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
摘? ?要:在工程認證的背景下,工程教育的質量得到了保障,為工程教育和工程師資格的國際互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工程專業的學生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工程專業教育中,模擬電子技術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科目,其能夠為自動化、信息類等專業學生的專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為了更進一步提升工程教育質量,使其符合工程認證的核心目標,文章主要就工程認證背景下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改革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研究。
關鍵詞:工程認證;模擬電子;課程改革
工程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幾年我國工科專業畢業的學生在不斷增加,總規模已經達到了世界首位。可見,工程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如此,工程教育可以培養出更多工業人才,有助于推動我國工業化進程,進而搭建一個種類全、獨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為了充分發揮工程教育的作用并且實現工程教育的目標,要對工程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創新,積極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是一門基礎且專業的課程,對該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有助于工程專業學生技術水平的提升,進而培養現代化的信息類人才。
1? ? 工程認證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在工程認證的背景下,工程教育的內容、方式、目標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其對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該課程教學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科技技術等專業的學生擅長軟件操作,缺少硬件操作技能。從職能專業的角度來看,硬件課程占據的份額較大,如電子技術、控制原理等課程。模擬電子技術也是其中之一,其教學內容還會涉及一定的半導體理論知識、電路知識,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其次,隨著技術、背景等條件的轉變,學生學習工程專業的動機、方式也隨之轉變[1]。學生是接觸網絡最多的群體,其通過網絡接收碎片化信息,并形成實時采集信息的習慣,導致學生逐漸缺少專注性。在這種情況下,繼續采用原有的教學方法,會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甚至產生抵觸。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迫于壓力被動學習,并形成了一種被動的慣性,雖然向往新的教學方式,但適應速度較慢。最后,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傳統教學方法奠定了教育基礎,教師教學缺少針對性,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教師只是知識的傳遞者,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且會阻礙新型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2? ? 工程認證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創新措施
課程改革以構建主義和人文主義為基本支撐理論,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信息資源、模擬電子課程等技術和方法,將這些技術和方法與工程教育相結合,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將學習成果輸出作為教學導向,豐富教學資源內容并且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索工程知識,改善學生的實踐與操作能力,具體應用措施如下。
2.1? 修訂教學大綱
在工程認證的背景下,各大院校都開始進行教學培養方案的修訂。以教案修訂為基礎,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完善和修改,重新確立專業畢業要求,確保專業學生符合社會對工程人才的要求。根據畢業要求,分解教學課程,掌握畢業要求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之間的關系,明確教學的側重點。例如,專業畢業要求學生掌握工程知識、設計開發能力、現代工具使用技能、職業素養、團隊配合能力等[2]。針對這些要求,(1)明確課程教學要求,即在開發設計方面,學生要具備根據電路模型設計現代模擬電子線路的能力,同時利用二三級管、運算放大器來解決各類工程電路問題;在現代工具方面,需要掌握Pspice環境和工具,正確選擇應用內軟件,確保模擬電子電路的有效開發。(2)在職業素養方面,學生要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能夠嚴格遵守編碼規范,將掌握的知識技術應用在正確的方向、行業之中。(3)在團隊配合方面,學生要具有協作精神,配合團隊完成項目開發,并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能夠詳細闡述自己的設計方案。(4)除此之外,還有項目管理、終身學習、掌握現代電路設計特點等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和內容安排時要圍繞這些要求展開。
2.2? 教學科研融合
為了提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要鼓勵在校教師在反哺教學的同時,積極進行科研工作。將科研內容與實踐教學進行轉化,實現二者的相互推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學校可以設置相應的學術周,在學術周集中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崗位需求。例如,在學術周開展收音機套件組裝調試操作實驗,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機的組成形式、工作原理、設計方法等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電子產品的生產裝配過程,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或生活之中。
2.3? 豐富教學方法
從概念上來看,模擬電子技術術語電類課程,如果學生對電路原理缺少了解,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和阻礙。不僅如此,受到高數課程安排的影響,傅里葉變換等知識無法在需求時間內進行教學,往往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開始一段時間之后才進行此類知識的教學,造成學生學習難度增加。所以,要對各項教學科目進行合理的融合和串聯,簡化教學內容的同時,可以設置適當分量的課外學時,利用課外學時為學生奠定一定的學習基礎[3]。例如,在課外教學中講解簡明電路原理,使學生掌握基爾霍夫定律等電路分析方法,同時講授傅里葉相關的理論和知識。開展線上、線下相互配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利用慕課、微課等方式進行輔助教學,合理利用網絡平臺和資源,使教學方法更加豐富多樣,進而改善教學效率和質量。此外,還要采取有效的教學考核方式,充分發揮教學考核的作用。將試卷考核、出勤考核、課堂討論、網絡平臺活躍度、答疑區發帖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提升考核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4? 培養實踐能力
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愈發受到重視,且工程專業更是一項重視實踐應用的專業科目。所以,為了滿足現代教育要求,培養更多實踐人才,學校要提升導師教學質量,采用本科生導師制度,為學生安排專門的指導導師,負責學生學習、專業、創業等方面的指導和教育,一對一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項問題。在“模擬電子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向自己的學業導師尋求幫助,及時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項問題。每名教師安排5~6名指導學生,建設“迷你班級”,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幫助學生進行課上、課后的實驗操作,并引導學生養成主動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現代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進而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 工程認證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創新實踐
以某高等院校為例,該學校以上述改革意見為基礎,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進行改革,參與改革的學生有3屆,分別是2016級、2017級和2018級職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參與學生的總數超過160人。該專業的認可教師有11名,由這11名教師擔任學生的學業導師。經過教學改革,2016級專業學生在期末測試中,不及格的人數為10,61~70分的人數為16名,71~80分的學生有13名,81~90分的學生有10名,91~100分的學生有3名;2017級學生總數為69名,各分數段的學生分是6/21/20/17/5;2018級學生總數為38名,各分數段的學生人數分別是0/7/16/9/6。由于每一屆學生能力水平不同,影響最終成績的因素較多,所以只能從宏觀角度來看。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改革后學生的總體成績呈上升趨勢,說明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應用效果。
4? ? 結語
綜上所述,在工程認證的背景下,要提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就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針對該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要求,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革新轉變,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操作能力,進而為現代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工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貞凱,王敏,陸南,等.工程認證背景下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19(1):133-135.
[2]李暉,潘凡.面向工程教育認證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31):142-143,183.
[3]李淑明,李曉冬,姜玉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方式改革[J].科技視界,2017(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