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官璽
【摘要】隨著教育現代化的蓬勃發展,逐步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為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新形勢下的班主任,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這要求我們不斷探討新時期班級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徑,以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增強班級德育實效性。以下是我在班級管理中通過探索實踐獲得的一點體會,在這里與大家共同交流。
【關鍵詞】信息技術;德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逐漸深入,許多中小學校都積極引進新的教育模式,在新時代嶄新的教學進程中成績斐然。以下是教育信息化視角下的班級德育實效性研究的一點兒做法,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利用教育信息化開展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展,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部大力提倡現代科技推動教育計劃,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等中央文件的出臺,我國教育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就拿我們學校而言,不但硬件實現質的提升(觸屏式電子白板、錄播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校園監控等),還加強了互聯網資源建設,例如各種教育資源網絡平臺、學校校園網絡學習空間等,開展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這些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學校關于兒童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思路。
學校德育教育需要學生敞開心扉,需要師生之間真誠的、心與心的對話。往往有些兒童有些不愛說話,比較“自閉”,可能礙于面子或自尊、有些話是難以啟齒的,所以學生如果不是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他們不會選擇進入心理咨詢室主動尋求心理教師幫助的。網絡的隱蔽性恰好實現了這一需求,它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安全、自由的空間,在這里每個人都是虛擬的、隱蔽的,來訪者可以暢所欲言,這樣有利于青少年德育問題的有效解決。
二、建立班級師生基本信息庫,對學生進行動態管理和情感溝通
為了班級的動態量化管理,每組建一個新的班級,我都要把學生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長姓名、家庭地址、聯系電話、家庭基本情況,班級任課教師的QQ號、聯系電話、生日等信息建立一個信息庫,掌握師生的第一手資料,以便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也便于師生間、學生之間的溝通,舒緩壓力,調整心態。在班級QQ聊天平臺,允許學生“信口開河”。平時想說卻沒機會說的心里話,包括對班級、學校管理的想法,師生之間的悄悄話,他們可以實名也可以匿名的形式說出來,這樣不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隱私權,而且達到了班級穩定和諧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家庭教育網站,搭起家長、老師、學生溝通的橋梁,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支柱,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為了給孩子和家長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創建了班級家庭教育網站。家長和孩子可以在網站的留言區或論壇區進行匿名的留言,說出自己的快樂和煩惱,向家長和老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因為是匿名的,所以孩子可以暢所欲言、任意“發泄”。從他們那幼稚的話語里,家長讀懂了孩子心靈深處的渴望;從他們那悲傷的故事中,家長讀懂了孩子心中的無奈;從他們那深情的呼喚中,家長慢慢地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誤區,走上了科學的教育之路。這種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深受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歡。方便了與家長的溝通。切身去體會去感受,效果明顯勝于傳統的說教。信息技術下的主題班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班會課的興趣,增強了德育工作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四、在學校網站或網絡空間開設學生心理家園
學校可以在校園網站或者網絡空間開設學生心理家園,我是在博客空間里開設了“××學校學生心靈雞湯”,在這里設有心靈故事、心理知識、心理課堂、心理傾訴等模塊,學生可以匿名訪問,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選擇模塊,從而獲取心理知識,達到培養自己身心健康的目的。特別是心理傾訴這一塊,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可以進行留言,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者語音都行,心理老師會一一解惑。如果遇到學生問題比較嚴重時,心理老師可以暗示學生需要在心理咨詢室面對面交流。這樣采取多元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在兒童的德育健康教育中,現代科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受益者。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德育課堂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推動學校德育健康教育的高速發展,為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當然新事物的出現總會出現負面作用,例如如何處理一些垃圾信息、偽科學信息等負面要素,我們既要提高學生的鑒別與抗誘惑能力,也要加強教師和家長監督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科技的積極作用。這為我們今后的德育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心理教育的具體措施
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大環境下,以前農村學校不太重視心理健康課程,課表上雖然有心理課,但一般都會被其他科目占了,但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上關于問題少年的報道增多,市教育局把心理教育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要求每一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心理咨詢師,并且嚴格開展心理課程,設每年的5月10日為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日,這樣圍繞心理教育廣泛宣傳,呼吁全社會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那么具體在學校心理教育中如何實施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心理課堂的有效結合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是心理課,它是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靈體驗的有效途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心理課堂進行有效整合,是一種新型授課方式,這讓傳統的心理課堂更有活力。在教學內容上,信息技術可以讓心理課堂的授課內容數字化、多元化,讓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去感知,達到最大的心靈體驗;在教學方式上,信息技術提供了更好的互動性和自主選擇性,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對心理課堂的興趣,在師生情感互動與交流中,把心理知識潛移默化地注入學生的腦海里。
(二)學校開設親情話吧
如果有專門的教室和電腦,可開設留守兒童親情話吧,每臺電腦中間用隔板隔開,給學生一個私密空間。如果沒有專門教室,學校也可以利用微機室為平臺,每臺電腦配備耳機和相關聊天軟件。作為學校的心理教師,我是利用心理咨詢室的三臺電腦開展的,當然這個親情話吧,必須有老師監督。比如提前預約登記,老師負責和家長定下時間,防止出現時間差,或者一些孩子利用這個機會上網玩其他的等情況。通過這種方式留守兒童可以和家長視頻聊天,直觀親切,一下子就拉近了空間距離。效果很好,親情話吧被孩子稱為“愛的港灣”。
總之,用現代班級管理的思想理念、目標和方法來開展班主任工作,這不僅是傳統班級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補充,也是班級管理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需要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桂梅.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班級管理的融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0).
[2]史正剛.兒童安全與教育[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9.
[3]申繼亮.兒童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