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杏
摘要:英語在我國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升高,已經成為主要科目中的一門,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英語的教學從詞匯量、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等方面展開,其中閱讀占有一定比重。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在不斷地教學發展中,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列舉一些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與建議
現代初中生的學習主要是為了打好基礎。英語閱讀可以很好的體現學生平時學習英語的綜合水準,閱讀考察學生詞匯量、語法結構、長難句、語感等各個方面。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能夠學習不同文章中的新詞匯或鞏固學過的單詞,并可以熟練運用詞匯,隨著閱讀中詞匯量積少成多,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遇到的生詞會逐漸減少,增加閱讀自信。閱讀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習到各地風土人情或者各種領域知識,同時學生可以深刻體會到英語與中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性。閱讀英語文章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也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愛好,通過課下自主學習吸收知識,有利于學生在英語閱讀課上的學習。
1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1.1 學生厭學的心理
在我國,學生從小學過度到初中時壓力驟增,課本內容比起小學復雜得多。在英語教學上,開始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詞匯、語法、聽力、寫作等,而在所有英語學習板塊中,閱讀占有很大比例,同樣也是學生認為最難的部分,其次是聽力和寫作,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三大難點。小學英語較為輕松,學生應付起來難度不大,當接觸到更大更難的初中課本后,知識深度不夠,容易跟不上課堂教學速度,許多學生在第一次考試之后對英語喪失了信心和興趣。新知識的基礎鞏固和掌握運用對學生來說有困難,課堂上吸收的知識不足以解決課下練習,學生逐漸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壓力,特別是在英語閱讀上的力不從心,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煩心理,認為課堂枯燥乏味等,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將會不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阻礙自身英語閱讀學習發展。
1.2教學方式不靈活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學科,教學方式在我國沒有牢固統一的模板,不是從古至今沿用的方法。在英語閱讀學習上,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采用靈活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按照教程傳授學生知識時,不能像語文課上一樣逐字逐句的
讀,雖然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把握課本的教學內容,但是缺失了自主探索和思考的過程,還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英語閱讀中存在許多知識點和語法結構以及重難點詞匯,許多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喜歡將語法結構都剖析出來,進行板書,讓學生自己跟著做筆記,抄下滿滿一黑板。英語學習中最難的就是很多分散的知識體系和各種各樣的語法結構框架,如果只是一味闡述,學生的負擔會越來越重,并且產生思維誤區。
2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建議
2.1 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師生關系最好的體現是在課堂上的合作關系,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認真聽講,就是最大的配合。但僅此不夠,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構建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大篇幅的英文詞匯學生看了就頭疼,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利用不同顏色記號筆,先分析文章結構:中心主題、要點、生詞等并進行標注,不同的色彩能夠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留下一定印象。通過預習文章,劃分段落結構,學生更能直觀的進行閱讀。在學習一篇閱讀短文之前,教師可以“拋磚引玉”式的提出與文章內容相符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回答欲望,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思考。比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過程中,有一篇日記閱讀“A Weekend to Remenber.”學生在學習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問幾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周末活動安排,再代入到課本中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2.2 靈活設計教學方案
英語學習能力需要長期培養,學生的英文水平也是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歸納才能逐漸提高。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認真考慮學生所需和課堂所需,高效的教學方案不僅能穩步提升學生的成績,也能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初中課本的大篇幅文章閱讀不多,每一單元由圖文對話展開,加以短文學習和適量課本練習題。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看課本開始,在閱讀之前可以讓學生扮演角色進行課本上的對話訓練,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狀態,通過認真閱讀課本內容,達到自主閱讀學習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4 Why you dont talk with your parents?》中的Role-play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扮演角色進行對話,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還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人物情感,使其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2.3 提高學生閱讀素質
英語不管在哪方面的模塊學習,最基本的是單詞。語言是由單詞組成的,學生應該在初中學習階段開始注重詞匯量的積累,只有認識的單詞多了,在進行閱讀時才能減少阻礙。教師在學生閱讀教學方面上,應該注意學生閱讀質量的問題。每個學生英語水平不一,直接反映出閱讀質量的高低。在課堂上,教師統一教學,應教授給學生通用的閱讀技巧和方法,課下根據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同,制定適量的課外閱讀計劃。教師還可以在班上成立閱讀小組,每周開展一次讀書會,讓學生分享閱讀文章的經驗,可以是課本,也可以是課外書籍。比如學生可以介紹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10中最后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的結構、中心要點,以及自己的閱讀技巧等。鼓勵學生參與閱讀,既可以加強自身英語文學素質,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其優秀的閱讀習慣。
3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育已經占據非常重要的教育地位,學好一門國際語言是當今學生必需的。英語閱讀作為英語教學中最常見也是最難以攻克的教學難關,教師應當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靈活設計課堂各個教學環節,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丹.英語閱讀技巧與閱讀能力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9(02).
[2] 陳龍.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8(22).
(作者單位:廣西桂平市油麻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