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結
(中山市古鎮人民醫院產科 廣東 中山 528421)
近年來,國內外的剖宮產率呈現上升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對剖宮產的建議是不超過15%,一旦超過了這一標準,給母嬰帶來的傷害就會高于益處[1]。我國剖宮產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和胎頭位置異常有著密切關系,胎頭位置異常時導致產婦難產的主要原因,胎頭位置異常通常有持續性枕橫位和枕后位[2]。臨床上進行糾正胎頭位置,降低剖宮產的發生率是值得廣大醫學研究者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我院的胎頭位置異常的患者采取手膝爬行位進行產程早期糾正,對其效果進行分析整理,現在匯報如下。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經B超檢查證實為枕橫位或枕后位胎頭位置異常的100例產婦,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對期間分組,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所有患者均為初產婦。對照組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25.95±3.5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1±1.25)周,身高150cm~172cm,平均身高(158.6±15.6)cm;觀察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6.24±3.87)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5±1.36)周,身高148cm~174cm,平均身高(161.5±14.8)cm。比較兩組患者的身高、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規則:患者合并有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拒絕參與此次研究。
對照組孕婦自然待產,觀察組產婦采取手膝爬行位待產,專業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指導,雙膝帶上護具著地,身體向前傾斜,手掌著地支撐身體,在宮縮期進行有節奏的擺動盆骨,向前爬行,可以借助分娩球保持該體位。在整個產程中要對產婦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鼓勵產婦有自然分娩的信心,告知產婦在宮口未全開的時候不要過早的向下用力,對于宮縮乏力的產婦可滴注宮縮劑來加強宮縮。
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活躍期時間和第二產程活躍期時間。通過Apgar評分系統[3]對新生兒的窒息情況進行評分,0~3分表示新生兒重度窒息;4~7分表示新生兒輕度窒息;7分以上表示新生兒正常,無窒息。詳細記錄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量、新生兒質量等,并進行比較。
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文中數據進行分析比較,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使用t檢驗,若P<0.05時,說明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活躍期時間、第二產程活躍期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比較(,min)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比較(,min)
組別 n 第一產程活躍期時間 第二產程活躍期時間觀察組 50 224.68±55.47 45.65±12.87對照組 50 377.87±88.52 65.48±13.87 t-10.369 7.411 P-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自然分娩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分娩方式比較[n(%)]
觀察組患者新生兒Apgar評分重度窒息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n(%)]
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334.58±124.52)ml,對照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336.84±125.63)ml,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體重為(3655.57±544.58)g,對照組新生兒體重為(3648.64±545.88)g,兩組新生兒質量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胎位異常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妊娠期癥狀,是導致剖宮產和陰道助產的主要原因,對母嬰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4]。對于胎頭位置異常的產婦采取手膝爬行位糾正方法將胎頭轉換到枕前位,從而幫助產婦順產,降低剖宮產率,同時還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5]。胎兒在羊水中生活,可小范圍自由活動,對產婦進行手膝爬行位時,能讓胎位背部中心朝下,讓羊水產生的浮力和胎兒的重力形成助力,讓胎兒能圍繞本身的軸進行旋轉運動,胎兒背部位于母體的脊柱側,向下方運動后,轉換為胎兒背部朝向母體腹部,從而帶動胎兒的頭部位置由枕后位轉換為枕前位[6]。產婦進行搖擺臀部和緩慢爬行,能更有效的促進胎兒的運動,讓胎兒轉動有力,采取手膝爬行位利用產婦骨盆的擺動能讓胎軸前移,避免了胎軸和產軸形成死角,從而將枕后位更好的糾正[7]。
產婦在進行手膝爬行位時,子宮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母體腹部,從而能有效的緩解子宮壓迫腹主動脈和盆腔血管,降低下腔靜脈的回流壓力,讓子宮-胎盤-胎兒灌注得到有力的改善,讓胎兒能有足夠的氧氣承受宮縮的壓迫導致的短暫性缺氧,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8]。通過糾正胎頭位置,將胎頭位置轉換到枕前位,在生產時能加快胎頭的下降速度,減少胎頭在盆腔受到的壓迫時間,縮短了產程,有效的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同時還能減少圍手術期的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產程早期對胎頭位異常的產婦采取手膝爬行位能有效的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的發生率還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