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高升
【摘要】在高中階段,寫作成為大多數同學們學習語文的難點,寫作也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難題。由于高中學習節奏快,學習壓力大,同學們沒有足夠精力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導致同學寫作通篇相仿,毫無內涵。在新高考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應以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通過閱讀促進寫作,寫作促進閱讀,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模式,促進同學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讀寫結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新高考形勢下,語文試卷中對閱讀與寫作考查難度明顯增大。但是在語文課堂中,大部分同學將寫作視作為一個難題。究其原因,是因為同學們沒有正確理解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微妙關系。如果閱讀是吸收、是沉淀、是積累,那么寫作就是傾吐、是創造、是基礎。因此,教師要正確將閱讀與寫作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一、讀寫結合關系概述
閱讀和寫作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首先,同學們通過大量閱讀素材,能夠對精美文章段落布局進行充分模仿。這樣在同學通過融會貫通后,能夠在寫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對文章布局進行改良。其次,閱讀是同學快速提煉知識與信息途徑之一。眾所周知,任何文章都是作者抒發情感的載體。所以同學們通過閱讀,可以深度剖析文章內涵。當同學們進行寫作時,同樣可以在文章中有邏輯地抒發情感。最后,通過閱讀,同學們可以提升審美能力,對優美文章進行模仿寫作,以提高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寫作是閱讀的再次表達。在閱讀了大量文章后,同學可以通過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逐漸訓練自己的寫作技巧。在循序漸進中,同學寫作時,文章布局、情感融入以及辭藻使用等能力將會快速提高。
二、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正確認識讀寫結合關系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由于課程任務重,教學節奏快。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既要保證教學進度合理,又要顧及大部分同學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因此,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應引導同學正確理解二者關系。閱讀可以拓展同學們的視野,豐富同學們的寫作內容。讓同學在寫作時有思路可想,有內容可寫。同時,寫作是閱讀的再表達,通過各種寫作技巧,再加以學生個人情感,將素材表述。這樣才是讀寫結合策略中真正指向的教學目標。
(二)以閱讀促進寫作
閱讀可以讓同學積累寫作素材,那么如何正確通過閱讀促進寫作,成為廣大教師亟待思考的問題。經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閱讀促進寫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歸納閱讀種類。在這個階段,大多數高中生在思維中對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十分明確,但是同學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閱讀。筆者認為,老師應該引導大家進行分類閱讀。例如,在高中階段,魯迅先生多篇文章引發大多數人深層思考。那么同學可以閱讀魯迅先生作品集,仔細揣摩魯迅先生文章中的內涵,并嘗試對魯迅先生作品進行模仿性寫作,或是大膽改寫。第二,化零為整。文學素養的積累,不能急功近利。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中,經常讓同學在閱讀幾篇文章后就有目的開始寫作。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同學寫作的信心無濟于事。一方面,通過簡單閱讀,同學無法真正理解文章的內涵;另一方面,同學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同學“為了寫作而寫作”。相反,教師應該引導同學們學習正確的閱讀技巧,讓同學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第三,善于模仿。寫作過程中的大多數同學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素材,但就是難以下筆。究其原因,是同學寫作次數較少,對于寫作沒有樹立自信。老師應該引導同學大膽模仿。例如,在對魯迅先生的文章進行閱讀后,同學可以在書寫人物時,大膽模仿魯迅先生的寫作技巧。這樣,經過連續模仿,同學的寫作能力將逐漸提高。
(三)以寫作促進閱讀
寫作對于高中生來說是一個難以突破的學習內容。大部分同學在語文寫作中,提筆犯難。原因是同學沒有正確的寫作技巧。然而,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需要通過以下幾點正確地教授同學寫作技巧:首先,讓同學對文章進行續寫。在這一維度中,教師要以教科書作為載體,讓同學對教科書中文章進行續寫。一方面,能夠收錄到高中語文教科書的文章,在通篇布局以及情感表達上是沒有漏洞的。通過繼續撰寫文章,同學可以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充分提升學生自信心。另一方面,通過課堂中對教科書中文章進行講解后,同學能夠牢牢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與主旨。在同學進行續寫時,需要其對教材文章能夠全面掌握,這樣才能夠實現以寫作促進閱讀。其次,教師應引導同學善于在寫作中使用逆向思維。通過大膽的反向寫作方式,博得閱卷老師的眼球,并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大多數同學在寫作過程中使用共同的寫作思維。例如,寫“失敗為成功之母” “熟能生巧”等題目。但是如果同學通過反向立意,采取逆向思維進行寫作,將會極大提高同學寫作能力。但是,只有同學正確閱讀積累大量素材后,才能夠發散思維達到逆向寫作。因此,同學在寫作過程中,會逐步發現自身寫作思路還比較淺顯,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夠拓展視野,發散思路。最后,教師應該引導同學通過寫作提升閱讀能力。在這一維度中,教師需要為同學寫作提供正確的指導。例如同學在描寫時間飛逝時,可以引用《赤壁賦》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種優美句子作為文章亮點。在持續改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同學正確的方向。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在大腦寫作素材體系中快速遷移寫作素材,這樣才能通過寫作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新高考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加以創新,真正通過多層次培養同學綜合發展。教師應通過閱讀促進寫作,寫作促進閱讀,實現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教師要通過不斷實踐對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改良。讓廣大同學能夠奠定良好語文基礎,讓廣大同學讀寫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金建勇.高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學周刊,2018(19).
[2]劉清.淺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5(10).
[3]趙萬文.探究言語密碼 內化語言表達——淺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7(z2).
[4]陸新全.“讀寫結合”與“讀寫融合”——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J].現代教學,2008(3).
[5]王世花.對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再思考[J].新校園(中旬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