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要:隨著市場環境以及市場經濟模式的變革,對我國事業單位的運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管理作為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之一,其優化對加強事業單位的管理,提高事業單位的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本文以分析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必要性為基礎,探究了市場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現存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希望為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市場經濟;事業單位;經濟管理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147-01
一、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從而為我國事業單位的可持續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2019年伊始,我國事業單位開始實施新會計制度,新的會計制度一方面繼承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諸多有益經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基本方向。
隨著近些年來的市場經濟改革的進行,事業單位也從中發現了自身經濟管理變革的重要契機。事業單位作為為社會提供服務項目的非盈利性組織,其運作過程和企業有著極大的區別,因此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模式也具有其獨特性。
首先,事業單位使用經濟管理手段的目的和企業有極大的區別。企業的經濟管理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但是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并不是為了自身的發展,而是為了創造更大的社會性的公益價值。
其次,事業單位由于其服務的特質,主要是通過各項社會服務而為維持社會穩定作出貢獻。在計劃經濟時期,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自于國家的財政撥款,一方面呈現出其對國家的依附性較強的特性,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也逐漸凸顯出其不合理性。因此,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之下,無疑為事業單位的經費增加了新的來源渠道的可能。在這種新時代新背景之下,事業單位需要對其經濟進行進一步管理,不但有助于進一步拓展其資金來源,還能夠有效地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
二、市場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現存的問題
新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事業單位更好地適應現有的市場經濟背景,幫助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企業化轉型。比如說對長期資產項目的細化,對不同用途的長期固定資產進行細分,針對于辦公設備、房屋建筑等歸為固定資產,針對事業單位的公共基礎設施,設置公共基礎設施科目等。
但是在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中,由于新會計制度施行的時間較短,很多制度亮點尚未得到有效落實,導致我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老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不嚴謹
事業單位內部的制度表明其固定資產管理主要是有實物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但是針對固定資產財務方面的問題則需要財務部門發揮作用。但是,在固定資產的實際管理工作中,存在職責不明確的問題導致固定資產的賬面和實際情況不相符的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效率。
(二)經濟管理體系不健全
雖然國家政府對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但是在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卻存在諸多問題,其中經濟管理體系的不健全較為嚴重。究其主要原因,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關于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導致。由于沒有相關法律對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進行相應的約束,導致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體系沒有一個具體的優化方向,從而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穩定持續發展。
(三)資金利用結構不合理
有相關的調查表明,我國事業單位在資金利用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大量浪費的問題。比如在事業單位中,對于大額支出依然采取現金支付的形式。從我國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使用情況來看,雖然市場背景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方式依然采用傳統的模式,這就從根本上影響了事業單位自主經營的目標難以實現。
三、市場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僅關系到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還在固定資產管理與經濟管理效率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能夠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高效進行提供保障。在事業單位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時,需要對各個崗位進行明確的分工,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固定資產配置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固定資產的管理還需要設立專門的考核制度。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需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一旦人員出現調離現象,需要及時辦理固定資產移交的手續。另外,當由于個人原因而導致固定資產出現問題時,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相應地懲處措施。
(二)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不僅僅是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順利開展的基本工作,還是對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管理工作進行規范和限制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對于政府部門來說,需要不斷完善經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事業單位的相關情況制定適合于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條例。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需要對有突出貢獻的工作人員及時予以獎勵,從而充分地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強化預算管理策略
對于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來說,預算管理策略的制定也是工作的關鍵內容之一。通過控制預算編制環節,不僅能夠確保預算工作的落實,還能為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的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由于預算管理工作的復雜性,事業單位需要進行預算管理監督體系的制定,從而確保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預算管理策略的制定過程中,不僅需要財務人員的參與,相關審計人員以及監督人員也要參與其中。同時,為了發揮各大人群的監督作用,事業單位還需要定期發布預算編制以及執行情況。
(四)強化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其中具體的途徑就是實行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從當前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水平來看,部分事業單位已經實現了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但是在實際的信息化運用過程中卻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除此之外,事業單位的計算機設備問題也是制約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需要不斷加強硬件設施的基礎建設,為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