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娟
摘 要:農村教育資源處于落后的狀況,農村小學是教育鏈中極其薄弱的環節,小學是關乎孩子一生的重要階段,對其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農村教育資源匱乏的現狀需要盡快改善,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亟需提升。
關鍵詞:農村教育;教師隊伍;小學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持續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村教育資源處于落后的狀況,農村小學是教育鏈中極其薄弱的環節,小學是關乎孩子一生的重要階段,對其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農村教育資源匱乏的現狀需要盡快改善,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亟需提升。現對臨沂市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師資狀況以及建設發展展開論述。
(一)臨沂市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的現狀
①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低齡化和老齡化嚴重
在農村教師隊伍中,教師老齡化和年輕化的情況普遍存在,中等年齡教師階層大多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這一層次自身的過硬的水平也是更高級的教育機構所看重的,所以會出現人才向城鎮學校,事業單位等流動的現象。人才流動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但是這對農村教育來說是不公平的,農村教育師資力量受到極大削弱,處于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相對于青年教師,年齡較大的教師教學經驗充足,但是總體來說受到一定的時代局限。他們一般為學校周邊村莊的居民,很少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部分甚至沒有教師資格證。青年教師這一層次一般受過系統的教育理論教育,具備豐富的教學理論,具有新時代的教育特質,而且在其思想中更能體現出發展,創新的思維。這是未來教育培養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但是卻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未來這種相對尷尬的狀態將會持續一定的時間!
②優質教師資源大量流失
教師單向流入城鎮。農村教師隊伍“向城性”單向流動;農村教師隊伍流動呈現結構性特征,骨干教師、中青年和中級教師為流動主體;農村教師隊伍流入流出不平衡;中青年教師流動意愿增強。【1】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學校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對優質師資來說很有吸引力,對于青年教師,或者說是剛考入教師編制的農村青年教師,這一類人更多考慮的是城鎮學校,或者是其他事業單位,真正的意志投身農村教育事業的少之又少,大量農村青年教師僅僅將這個崗位看作是一個暫時的“過渡崗位”,成了寄居于鄉村文化城堡中的“考試專業戶”,只要能進城,各種考試他們都會去爭相參加。【2】臨沂市教育部門有出臺的相關政策,考入教師編制的教師須在農村工作一定年限才有資格申請調動,這一政策有利于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但一定條件下不利于農村地區教育的持續發展。
(二)臨沂市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的發展建設及措施
①改善農村教學環境,提高教師崗位待遇,增加崗位拉力
臨沂市農村學校硬件設施比較落后,教學配套措施相比城鎮學校不夠完善。政府財政資金偏向城市投入,農村投入不足。農村教育沒有受到足夠重視,這是農村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根本原因。改善農村教育教學環境需要政府、社會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首先要加大農村教育基礎投入力度,改善學校硬件設施,改善教師工作環境。其次要提高教師的相關待遇,給予相應的地區補貼。另外還要改善教師自身發展的環境,給農村教師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最后政府應對農村教師隊伍住房,交通等生活問題加以關注,給出合理的解決措施。臨沂市地區農村教育基礎較為薄弱,在相同職稱能力下,農村崗位的待遇實質上要遠低于城鎮,且農村教師所能接觸到的學習資源匱乏,學習發展空間較小,遠滿足不了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另外,農村地區總的基礎設施要落后于城鎮,對教師的生活制約比較多,尤其是青年教師的住房和婚姻問題更為突出。近年來針對這些問題,臨沂市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了部分政策法規,致力于改善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在教師職稱評級方面,增加農村地區的分配名額,給予其更有利的發展空間。調整提高鄉村中小學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從2015年起,鄉村學校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可在規定比例上限基礎上上浮1-2個百分點。【3】此外,對農村教師政府還給予一定的交通、生活等方面的補貼。
②省市政府出臺政策,助力農村師資隊伍良性發展
解決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化問題需要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待遇,給教師提供有利的發展空間,使農村教師來得了、留得住。教師問題是農村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在農村教師數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激勵教師到農村任教,或者以協議的方式確保農村教育的需求,另外也要注意農村教師自身職業素質的發展問題。山東省政府出臺的公費師范生政策和鼓勵名師名校長到鄉村學校任教這兩項政策對于解決農村師資隊伍數量質量問題是很有利的舉措。啟動免費師范生全科教師培養計劃。按照國家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的政策,選擇部分省屬師范類本科高校招收免費師范生,面向鄉村學校培養本科層次“一專多能”的全科教師,學生畢業取得教師資格并經用人學校考察合格后,直接安排到鄉村學校任教【4】。免費師范生政策可以有效解決農村教師數量不足的窘境,且政府與高校合作培養的師范生受過系統的師范專業的教育,對于農村教育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熱情.其次,名教師名校長可以幫助新教師快速渡過適應期,提高新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政策正在逐步落實,師資隊伍窘境得到改善,農村教育也在不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婷婷《城鎮化進程中樂平市農村教師隊伍變化的調查與思考》[D]江西師范大學2015(1)
[2]《政策誤區讓農村教師崗位成過渡》李濤 [N]《 中國青年報》2015 9 21
[3]山東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 [R]魯政辦發〔2015〕60號
[4]山東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 [R]魯政辦發〔2015〕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