電設備價格昂貴和受場地制約,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沒有這部分設備供教學使用,只能利用多媒體展示高壓供配電設備的圖片和工程案例的視頻,學生缺乏實踐體驗,課堂教學難以使學生對供配電系統有整體的認識,也無法體驗專業知識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教學效果不佳。
現場教學是將課堂搬到生產真實環境中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根據“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培養目標組織學生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地參觀考察,真實感強烈,學習興趣濃厚,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聽取企業導師授課并與之互動,現場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本文探索現場教學在“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一、“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現場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保證“工廠供配電技術”現場教學如期及有效進行,課前需做足、做夠準備工作,包括現場教學場地的選取、時間的確定、課前備課、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學習要求。
(一)現場教學場地的選取。選擇適合現場教學的企業,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是現場教學成功的條件。根據課程培養能力目標要求,開展“工廠供配電技術”現場教學的企業需建設有變電站,有高、低壓配電房和無功補償柜等主要設備,那么教師必須提前到現場確認該企業的資源是否滿足教學的需要。往往小型的企業高、低壓配電房和無功補償柜等設備預留的空間有限,接納學生現場教學過于擁擠,安全距離不夠,有安全隱患,因此安全性問題也是現場教學選取場地時必須考慮的。
(二)現場教學時間的確定。現場教學時間是否適宜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工廠供配電技術”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在第四個學期開課,周課時四節。學期初,學生剛接觸“工廠供配電技術”這門課程,對課程的學習深度和理解深度還不夠,此時開展現場教學,學生走馬觀花,聽課一知半解,對課程的實踐應用感受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學期末開展現場教學,現場參觀、授課、互動的效果都不錯,但事后學生忙于準備期末考試和面試各個頂崗實習崗位,無心于現場教學的總結和交流。實踐證明,現場教學時間選擇在第13周左右是最佳的,此時講解完的內容有:其一,一次供配電線路和各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選型及維修;其二,供配電線路的接線方式、架空線和電纜的選擇及維護;其三,簡單的負荷計算;其四,無功補償原理;其五,短路及其原因、變壓器和線路保護。尚未講授的內容有二次接線部分和防雷與接地。此時開展現場教學,學生在現場親身體驗供配電系統一次線路把電能按生產要求進行輸送、分配的過程,感受二次回路如何保障一次系統的正常運行,把電氣設備圖片和圖形符號與實物聯系起來,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企業導師的授課猶如錦上添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現場教學課前備課。課前是否精心備課關系到現場教學的成敗。備課要考慮授課內容與職業崗位對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講解知識點和工程技術。在現場教學前把參觀流程、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見圖1、表1)做成文案交給企業導師,并進行深入溝通,重點突出供配電技術實踐應用和如何解決工程問題,必要時帶隊教師可以進行輔助講解。
(四)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學習要求。“安全無小事”,安全以預防為主。課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開展現場教學前的重點工作。現場教學有著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增加了管理學生的難度,按照學校實習管理規定,系部領導、專業主任、任課老師應層層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包括乘車往返、現場參觀整個過程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學生人人知曉安全防護措施。
課前學生明確現場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有助于提高現場教學質量,課前一天組織學生就教學內容、教學程序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評價標準和注意事項,做到有的放矢。
二、“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現場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一)精心組織、管理學生。精心組織、管理學生是現場教學有序進行的有力保障,也是現場教學成功的關鍵。首先,企業領導應對學生宣講企業文化、企業發展歷程、勞動紀律、人員招聘條件、現場教學要求等,帶隊教師管理好會場紀律,學生認真聽講,感受企業管理與校園管理的區別,了解企業生產概況和用人制度,學生在聆聽中對安全生產有了更深的認識。其次,企業導師帶領學生到生產現場,帶隊教師再次提醒學生注意行為規范,參觀時留意安全距離,不做影響安全生產的事情。教學過程中教師管理和控制現場,保證學生和企業生產的安全。
(二)設計合理有效的參觀和授課流程。合理有效的參觀和授課流程大大提高了現場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根據企業資源和課程培養目標,設計了圖1所示的參觀和授課流程。
每到一個參觀環節,企業導師按照教學內容結合生產設備授課,適當引入生產案例講解,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強烈,這種體驗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知識得到內化,同時也激發學生思考自己的職業定位。互動環節學生往往表現得迫不及待,會提出許多生產現場的問題,企業導師講解不夠詳盡或者表達上有異議的時候指導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給學生做進一步的解釋。
(三)課后總結和交流。課后總結和交流是現場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現場教學結束后學生完成800字左右的“現場教學學習總結”,在下一次課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學生及時做好現場教學總結有助于獲取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提升,組織課后交流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學生間的思想也得到了碰撞產生火花,引起思考。
(四)評價標準。學生在現場教學中的成績按表1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定,占課程期末總評的30%。
三、“工廠供配電技術”現場教學的成效
學生是現場教學中最大的受益者,教師和企業也各有所獲,真正實現了學生、教師、企業三方共贏。
(一)學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結構,提升了綜合職業能力。在實踐中,學生目睹正在運行中的供、配電設備,把電能輸送給各個生產設備,保證生產有條不紊地進行,這種直觀的現場感受是課堂教學難以達到的。學生在現場教學中親身體驗供配電技術知識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形成了完整的“工廠供配電技術”知識鏈,掌握了供配電設備的管理、維護保養、維修必備的知識和技能,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現場教學還提供了學生與企業導師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企業導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生產現場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現場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學生的安全生產意識、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現場應變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在現場教學中感受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加深了對行業和職業崗位的認識與理解,為頂崗實習走上工作崗位做好了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素質得到了有效鍛煉和提高。教師組織學生到企業開展現場教學,企業導師利用企業的資源按現場教學方案進行,教師在當中協助管理教學秩序,聆聽企業導師的授課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教師親臨企業生產一線,是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有效、便捷途徑。教師學習了生產技術,用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的提高便是水到渠成 。
(三)密切校企合作關系,為企業樹立形象招聘人才提供便利。企業參與高職院校現場教學,有助于提高企業人員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導師的專業素養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密切了校企合作關系。
企業領導面向學生宣講企業概況和用人條件,實際上在大眾面前樹立了企業的良好形象,向大眾推廣了企業,同時也借機招募優秀學生補充到企業中,為企業儲備人才做好準備。
四、“工廠供配電技術”現場教學的反思
(一)校企合作良好關系的持續性。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制定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對于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探索出適合高職院校和企業良性互動的校企長效合作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企業是以“效益”為生命力的,更多的企業在和高職院校的合作中無利可圖或者可圖利益不大,往往就喪失了合作的熱情和誠意。目前,北海職業學院機電工程系能開展現場教學的企業都是建立在以往為該企業輸送過畢業生的合作關系上,一旦該企業不再需要更多的畢業生,那么這些合作關系就會停止。沒有持續的合作企業,現場教學就難以實現。
(二)企業導師的素質及激勵措施。現場教學授課的企業導師往往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安排當班的技術人員擔任,學生被動地接受。企業導師的素質、講課表達能力、講課案例的選取等是現場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由于企業對當班技術人員有嚴格的勞動紀律要求,一旦出現安全生產問題會有相應的處罰,導致授課導師盡量少講盡快帶學生離開現場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學校給予企業導師的報酬極少,更多的企業明令企業導師不能接受合作院校現場教學的酬金。因此,激勵企業導師授課的積極性,是高職院校和企業開展現場教學必須解決的瓶頸問題。
(三)教師的綜合素質及積極性問題。現場教學的組織、實施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對學生在生產現場的有效組織和管理能力,二是現場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三是教師和企業主管、技術人員的溝通與協調技巧,這些無疑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必挑戰的東西,卻是有效保證現場教學順利進行的必備技能。而且,高職院校大部分的青年專業教師都是畢業后直接來任教,沒有企業工作的經歷,又懼怕帶學生到企業給自己帶來管理和教學上的困難,因此對于開展現場教學不積極,如何激勵教師下企業的積極性和有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值得深思。
【參考文獻】
[1]周樂挺,王俊偉.工廠供配電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莫文火.高職高專工廠供配電技術課程教學做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探究[J].廣西教育,2015(8)
[3]杜安平,何首賢.高職供配電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5(10)
[4]劉樹青,吳金嬌,王坤,等.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現場教學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7)
[5]楊雷,孫延明,陳小平.全日制工程碩士企業實踐基地現場教學課程的創新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2)
[6]孫小紅,張志俊.現場教學模式在《冷藏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13(1)
[7]傅衛民.探索現場教學 提高教學效率[J].職業教育研究,2007(12)
[8]袁志鐘,程曉農,戴起勛,等.材料科學研究方法現場教學改革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4)
【作者簡介】謝述雙(1970— ),女,廣西北海人,碩士,北海職業學院機電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教學及科研。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