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摘要]黨史文化的建設工作可以為新時期黨史研究及黨建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隨著新時期黨史研究工作創新發展的不斷推進。對黨史文化及其建設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研究,并制定符合黨史文化創新發展的具體策略,對提升黨史文化及其建設的綜合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黨史文化;黨建工作;黨史研究
[作者簡介]韓笑(1989-),漢族,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全日制),研究方向:中共黨史。
[中圖分類號] G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06-0020-03
黨史文化資源的構成情況較為復雜,加強對黨史文化資源的關注和研究,可以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優化推進提供有利支持。因此,加強對黨史文化研究工作的關注,并制定黨史文化的建設策略,是目前很多黨史研究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黨史文化的歷史遺跡。歷史遺跡是黨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九十余年的歷史中,很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都遺留下大量與黨史文化相關的實體資源,這些資源可以為黨史研究工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并有效的強化黨史研究質量,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高質量推進提供幫助。在當前不忘初心的口號重新成為時代主題的情況下,加強對中國共產黨革命傳統的研究,是明確共產黨革命先烈精神理念的關鍵,也是保證新時期的黨員隊伍不忘初心的關鍵。歷史遺跡的探訪以及研究,可以使黨史文化的研究得到實體物質的有效支持,保證各種停留在理論和文件之中的抽象概念,可以在歷史遺跡的具體探訪之中明確自身的價值,并在新時期的黨史文化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隨著新時期國家經濟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具備傳統紅色文化意蘊的資源正在逐步消失。因此,強化對歷史遺跡的關注,并從黨史文化的角度加強對黨史文化中歷史遺跡的關注,可以使黨史文化在實體物質的影響下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保證黨史文化的建設可以得到優化。
(二)黨史文化的理論資源。理論資源的研究工作是黨在過去幾十年歷史中所總結的基本經驗,在進行黨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強化對理論資源的關注與應用,可以使黨史文化建設的價值得到較為充分的顯現,并使理論資源的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中國共產黨在進行黨建工作設計的過程中,對于理論資源的關注程度較高,雖然在過去幾十年的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需要應對各不相同的環境考驗,但保證黨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得到理論資源的支持,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黨建工作者高度重視的問題。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資源的研究總量較為豐富,并且可以將不同類型的黨史資源進行總結分析,為理論資源研究價值的顯現提供幫助。黨史文化的理論資源在總結的過程中,可以將黨的指導思想作為主題因素,這就使得黨史文化之中的理論資源具備一定的統一性,在新時期黨史文化建設過程中,依然可以沿著傳統黨的理論資源的發展脈絡進行具體的黨史文化建設工作的設計,為黨史文化更大程度上順應新時期的理論體系建設需要提供幫助,并保證黨史文化的建設贏得更多的理論基礎的支持。
首先,黨史文化與黨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連,在當前黨建工作在社會各方面快速普及的情況下,黨史文化全面的存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對黨史文化進行成熟有效的構建,一定要保證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源實現成熟整合,才可以為黨史文化發展建設質量的優化提供必要支持。黨史文化是建立在歷史基礎上的抽象化資源,結合黨建工作的具體需要進行總結,并為日后的黨建工作提供指引。因此,黨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不能簡單的按照歷史研究的思維加以對待,而是要結合黨建工作的發展特征加以處置。黨史文化在時間維度上具備較強的覆蓋性,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為九十余年,而這個黨的形成原因及社會背景則可以追溯至更遠的時代。黨史文化的構成內容較為豐富,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承擔著各不相同的歷史性職責,因此,強化對黨史文化主要構成內容的關注,并對不同時代的主張存在的局限性具備深刻的認知,可以為充分識別黨史文化的主要特征提供幫助。
(一)黨史文化的傳播和創新機制缺乏合理性。目前,一些黨史文化的傳播方法缺乏科學性,雖然可以憑借對黨史的研究以及黨的指導思想的學習具備政治方向的正確性,但對于當前社會的總體輿論導向缺乏必要的關注,難以在黨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實現對黨史傳播方案的合理構建,無法為黨史文化綜合性傳播價值的顯現提供幫助。部分黨史文化在進行傳播創新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對于理論資源和文藝作品的創作情況研究及控制存在不足,導致當時文化創作傳播方案的設計難以具備較為理想的教育價值,雖然可以在理論層面實現對黨史文化內涵的豐富化處置,卻無法成熟有效的實現對黨史文化傳播創新方案的合理構建,難以為黨史文化更好的適應新時期的輿論導向需求提供幫助,也使得黨史文化的傳承創作經驗難以得到必要的累積。一些黨史文化在進行傳播創新策略設計的過程中,對于當前社會的環境分析判斷不夠精準,簡單的按照傳統的黨建工作方案處理具體的黨史文化傳承傳播策略,無法為黨史文化憑借有效傳播贏得社會各界認可提供有力支持。還有一些黨史文化在進行創作傳播機制構建的過程中,對于黨史文化的創新發展價值認知存在不足,導致黨史文化的傳播方案在進行基礎性構建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的適應新時期黨史文化在社會各領域的同步推進需要,難以為黨史文化更加成熟有效的適應新時期思想理念和信息資源的傳播模式提供幫助,最終造成黨史文化的傳播無法在贏得社會各界主動關注和支持的情況下得到優化處置。
(二)黨史文化傳播隊伍組織建設水平較差。黨史文化的傳播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只有保證此項隊伍的組織建設水平得到優化,才可以為黨史文化綜合性傳播質量的優化提供有利支持,更好的體現出黨史文化傳播工作的價值。但是,一些黨史文化傳播策略在進行設置的過程中,對于相關團隊的組織建設工作價值認知存在不足,缺乏對黨史傳播工作實際需要的關注,這就導致黨史文化傳播戰略的制定以及實施難以在團隊組建方面取得進展,無法為黨史文化更加完整的在社會各領域實現有效傳播提供幫助。要強化對干部培養工作的關注,更加全面的按照黨史文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制定符合黨史干部培養工作的策略,有效的保證黨史文化傳播的復雜工作可以在團隊的組織能力得到優化的情況下,更好的適應黨史文化的具體傳播需要,并為黨史文化傳播工作更好的贏得本團隊的支持提供幫助。還有一些黨史文化傳播隊伍在組建工作對于黨史文化建設的總體戰略關注程度不足,尤其對于本團隊成員的素質優化訴求缺乏必要的方案,這就使得黨史文化傳播的具體工作,只能按照常規的模式加以推進,無法在當時傳播團隊組建工作運行的過程中,更好的適應黨史文化傳播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無法為黨史文化的高質量傳播處置提供必要保障。
(三)黨史文化建設思想認知存在缺陷。思想認識是保證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得到有效推進的基礎,但是,一些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對于黨史文化發展觀的重視程度不足,簡單的按照新時期黨史文化體系建設的客觀需要制定了黨史文化的具體建設策略,導致思想認識因素的價值無法在黨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得到完整的顯現。一些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對于建設黨史文化的具體行動認知存在不足,造成很大一部分黨史文化工作的建設活動難以在思想認識層面取得進展,無法從思想認識層面實現對黨史文化建設工作的精準支持。部分黨史文化建設方案的制定對于本方案的科學性程度認識存在不足,缺乏對黨在新形勢下對人才需求的了解,這就使得黨史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很大程度上受到個體人員因素的不利影響,無法憑借對關鍵性崗位人才的優化培養為黨史文化建設工作的改進提供必要支持。
(一)提升黨史文化的傳播和創新機制合理性。黨史文化的建設人員一定要對黨史文化傳播的價值具備足夠的認知,使更多與黨史文化傳播具體需求相關的措施,可以在黨史文化的價值得到明確識別的情況下加以處置,更好的實現對黨史文化的傳播管控處置。要嘗試構建黨史文化精品策略,選擇不同形式的黨史文化資源,作為黨史文化的傳播內容,保證傳播機制可以實現對諸多黨史文化的處理控制,并保證黨史文化可以在傳播管理的過程中,充分適應黨史文化傳播工作的實際需要。
例如,要強化對《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的學習,深入研究習近平“把學習黨的歷史提到繼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必修課的戰略高度”的重要論斷,并結合新時期的文藝工作發展優勢,制定具體的黨史文化傳播策略。在進行黨史文化創新的過程中,一定要允許社會力量的參與,在保證維護黨的意識形態底線的情況下,允許黨外人士和外國人士參與到黨史文化傳播創新工作之中,使黨史文化可以不斷的實現對新時期新型文化資源的吸納處理,并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更好的適應新時期黨史文化的發展需要。黨史文化的創新還要與現代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保持一致,在進行新時期的黨史文化創新傳播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社會各界人士實際需求情況的調查,以此保證更多的黨史文化傳播工作可以與社會各界的多元化需求實現有效融合,并且憑借有效的傳播,爭取到社會各界創新力量的支持,使黨史文化可以不斷的實現與新時期新文化的有機結合,為黨史文化傳播發展質量的優化創造有利條件。黨史文化的創新還需要加強對黨的經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將可以對社會各界形成激勵性影響的紅色經典作為黨史文化傳播的主要因素,使黨史的本色可以得到有效的顯現,并以此贏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與認可。
(二)提高黨史文化傳播團隊組織建設水平。在進行具體的黨史文化傳播策略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組織工作的設計作為基礎性因素進行定位,保證黨史文化傳播工作在進行初始性設計的過程中,能夠為黨史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為黨史文化傳播具體工作的合理組織以及優化設計提供必要支持。黨史文化傳播人員需要強化對新時期黨史研究工作發展趨勢的關注,更加成熟的結合黨史文化傳播發展的實際需要,對黨史工作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策略進行制定,以此保證黨史文化傳播工作的實施,可以更加成熟有效的順應黨史文化傳播發展的現實需要,為黨史文化傳播工作充分適應新時期的復雜局面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具體的黨史文化傳播團隊組織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將關鍵性崗位的干部培養作為主要業務予以對待,保證黨史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加全面精準的適應干部培養工作的實際需求,為黨史工作團隊更加完整充分的適應復雜黨史工作的處置需要提供幫助,并為黨史工作團隊的組織工作可以更大程度上適應黨史文化傳播工作的具體運行需要。要將黨史研究工作之中所積累的思想性經驗加以應用,秉承刻苦鉆研、艱苦奮斗的理念,對關鍵性崗位的工作人員加以培訓,使相關人員可以更好的按照黨史文化傳播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黨史工作專業隊伍的建設策略,為黨史文化傳播關鍵性崗位人員素質的優化提供幫助。
(三)提升黨史文化建設思想認識水平。黨史文化建設團隊的成員一定要對思想性因素的價值具備全面的了解,使更多與黨史文化建設需求相關的活動,都可以在思想認識因素的價值得到明確的情況下進行處置,為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價值的充分顯現提供幫助。要結合習近平在十九大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從《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的著作中學習關于黨史文化核心理念的精神,使所有參與黨史文化建設的人員都可以實現思想認識的優化。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在進行具體處置的過程中,一定要強化對方法科學性的關注,結合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具體推進要求,對黨史文化建設工作的價值實現有效的判斷處理,以此保證黨史文化建設工作能夠在思想認識因素的作用得到充分顯現的情況下實現優化處理控制,更好的適應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在新時期的發展訴求。在進行黨史文化建設的思想培訓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黨史文化建設團隊成員思想認識的考察,使黨史文化建設工作可以在理念因素的價值得到明確識別的情況下進行處置,并為黨史文化建設工作更加成熟的適應新時期的黨史團隊成員思想認識改進需要提供必要保障。
結論:黨史文化工作一定要保證在思想層面得到優化,才可以為新時期黨的事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持。因此,從黨史研究的角度加強對黨的思想建設工作的重視,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黨史研究工作價值的顯現,并為黨的建設工作的改進提供有利支持。從以往的黨史研究工作的經驗來看,黨史研究工作的意識形態傾向較為明顯,可以保證黨的主導思想在黨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得到較大程度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車明懷.論黨史文化語境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時代精神[J].西藏發展論壇,2016(05):4-13.
[2]王冠鑫.習近平對毛澤東文化大眾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淺析黨史文化大眾化的傳承與發揚[J].世紀橋,2016(12):32-33.
[3]許振江,柴奕.黨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開發和利用[J].思想理論教育,2018(02):66-70.
[4]武國友.關于新時期中共黨史分期的標準、原則與階段劃分[J].中共黨史研究,2012(06):41-48.
[5]李偉.論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的黨史文化建設[J].傳承,2012(19):27-29.
[6]李敏,程曉英.黨史文化對黨的思想建設的作用與影響[J].觀察與思考,2012(11):36-40.
[7]張海燕.新形勢下黨史文化建設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J].黨史博采(理論),2014(09):10-12.
[8]章百家.中國共產黨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01):1-6+83.
[9]耿春亮.胡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研究述論[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1(03):6-23+111.
[10]陳述.論中共黨史研究中的歷史分期問題[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999(04):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