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摘要】目的:探討腦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的危險因素提出防護措施, 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 方法:對本科 2016 年 1 月至2019 年 4 月發生的 9 例腦梗死患者跌倒事件作回顧性的總結分析,優化跌倒流程,制訂有效防護措施。結論:加強腦梗死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評估,加強巡視,加強安全管理,提高護理人員防范意識,引導患者和陪護人員做好防護措施 ,有效降低腦梗死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腦梗死;跌倒;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76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106-01
腦梗死是因為腦內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此血管供血區局部腦組織缺血、缺 氧,最終發生壞死的腦血管疾病[1]。跌倒是指從平地行走時或稍高處摔倒在地,腦梗死后生理功能會大大降低,且反應相對遲鈍,步態不穩,平衡感大幅度降低,行動較為遲緩,因此很容易發生跌倒,易導致骨折、腦出血等不良事件,嚴重者可至患者死亡[2]。因此對腦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入住我科發生跌倒的腦梗死患者9名,其中男性6人,女性3人,年齡在69-88歲,入院后接受醫護人員對其疾病相應的健康宣教,在生活護理方面有家屬或護工照護,其生活護理級別及會發生跌倒危險因素有護士針對患者進行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如下:
9例跌倒患者基本情況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除腦梗死外,9名患者中患有其他疾病的情況為:糖尿病5例,高血壓8例,心臟病6例,頭暈5例,中風后遺癥7例,多數患者同時有2~3種慢性病。
2.2 跌倒情況
2.2.1 年齡與性別 最小69歲最大88歲,其中60-69歲有1例,70-79歲有4例, 80-89歲有4例,男性發生跌倒比女性多占66.67%。
2.2.2 跌倒發生時間 早晨2例,中午1例,夜間6例。
2.2.3 所服藥物 使用抗高血壓藥8例,降血糖藥有5例,脫水利尿藥有3例。
2.2.4 跌倒的原因 走路時站立不穩跌倒2例,下床時跌倒3例,自己鍛煉時跌倒2例,上廁所時跌倒1例,墜床1例。
2.2.5 跌倒所導致的后果 股骨骨折2例,頭部皮膚裂傷2例,手臂骨折2例,橈骨骨折1例,皮膚擦傷2例。
2.3 跌倒與年齡、性別 根據有關資料表明,70歲以上跌倒的患者較多,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生理各方面的功能發生退行性變化,包括視力聽力等的改變,反應遲鈍,行走速度和步態異常,都會影響患者的判斷,從而導致患者跌倒[3],加上腦梗死自身疾病的限制,會造成許多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發生跌倒的可能性越大,造成的傷害越嚴重。
2.4 跌倒與疾病因素 多數患者伴有其他疾病,而這些慢性疾病會對病人造成生理上的影響,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影響患者的視力,引起視網膜的病變,導致患者行走時由于判斷失誤而發生跌倒。腦梗死患者會造成患者肢體、語言、認知、平衡能力等方面的障礙,造成患者偏癱,從而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和自理能力減退及思維紊亂,使得跌倒的危險性增高。
2.5 跌倒與心理、精神因素 老年患者個性好強,常有不服老和不愿意麻煩別人的心理,對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要自己嘗試去做。50%的有過一次跌倒的老年人都有害怕跌倒的心理,并且其中個別患者會因為害怕而避免一些必要的活動,這樣就降低活動能力并導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險性隨之升高[4]。一些處于恢復期的患者自認為自身疾病已有所好轉,在行走運動時忽視了一些細節,如邁的步伐較大,或者行走相對較快,也可導致發生跌倒。
2.6 跌倒與時間 、體位 中夜班護理人員、陪護者相對減少,護理力量薄弱,這些都是導致跌倒的不利因素。在本研究中有4例是上廁所時及行走鍛煉時跌倒,這與患者關節僵硬,屈膝不便、肢體障礙,因體位的改變,導致大腦一過性供血不足,發生頭昏,站立不穩而跌倒。因此時間與體位因素對于患者發生跌倒有一定的影響。
2.7 跌倒與護理人員因素 由于護理人員、護工缺乏護理經驗,責任心不強,9例患者跌倒時,有7例護工或護士及家屬不在身旁,說明護士意識淡薄,安全防范意識差,沒有做好相關宣教。護工及家屬對預防患者跌倒安全意識差,未能陪護在患者身旁。
3 加強安全管理, 落實防護措施
3.1 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中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掌握相關的防范措施,營造一個良好的病房環境,盡量減少障礙物,并將個人物品進行有序擺放,張貼相關警示標示。
3.2 做好用藥指導 患者長期服用降壓、降糖、鎮靜、安神等藥物,很容易對其認知功能造成影響,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用藥指導。
3.3 對于跌倒高危對象護理人員要做好醒目標記,加強重點對象的巡視,切實落實患者的個人安全護理措施,預防各種意外跌倒的發生。
3.4 加強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要充分發揮健康教育在預防跌倒中的作用,使腦梗死患者充分認識到跌倒的危害性,告知患者及家屬各種意外跌倒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防止跌倒事件發生。
3.5 加強對護士的安全管理教育,定期召開專題分析會,使護理人員深刻認識腦梗死患者跌倒可能對患者身心的影響和由此引發醫療糾紛,強化護士對預防跌倒管理意識[5]。科內制訂防跌倒管理規范,明確患者跌倒處理流程,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4 討論
腦梗死發病率開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很容易出現意外跌倒事件。一旦發生意外跌倒,不僅會對其運動功能、神經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還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中,對其跌倒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并增加配套安全設施建設,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有利于降低患者意外跌倒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江,王大力,李鳳云.進展性腦梗死與腦梗死分型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0:2901~2903
[2]朱春萍.預防患者墜床的風險管理方法及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 2011,11(5):347.
[3]張建華,老年人護理安全現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7,7(7):12-13
[4]和影,張杰,邊苗苗, 人性化護理對高齡腦梗死患者的臨床 效果 [J].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6):132-133.
[5]羅娜,賀艷.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表在老年病科患者中的應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