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讓初中語文教學悄然發生著變化,課本劇在教學中也就有了立足之地,這種教學形式借鑒了話劇的表現形式,將其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創新思維,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課本劇;初中語文教學;新課改;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07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63
初中生社會實踐能力匱乏,缺少表現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部分學校單純依靠教師生搬硬套講授,而學生被動地聽,教學現狀讓人堪憂,所以必須打破現狀向素質教育轉變,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從口語表達能力、表現力等方面得到提升,而課本劇能夠達到這一目的,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初中生對于表演都有著強烈的欲望,但是課本劇存在一定難度,部分學生望而卻步,所以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找到編演的難點,各個擊破,提高學生的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影視、小品、戲劇等,借鑒和模仿其中的演繹方式,再根據自己的思想進行再創造。比如,在《駱駝祥子》編演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這部電影,輔助理解課文內容,并對經典橋段和精彩演繹進行記錄,以便為編演打好基礎。
課本劇要選擇合理的文章進行編演,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篩選,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也可以由師生共同商議,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其中。在文章選擇上,要求故事情節性強、人物個性鮮明、語言具體,這樣才能降低編演的難度,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1]。
由于課本劇的核心是課文,所以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戲劇常識,這就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文研讀。首先,根據課文內容深入分析每個人物的形象;其次,多次閱讀課文,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掌握文章中環境、時代背景、文章主旨、人物感情等。文章的主旨通常都是依靠人物來塑造的,而且社會背景又與人物性格特點相契合,所以要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以便掌握文章內涵[2]。
比如《孔乙己》這篇文章,在封建社會的大背景和貧苦知識分子的小背景渲染下,突顯孔乙己的人物特點以及文章主題,文章中對出入酒店的人物通過衣著和喝酒方式進行區分,“短衣幫”站在柜臺外“熱熱的喝”,“穿長衫的”“慢慢的坐喝”,這樣細節的刻畫,披露了封建社會的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等狀況,為之后故事情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這樣的研讀,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前準備好課本劇編演,還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本劇的改編中存在一些問題,在舞臺說明上依靠課文語句表述,不僅枯燥而且冗長。學生還會直接照搬課文中的對話,導致課本劇表演生硬、沒有靈魂。其中在課本劇的改編中,只要不偏離主題,可以依靠人物性格,再隨著情節發展,對表演的臺詞進行修改或是增減,讓表演更有創新性,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改編好以后需要準備相應的道具,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盡量簡化舞臺布景和布置,以降低表演難度。另外,課本劇的表演核心重點是人物性格的把握,在對話中通過調整語調、語速、節奏等,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以便推進故事發展。此外,還可以采取分組表演或是小組競演的方式,以便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本劇中,提升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
評價是課本劇的最終環節,首先,評價文本:評估學生在課本劇編演中是否更加深入地掌握課文內容,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認真思考,通過課本劇提升語文水平和思維層次。其次,評價編演,在這個過程中有著多元化的主體,可以進行學生之間的評價和討論,總結表演過程中的創新點和成功點,以及其中的不足、個人建議等。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出有待改進的地方,讓學生在未來的表演和學習中不斷提升[3]。比如,學生進行《孔乙己》的課本劇表演后,教師提出問題:“孔乙己這個人怎么樣?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人嗎?”這樣就將課文與生活相結合,引發學生深思,讓知識得到升華。
課本劇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屬于應用性較強的輔助工具,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同時,在編演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語文學習上升一個層次。另外,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現美、體驗美、鑒賞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吳麗君.淺談課本劇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影響[J].課外語文,2016(24):8.
[2]曹珊.淺談課本劇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30):12.
[3]鄒碧艷.關于語文教學藝術化的再實踐和再思考——以《雷雨》課本劇活動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 2017(11):29.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夏曉磊(1982.10— ),女,漢族,山東沂南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