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靜
摘 要:多年未變的技術院校教育方式已經難以跟上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變化,縱觀市場競爭機制的激烈競爭,技術院校目前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反思。由此,我們努力在技術院校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改革上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本文為筆者對技術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關鍵詞:技術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實踐
作為一名教師,總是為我們技術院校的學生不好好學習,文化基礎不好,對手機游戲過分的感興趣而不斷抱怨。然而多年未變的技術院校教育方式已經難以跟上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變化,縱觀市場競爭機制的激烈競爭,技術院校目前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反思。由此,我們努力在技術院校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改革上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將平面設計課程融合成為多個實踐項目的新想法和做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把教學中的實踐練習運用到實際工作任務中來,我們探索靈活開展技術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新方向。以下為筆者對技術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一、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
1、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校平面設計專業軟件操作課程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3DSMAX、AUTOCAD等,以前我們采用的都是類似《PhotoShop平面設計教程》類的單科教程,每節課的任務就是圍繞這一門軟件的某些工具命令進行案例教學,一個案例做完后學生根本不知道這個工具命令將來在工作實踐中哪個地方會常用,做好的案例也不知往哪兒用,時間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打消了,對于這個工具命令的用法也會因為印象不深刻,記憶不牢固而忘掉。也就是說學只是為了學,而不是為了用。
2、實踐教學強度不夠
平面設計專業中的每門課程都有它的特色,比如PhotoShop在圖像處理方面有很強功能,這是其他軟件所不能及的,在繪制平面矢量圖時CorelDRAW和IlluStrator無疑又是最方便的、Indesign在報刊雜志排版方面又簡單又快捷,3DSMAX在做三維立體構圖時功能又是無可比擬的、AUTOCAD在制圖方面又是強手。平時我們每個老師只熟悉其中一門課進行教學,遇到一個實際任務,往往僅憑一個軟件很難快速完成,學生在綜合分析和設計能力方面缺乏鍛煉,很難適應工作中的綜合設計要求。經過企業專家的訪談和論證,企業想要的畢業生不是只會某個軟件的操作員,而是有較強的學習和分析能力,應變和創造能力的設計師,這就是說我們以前的平面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遠遠不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和需求,我們必須對教學內容大膽改革,使我們的教學任務變成企業的工作任務,教學內容就是企業的業務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做,再做中學,學中做,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多個學科橫切,重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綜合設計能力
1、規劃實踐教學項目
經過本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師到企業的多次實踐,和企業專家多次交流溝通后,我們專業的老師有一個共同認識,我們的實踐教學內容就應該是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制作流程,從接到客戶的一個要求開始,到分析、決策,設計多種方案,確定方案后,打印印刷、裁切出成品、客戶提貨等,整個工作流程都應該是學生必備的能力素質。那么我們的課程內容如何體現呢?教材又該怎么編寫呢?我初步認為我們不按軟件來分課程,按企業典型工作任務來分課程,至少分四門課程《數碼圖像后期處理》、《網站美工》、《印刷前期排版設計》、《平面廣告設計》。
2、學科融會貫通,突出知識和技能
針對不同的任務用到什么軟件,教什么軟件,比如每幅作品中都有數碼照片的調色和圖像再加工,那就講PhotoShop的調色技巧,書籍裝幀項目中書內頁排版就講Indesign,封皮就用CorelDRAW或IlluStrator軟件,這兩本書我們主要提取了九個典型工作任務:彩頁印刷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報紙排版設計、異形不干膠印刷設計、包裝設計、平面廣告設計、板面設計、字體設計、卡片設計。這樣,我們把教材就變成了企業中常用的工作任務,我們的一個項目任務涉及到多個軟件的操作技巧,用到哪科就講哪科,教會學生把所有學科融會貫通起來,靈活把握知識點和技能點。而且每一個項目涉及到不同的輸出工具和制作流程,學生每學完一個項目就能實實在在地掌握這個項目從始至終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到企業中就能很會適應工作環境。
3、改革原有的專業教學模式
課程內容改革后影響到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前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早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學生。我們以前把教軟件操作當作教學重點是個誤區,我們應該利用最多5%的時間教會學生學習軟件里的命令和工具有哪些?怎么用?把95%的時間用在讓學生去根據客戶要求調研,分析、決策,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把一個個滿意的作品交上來。至于調研可以直接去市場調研,也可以到網絡上調研,也可以同學們互換角色模擬調研,必須讓學生到實踐中尋求他想要的答案,在調研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與人溝通能力,對新任務的分析決策能力,在設計過程中如果遇到技術上的問題,便是老師指導加引導的時候,可以對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啟發和輔導,從而讓學生在解決自己問題的同時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靈活運用能力,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改革促進教師的成長
這對我們教師的素質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掌握一門設計軟件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提高,從一門軟件的精通到多門軟件的精通,從參與企業實踐,到能獨當一面進行創造性的設計,都需要教師靜靜地潛下身來,謙虛認真地向企業專家學習,和學生共同學習,這樣才能把控課堂上的每一個節奏,才能做好學生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才能把每個技能點落實到實處。
總之,技術院校中的平面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才剛開始,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我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學生一起去創造新知識,新技能,做好學生的幫助者,指導者。
參考文獻:
[1]劉洪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院校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的研究.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5
[2]熊燕.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中職平面設計教學探索.現代理論,2016
[3]韓鋼.項目教學法在平面設計專業課中的實踐.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
[4]李雙.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方案探索.藝海,2017
[5]孫海濤.平面設計教學的現狀和改革對策.現代裝飾,2015
[6]陳嘉.中職設計專業中項目教學實施探索.安順學院學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