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紅
摘要:在教材教參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教學,既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又提高了學生數學能力。教材教參猶如學科中的“尚方寶劍”,是教師把握教學流程的幫助指引。在教材教參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應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課改的主渠道,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參考資料,可以更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以下就有效使用教材教參引領學生發展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悟。
關鍵詞:學生發展;教材;教參;有效教學
一、以教材教參為導航,更全面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教材教參要求數學學習評價要多元化教材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擺脫了將數學課的學業評價局限于知識與技能的誤區,給予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多的關注,彰顯了數學課程的三維性質。教學內容和評價內容多元化的需要和教學手段多樣化的要求,將較難用數字反映的對象,通過不同的編排,予以適當的肯定,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稊祵W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充分利用教材教參的多樣化體現形式和評價方法的,包括書面測驗、口頭測驗、開放式問題、活動報告、課堂觀察、課內外作業等。,使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可以幫助學生自我反饋、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建構、自我認識,培養他們的競爭與合作意識,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展。新課程教材指出教師、家長、同學及學生本人都可以作為教學的主體,可以綜合運用教師、學生本身、學生之間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進行全面的考查?!碧貏e是對教師和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多層次高要求的考察,進而促進教學效果,使課堂更加有趣、有序、有效的進行。
四年級數學上冊乘除法的估算在教參95頁的教學要求是:1、掌握乘除法的估算方法。2、能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養成估算的意識和習慣。(見示例1)例1:李老師要為學校買48套課桌椅,每套課桌椅的售價為142元,李老師帶了8000元夠嗎?鑒于以上的教材要求和樣例,結合實際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梁老師帶四(1)班42人去順德故鄉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門票是每人148元,梁老師帶了7000元夠嗎?讓學生充分理解題意,估算一下,在練習本上把想法寫出來后全班交流。東順說:“不夠。”教師接著問:“你是怎樣想的呢?”東順說:“把42看做50,把148看做150,50×150=7500(元),7000元<7500元,所以梁老師帶了7000元不夠。”煒杰說:“我認為東順說的不對,42更接近40,與50相差大,應該把42看做40,把148看做150,40×150=6000(元),7000元>6000元,所以梁老師帶了7000元夠。”師:“同學們同意誰的想法呢?”翠樺說:“我認為煒杰說得對,因為要把一個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闭锅櫿f:“我認為東順說得也有道理,因為關于錢的估算應該估大,這樣才保證有足夠的錢買票!”師:“剛才大家表現得非常棒,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很認真地傾聽別人的想法。老師認為煒杰說得合理,東順的說法也有道理,但要考慮與實際的相差程度。我們班同學去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相信同學們增長了不少知識,拓寬了視野。”
讓同學們各舒己見,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綜合評價。通過評價課堂發言、提問的人多了,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互動,提高了學習效率。給予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多的關注,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以教材教參為尺度,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
教材教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態度的變化,及時地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著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方向。不強調用統一的標尺來衡量所有的學生,而是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出針對性的、適當的指導,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一年級數學上冊常見的量——整時的讀寫,這個知識點在教材教參中的要求是:能正確讀出、寫出鐘面上的整時。表現在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和表現。針對課本知識進行要求和說明,在練習過程中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如同桌合作,一人給指令,一人撥鐘面。老師和一個同學先示范后同桌合作(老師巡視),老師請澄波和家實出來玩小游戲,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們應用數學知識過程的表現。游戲結束,請同學們對澄波和家實的過程性表現進行評價。思雅說:“我認為家實表現好一點,因為他撥鐘面的速度比澄波快?!币圾Q說:“我認為澄波表現好,他撥鐘面上的時刻比家實準確?!鼻A說:“我認為澄波和家實一樣厲害,因為他們都比以前大膽了,敢于表現自己!樂恒說:“我認為澄波表現好,因為他整過過程都表現得非常認真?!蓖ㄟ^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引領和指導,學生們充分地進行探究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才能。教材教參中的學習貫穿于學習過程的始終,不僅有利于教學的快速高效開展,還有利于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自我評價方法,逐步將生活中的知識融為自己學習的一部分,成為促進自己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競爭和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意識,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
三、以教材教參為方向,更好的引領學生發展
根據教材教參的學生自主化,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學習的潛能和空間,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前提,激勵學生全員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激勵性學習,學習要求教師和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去捕捉同學的點滴進步,高度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滿足。
在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數的認識——基數與序數這個知識點時,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活動:請10個學生出來玩游戲。有一個比較內向的學生悄悄舉起了小手,我就鼓勵學生說:你看,雨洋同學多勇敢舉起了小手,我想其他同學比他更勇敢。很多同學把小手舉起來了。8個學生面對全班同學,2個學生拿著一根繩子聽老師的指令。指令一:把左邊的2個同學圍起來。指令二:把左邊的第2個同學圍起來。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生分清楚了左和右,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而且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四、以教材教參為依據,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材教參的應用是進行學業質量評價的依據,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考。
教材教參用書的使用要求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個人教學風格,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前提,有選擇地并且靈活地運用教師用書書中的內容。此外,書中也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累理論以及教育教經驗以不斷地創新和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教書教學用書為依據,教師自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為支撐,使學生獲得“四基”,即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創新意識和提高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可以依據《評價標準》中對進行學業質量評價的有關論述,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以發展性的眼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的、客觀地分析,不斷調整教育教學的方法。
以教材教參引領學生的發展,尤其將其與評價體系相結合,以期達到學生的個性、能力與品德的全面發展,實現多元性評價、激勵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結果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課程教學和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以使教材教參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和學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用書.[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