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榮
摘 要:只有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策略進行探研。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策略;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7-0089-0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科學有效的閱讀能夠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確保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目標得以實現。但從當前的閱讀課堂教學實踐來看,部分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并未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影響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對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策略進行探討。
小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處于提升階段,自控能力差,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才能提升閱讀教學效果。而閱讀興趣的養成并非一蹴而就,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學生加以積極引導。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設置懸念,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教學《漁夫的故事》一文時,教師可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問題:漁夫救了魔鬼,為什么魔鬼還要殺掉漁夫?為什么魔鬼前三次希望有人救他,并且要感謝救命恩人,而在第四次救他,要殺了對方?設置懸念,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通過播放視頻、動畫片,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結合語文教材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選擇閱讀材料,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要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還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為其推薦適當的閱讀材料,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例如,在教學《獨坐敬亭山》一詩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內容,教師可介紹背景資料,這首詩寫于天寶十二年,距李白被迫于天寶三年離開長安已有近十年時間。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教師還可以適當補充李白的其他詩歌,以豐富閱讀材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可供閱讀的書籍和報刊多種多樣,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合理選擇閱讀材料外,還要引導學生選擇有效的閱讀方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對一些長篇書籍,可粗略地瀏覽,了解其主要內容,可通過內容提要、前言等,短時間內獲得具有價值的信息;而對一些篇幅較短、文質兼美的文章,則需要精讀,理解其構思立意,對文章的精華進行吸收和內化。
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一詩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精讀。此詩是七言絕句,是詩人李白在觀看廬山瀑布時表現出來的所思所想所感,詩人將氣勢飛動、雄偉綺麗的廬山瀑布描寫得活靈活現,氣勢恢宏。通過反復閱讀,學生可以較好地感悟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和意境,品味其中包含的意蘊,想象廬山的美好和壯觀。在反復閱讀中,學生會被詩人借景直抒胸臆、質樸真切的語言所感染。再如,在教學《日月潭》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日月潭不同時間段所表現出來的景象進行精讀,通過精讀,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好詞佳句,提高審美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語文教學改革中,多媒體已進入課堂教學,并獲得推廣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滿足了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了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熱情,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在多媒體影響下,對閱讀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更高。
例如,在教學《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以優化閱讀教學。課堂伊始,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讓學生在美麗的畫面和雄壯的國歌中進入新課的學習。學生面對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那激動人心的場面,會產生無比驕傲和無比自豪的情感,會產生一種想親自去看一看的向往,從而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之后,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在識字、學詞、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將閱讀引向感知、理解和體會的層面,增強學生語感。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自主性探究[J].甘肅教育,2018(20).
[2]鮑巍芳.自主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8(30).
[3]邵美花.學會閱讀方法感受文字魅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