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暢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發揮出公共藝術的作用,不僅可以改善景觀效果,還能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文章先介紹公共藝術的基本概念,再從不同方面展開對公共藝術在當代城市建設中的意義論述,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從而促進公共藝術在當代城市建設中發展得更好。
關鍵詞:公共藝術;城市建設;重要意義
在時代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公共藝術的引用,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質。公共藝術可以創建出美好環境,給居民有更好的居住體驗,樹立起良好城市形象。結合實際情況,實現公共藝術的有效運用,對推動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步伐有重要意義。
一、公共藝術
所謂公共藝術,是指藝術家借助一定的藝術手段和材料媒介創造的,以人為核心,以某一特定城市公共性開放空間為依托,具有一定形式、結構、功能的面向公眾的藝術作品,是現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每個城市都有自身特色,公共藝術表現形式也不一樣,但都符合時代主題,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公共藝術在營造美好環境、提升藝術格調、增強文化氛圍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例如有的城市歷史悠久,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進去,讓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公共藝術除了給人一種美的感受,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傳遞出正能量思想,讓人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共同奮斗去建設我們美好的城市。
二、公共藝術在當代城市建設中的意義
(一)創建美好環境
提升環境場所藝術格調是公共藝術創作的根本目的,讓人有更高層次的品質體驗,是裝飾城市環境的一種手段。公共藝術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主要關注人的精神需求,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出藝術美感,感受到內心的溫暖,讓心靈得到慰藉。利用藝術的造型語言對公共空間進行渲染和烘托,不斷提高環境觀賞性,讓人們駐足停留,被眼前的美景吸引。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城市環境比較差,到處都是垃圾,人們會感覺到不舒服,生活熱情降低。發揮出公共藝術的作用,不斷提升環境品質,人們看到美好事物,內心會感覺到非常愉悅,對未來充滿希望。創建出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對于提高公民素質有幫助作用。人們在欣賞公共藝術時陶冶情操,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境界。
現代人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物質基礎保障之外,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公共藝術作品以審美形式為基礎,通過獨特的形式去感染大眾,例如會設置很多畫家的優秀作品,有著濃厚的藝術氛圍,在鑒賞中感受藝術的魅力。雕塑是比較常見的形式,基本都是以城市最有名的歷史人物、革命先烈為主題,樹立起優秀榜樣,對人有一種激勵作用。有的地區會以珍稀動物作為雕塑的對象,這樣能夠吸引更多人,增強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城市發展要注重協調性,除了經濟增長之外,公共藝術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提供完善物質基礎保障,設計出人們滿意的公共藝術作品。
(二)增強城市文化氛圍
很多城市將公共藝術作為建設的重點,有利于提高文明程度和環境質量,讓人們生活在這座城市中感覺到很幸福。工業化使得城市格調單一,枯燥乏味,公共藝術作品引入改善了這種情況,體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注重人的關懷。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目的不是改變環境布局這樣簡單,而是要給人留下美好印象,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讓人們從中感受到美。例如有的城市會用垃圾作為作品創作的材料,告訴人們要珍惜資源,有些東西經過轉化可以再利用,減少造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營造出城市文化氛圍,從而使人們積極學習來豐富自己,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文化元素是多種多樣的,結合城市自身情況有效融入,體現出不一樣的特色。
(三)加強場所環境的指示性
公共藝術并不是單純為了藝術視覺而存在,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即讓環境更加具有指示性,充滿場所感和地域感的因素,從而更好服務于市民和游客的日常活動。公共藝術是城市景觀的核心組成部分,對特定空間進行改造,以鮮明主題呈現出來,在某種意義上擔負著變向定位的作用。例如有的城市會以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標志,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人們這樣越地點:“我們在剪紙作品地方見面。”如此,就會有清晰的定位,給出行帶來了便利。慕名而來的游客會特地去拍照留念,以此作為城市的形象代表,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由此可見,公共藝術作品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在設計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將城市的魅力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作為重要的地標建筑物。
(四)調節心理,緩解壓力
城市繁榮讓我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導致出現一系列問題,例如交通堵塞、住房緊張、看病難等問題。另外高樓大廈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下會感覺到壓抑沉悶,造成很大精神壓力,對身心健康產生危害。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需要有效緩解的途徑。公共藝術可以發揮出有效作用,在快節奏生活中放松下來,感受內心的一份平靜。人們在對作品進行欣賞的時候,建立起高雅和諧的心理調節機制,從緊張精神狀態中解放出來。在城市生活的人們,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經濟壓力,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嚴重的會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在設計公共藝術作品的時候要關注人的內心需求,讓他們在欣賞過程中慢慢放松,協調好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事情,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心態。
公共藝術是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的公共性開放空間的藝術創作,建立了與公眾親和、密切相聯系的觀賞方式,讓人們和公共藝術之間的主客體界面慢慢淡化,不會有距離感,使得人們的情感需求得到極大滿足,保持健康生活狀態。公共藝術作品設計將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出來,讓人們在看到之后會感覺到很美好,忘記生活中的煩惱,享受此刻的幸福時光。例如有的作品具有夸張、幽默的特點,人們在欣賞中放下內心的防線,回歸到生活本質,臉上會洋溢出笑容。通常情況下,色彩是比較鮮艷的,體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設計的時候可以聽取市民的意見和建議,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對方案進行調整,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使人們對此公共藝術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人們生活在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中,會感覺到非常幸福,從而彼此之間和睦相處,建設文明和諧的城市。
(五)創造巨大經濟效益
公共藝術創作、設計、建造、維護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費用作為支持。部分人認為,只是供人欣賞的藝術作品,對于經濟效益沒有幫助,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公共藝術會產生良好輻射效應,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例如有的城市荒地比較多,沒有進行綜合利用,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可以將其改造成景觀公園,其中設置多種娛樂活動,于是該地從原來的無人問津變成了各地人排起長隊來游玩的勝地。借助公共藝術帶動餐飲業、交通業、房產業的發展,經濟效益會快速增加,成為遠近聞名的觀光勝地。公共藝術自身具有巨大經濟價值,要采用合理手段進行開發,才能為城市發展提供動力支持。我國西北部地區發展速度緩慢,在城市建設中將文化、歷史、建筑風格、人物事跡等因素融入進來,會給公共藝術作品加分,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增強自身的吸引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藝術在當代城市建設中的意義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發揮出公共藝術作品的作用,可以滿足人們精神需求,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參考文獻:
[1]周秀梅.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整體性設計研究[D].武漢大學,2016.
[2]王峰.數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藝術及其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6.
[3]陸慧.淺析公共藝術在當代城市建設中的意義[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5(3).
[4]熊若蘅.當代公共藝術的文化內涵研究[D].東華大學,2015.
作者單位:
山東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