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洋
摘 要: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學生普遍感覺偏難。所以,相當一部分學生一到物理課堂,就顯得無精打采。這對課堂的效果影響很大,亟須改變。為此,我們要想方設法激活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充滿活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活力課堂; 激活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010-001
對于物理課而言,很多時候,我們的課堂顯得較為沉悶。這樣的狀態勢必影響到課堂效果。所以,激活課堂,應是我們一直的探索。
一、抓起始,調動狀態
決定課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學生的表現如何,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表現,或者說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主要是由他們的學習狀態決定的。所以說,讓學生呈現并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就顯得至關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讓學生呈現出我們所期待的學習狀態呢?筆者認為,課堂教學要達到這一點,抓住起始環節,就是關鍵的第一步。
教學《光的折射》這一課,筆者先對學生進行復習提問。五個問題,難度不大,但是環環相扣,學生很樂于回答。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回顧所學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作了一定的鋪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畏難情緒。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這還只是第一步。在這一時間點,學生的積極性如何,還只是一個未知數。緊接著,筆者又結合學生的生活常見場景,以圖片的形式(配之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呈現給學生。這樣的設計,就激發出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起始階段,就處于一種理想的學習狀態。
由此可見,對于物理這樣的學科來說,要想學生積極去接近、認識一些原理性的內容(這些內容本身多是枯燥乏味的),就需要我們采取相應的策略。特別是在預設環節,教師一定要多花費一些心思,多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握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學生感覺到其心理需要得到一定的照顧時,他們的內心是愉悅的。由此,在他們的內心自然的升騰起一種對知識、對學習的強烈的渴望。所以,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打消學生顧慮,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借活動,促進參與
我們知道,活力的課堂的打造,離不開學生充滿活力的表現。學生的課堂活力到底如何,一般來說,我們主要是通過觀察來作判斷的。尤其是,通過觀察他們在課堂開展的相關活動中的一舉一動所作出的判斷,可以說是最能夠說明問題的。現在,無論什么學科的課堂,教師大多數都非常注重開展一些活動。筆者認為,這大概都是基于這一層面進行考慮的。對于初中物理這門學科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進行單項式的教學,那么,學生就一定會處在很被動的狀態。顯然,這樣的課堂多是沉悶且低效的。
物理課開展一些活動,主要的目的還是想通過這個平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實踐表明,只要學生的主動性有了,那他們的課堂參與熱情,也就會自然而然地隨之提高。所以說,如何去搞好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需要我們真正去花費一番心力的。我們要想讓課堂活動發揮應有效能,最為重要的是要設計出高質量的活動。高質量的活動,需要考慮一些綜合因素。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真正靜下心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在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對教學效果有積極影響的課堂活動來。
“密度”這一節內容,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認識物質的又一屬性。而這一屬性,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所以說,這是課堂教學的難點所在。要突破本內容的這一教學難點,可以說,單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實現的。縱使教師講到再好、再到位,多數學生還是稀里糊涂的。所以,在具體教學時,筆者就設計了一個教學活動。活動由三個環節組成:第一環節是尋找數據,要求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第二環節是分析數據,要求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游戲活動來實現;第三環節是建立概念,主要是通過組內交流來實現。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相關活動中,親歷發現過程。這就增強了學生體驗,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三、做實驗,提升能力
物理知識,相對來說,多數比較復雜。對于學生來說,想要學好物理,難度確實很大。特別是碰到一些抽象的知識時,學生更是蒙蒙的。所以說,這對于教師來講,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我們也要知道,物理學科也有其優勢特點,這就是教材中有很多實驗課的安排。事實上,我們如果能夠認真開展好這一方面的教學,就能切實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因為,實驗的過程是充滿趣味的、充滿刺激的,多數學生對此眼睛里是充滿著好奇的。
對于實驗課教學,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做實驗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實驗課的一些常規性要求。之所以強調這一點,主要是考慮到現在的學生做事太馬虎、太隨意。這兩點,可以說是制約學生學習的兩大不利因素。所以,每做一次實驗,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樣,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驗素養。另外,我們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有所側重。就初中階段而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基礎性的要求;而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則是實驗教學的重心所在。
以上三個方面,是筆者打造活力課堂教學的一些嘗試性做法。文中所重點闡述的三個方面,就關系而言,是有一定的邏輯性的。事實上,無論怎樣的教學策略,都要以為學生服務為出發點和最終的依歸。做到了這一點,那課堂就一定會有活力。
參考文獻:
[1]莊良利.“如何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吉林教育》,2015年第4期第54頁
[2]夏新村.“新課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學策略”,《中小學教育》,2014年第7期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