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
摘要:隨著時代變遷,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對于成本的管理是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生存發展的關鍵,傳統成本管理辦法日益乏力的狀況下,對新成本管理辦法的需求變得尤為迫切。本文將先對價值鏈理論進行介紹,隨后通過對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辦法進行闡述,說明其在當代企業成本管理中的特點及優勢,最后對價值鏈成本管理辦法在企業中的實施運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競爭優勢;價值鏈;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142-02
一、價值鏈理論
“價值鏈”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教授MichaelE.Porter在1985年其所著的《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到。其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奔磧r值鏈是由各不相同的、但又相互聯系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構成的、價值創造動態的過程。價值鏈分為內部價值鏈和外部價值鏈,外部價值鏈主要是指企業和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顧客、以及競爭者之間的聯系,而內部的價值鏈主要是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各項活動。在當代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注重的更多是內部價值鏈。
企業的價值活動根據其基本性質的不同又可分為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A活動包括: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營銷和銷售、服務。輔助活動包括:企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采購。
二、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
1.價值鏈成本管理概述
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有兩個方面:首先企業所進行的成本管理要對自身價值鏈的構建和改善有所幫助。要關注整個產業價值鏈上相關的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關系,既要考慮核心企業自身的利益,還要考慮到價值鏈上的關聯企業,如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企業利益;二是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要與產業價值鏈上相關企業多進行交流合作,可以建立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合作機制。所以,企業要針對價值鏈相關企業的價值信息以及影響整個價值聯盟的價值活動進行收集并加以合理的分析運用。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定是要將整個價值聯盟作為進行成本管理空間范疇拓展的目標,而是可以對價值鏈理論下的成本管理模式設立明確的目標、內容以及實施的具體規則來體現其內涵。
對企業來說,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系統可以理解成一個多方位的管控體系以及信息系統。因為其從戰略角度、時間角度、空間角度多方位來呈現。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范疇擴展到要從整個價值鏈聯盟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的成本行為,而不僅僅局限于核心企業自身的內部價值鏈,也就是說還要考量上游供應商的價值鏈、下游經銷商的價值鏈以及兩者與企業內部價值鏈之間的關聯。例如,供應商或經銷商和客戶的利益受到與某個特定供應商所相關的核心企業的成本、核心企業的某種價值活動極大的影響,由此就產生了價值鏈聯盟合作伙伴間的關系影響等。由此可見,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通過對從產品的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的生產到銷售以及售后服務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優化以達成整條價值鏈成本最小化、價值最大化的目標,進而提升企業長期核心競爭力。
2.價值鏈成本管理的特點
(1)外延性
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不僅僅局限于企業自身的成本變化,同時也要關注企業外部價值鏈及競爭環境的變化,即企業成本管理的空間范疇要以核心企業的內部價值鏈為中心向外部價值鏈延伸,關注企業的上游供應商、下游的經銷商和客戶之間的關系,分析其價值活動及成本行為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同時收集競爭企業及其所在價值鏈聯盟的采取的成本策略,分析雙方之間的差異,這樣企業及整個價值鏈聯盟就能根據這些信息決定采取怎樣的成本戰略。
(2)長期性
長期性是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的戰略導向性的另一個重要的特點,在價值鏈理論下的戰略目標不是以近期的市場為目標,而往往是為了長期的市場目標而構建的,所以設立的戰略是為了整個價值鏈聯盟共同的利益來統籌協作。在長期的時間維度上,還可以結合其他的管理會計工具,如產品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針對處于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不同時期的不同產品的不同成本特征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從而實現成本的動態管理。
(3)信息的全面性
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是一個全面的信息系統,其為企業的價值鏈的構建以及優化提供了全面的成本信息。整個價值鏈理論下的成本管理是基于企業所處的內部組織架構和外部競爭環境而進行分析的,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在對企業內部日常生產成本進行分析管理的同時,還能獲取如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等一些非財務信息,以及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以及客戶等多種與企業相關的成本信息。價值鏈理論下的成本管理通過收集并分析這些全面的、多樣化的信息為企業制定適當的成本管理策略以及價值鏈流程的優化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3.價值鏈成本管理的優勢
(1)突破目標單一的局限性,更加貼合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企業仍然是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成本管理,主要還是是以生產環節上的成本及費用的降低為主,重點在于那些原材料成本、人工費用、制造費用等要素的成本控制,確實通過降低這些生產成本的耗費會促使利潤增加,但是這樣的成本管理,目標過于的單一,局限性較強,不利于企業應對市場的變化。而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可以通過將企業總的戰略目標進行分解細化,形成分層次、分環節、系統化的管理,使得整個價值鏈成本管理流程的構建能更能切合企業整體的戰略目標,讓企業整體的成本管理策略的實施更有效率。這樣的管理流程能更有助于企業著眼于日后的發展與戰略規劃,保持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2)擴展成本管理核算的范疇
傳統的成本管理流程的核算空間范疇往往僅限于企業自身的成本變動,即只對內部價值鏈進行部分的優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整條產業價值鏈上的企業關聯性越來越高,外部的價值鏈也應該成為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將對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顧客以及競爭對手的成本行為和價值活動進行分析,在追求減少內部成本費用消耗的同時也統籌兼顧到外部市場環境以及整個產業鏈的變化,以確保能制定出能最大幅度提高企業產品績效的成本管理方案。在成本核算的時間范疇來看,價值鏈下的成本管理同時將產品投產前的研發成本納入考量,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
(3)以顧客需求為導向
價值鏈成本管理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原則是價值鏈的內涵所決定的。價值鏈上哪些環節能為企業增值,增值的效益如何都是取決于最終顧客的需求是否能被滿足,顧客的需求拉動整個價值鏈成本管理流程的構建、運行以及發展。下游的顧客的需求決定了其上游的生產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的方向,進而生產企業產生的需求同樣會拉動上游供應商,最終顧客的需求逐級地拉動了整個產業價值鏈的運行方向。企業以顧客的需求為核心的價值鏈管理模式同時可以結合作業成本管理等方法,根據不同作業不同的成本動因進行分類分析,識別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并對增值作業的成本進行最大限度的優化,而盡量削減非增值作業的數量,以達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標,進而提升顧客價值。
三、價值鏈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實施建議
1.分析企業內部結構和所處的外部環境
在設立基于價值鏈成本管理目標之前,首先要對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運營模式以及總體的戰略目標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只有基于公司實際的內部信息才能構建行之有效的內部價值鏈。其次,分析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找到企業在整條產業鏈中的戰略定位,收集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顧客以及競爭對手的相關成本信息,對企業所處的外部價值鏈也有宏觀的認知。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整合,可以統籌兼顧到內外部價值鏈,同時對后續基于價值鏈成本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2.基于內部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改進
對內部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的優化可以結合作業成本管理。內部價值鏈可以看作是由一連串各不相同又彼此相關的增值作業組成。在對內部價值鏈進行重組優化的時候,首先以作業成本為基礎,分層次、分類別地分析各個作業的成本動因,識別出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對增值作業的消耗的成本進行合理的壓縮,同時削減非增值作業甚至低增值作業,以減少不必要的成本耗費,實現內部作業成本效益最大化。通過作業成本管理的長期循環運作,對企業所有的作業成本進行跟蹤與報告,實現成本的動態管理,以此來保持企業長期的競爭力。
3.基于外部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改進
首先,針對前期的收集的外部價值鏈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符合企業戰略規劃的上游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關系,從而降低前期的采購成本;其次,應與下與游的經銷商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保證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最后,在運輸方面與信用良好的公司簽訂長期有效的運輸合同,以此來加強物成本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通過對以上外部價值鏈改進,進一步穩固企業在整條產業鏈中的地位。
(4)成本管理與戰略目標相適配
企業的戰略目標是企業采取各種行動的指南,戰略目標不同,采取的成本管理策略自然也會不盡相同。例如,低成本戰略要求企業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的同時最大幅度地壓縮成本,以較低的價格作為企業競爭的優勢;而差異化的市場戰略則要求企業對產品不斷做出創新,來滿足市場對多元化產品的需求,通過差異化的產品來擴大企業特有的競爭力,而成本的壓縮便不是首要的目標。因此,不同的戰略目標適配以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才會對企業有正確的引導作用。
四、結語
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傳統成本管理的缺陷日益凸顯,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間日趨激烈的競爭的環境變化。而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是一種全面性與前瞻性的管理,將成本管理的范疇向內外部價值鏈全方位延伸,實現了分層次、分環節地對成本進行動態管理,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提升了成本的利用效率,保持企業長期核心競爭的同時也為企業實現整體的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我國企業管理人員應學習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策略,并有效運用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