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英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發展模式依然需要進行不斷完善,基于此,有必要對當前勞動力就業問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進行必要的研究和探討,通過對勞動力就業影響因素的闡述,探討如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
關鍵詞:新時代;勞動力就業;經濟發展;聯系;影響;措施
經濟發展一直以來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嚴峻的勞動力就業問題,這種矛盾情況的發生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保障勞動力就業,經濟穩步提升,才能夠使新時期背景下社會發展更加和諧,經濟發展更加穩定。目前,經濟發展與勞動力之間的聯系應積極進行研究和深入的理解,為今后的經濟發展策略、勞動力就業提供有力依據和參考。
一、經濟發展過程中影響勞動力就業的因素分析
1.產業結構調整
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是企業發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樣的舉措帶來的是更多的就業崗位,新興產業不斷發展,新技術領域也在提升對當前社會發展的影響。但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也使得當前很多傳統產業被淘汰,技術落后領域也逐漸失去競爭力,從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結構性失業情況發生。
產業結構的調整是我們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產業結構調整過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況。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效益差、技術不足、產能低、管理不善的企業將被逐步淘汰,這導致了當前職工失業情況較為常見,但是又沒有符合當前情況的就業機會產生,這使得勞動力就業情況愈加嚴峻。
2.農業產業化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對于農業方面有著較大的投入,同時也予以了足夠的重視和支持,信貸資金方面予以了政策傾斜,在此基礎上鄉鎮企業得以快速發展。鄉鎮企業的發展既能夠解決大量勞動力問題,也增加了國家的稅收。但是,隨著鄉鎮企業自身發展滯緩、經濟環境的影響等等,逐步出現發展慢、技術提升不足、吸納就業人口萎縮的情況。很多鄉鎮企業不得不縮小規模,甚至關門停業。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在不斷進行,以往的零散經營逐漸變成集約化、規模化,這使得農業領域的勞動力剩余問題較為突出。
3.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近些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對于勞動力就業有著較為積極的作用。新時期背景下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目前而言我國的勞動力成本較為低廉,具有階段性勞動力廉價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正是需要利用這一點進行快速的發展。中小企業目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占比在逐漸加大,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對勞動力吸收吸納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伴隨當前經濟結構的調整,國有企業也在進行結構調整,在此情況下,中小企業對于勞動力就業以及再就業人員更加具有特殊的意義。
4.勞動力大量轉移
目前,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的情況較為明顯,青年勞動力更加愿意去大城市發展,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情況。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導致了農村經濟滯緩、勞動力不足的情況,進一步造成農村經濟建設發展慢的情況,使得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貧富差距更加明顯。再加上勞動力技術水平有限,綜合素質水平普遍偏低,只能從事較為簡單的基礎性工作,因此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區域經濟的發展限制
新時代背景下,對于縣域經濟的發展還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狀態較為普遍,這也是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的主要問題所在。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勞動力就業自然滯緩,同時也會造成勞動力轉移問題出現。因此縣域經濟發展對勞動力就業等等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和限制。積極發展區域經濟是當前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新時代勞動力就業與經濟發展的聯系與對策
新時代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不僅僅要追求經濟增長速度,還需要注重勞動力就業問題的解決。經濟發展雖然在宏觀角度上能夠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但是目前而言,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加重容易造成社會連鎖反應,對于建立穩定發展的社會環境以及區域經濟的增長都是不利的。因此要對當前時期勞動力就業與經濟發展的聯系與對策進行深入探討。
1.加強區域統籌力度
隨著政府財政收入的提升,區域統籌能力也在逐漸加強,在財力、物力方面都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給予一定的支持。但是針對于不同區域所體現出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就業問題,依然需要政府部門予以重視,在政策、制度方面予以完善和支持,加強統籌力度,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具體而言需要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將勞動力市場開放,并將就業信息與就業情況通過網絡、多媒體、社交平臺等等進行傳播和公布,幫助不同區域勞動力進行就業擇業區域的選擇。
2.合理完善產業調整
需要合理進行能源、資源的配置,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政府應對產業結構調整予以一定的引導和調控,由追求速度為主要目標的經濟增長,轉向以創造就業為中心的經濟增長。為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服務業等等提供更加符合發展的優惠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新時期促進勞動力就業的有效措施。基于此,要積極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與提升,對于中小企業的信貸問題、審批問題、準入門檻等問題應予以更多的支持,創造更加適合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間接促進勞動力就業問題的解決。
3.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發展、產業化發展都使得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由以往的零散經營逐漸變成集約化、規模化,雖然農業收入在不斷提升,但是農業就業方面卻成為問題,出現難就業、就業崗位少、技術型人才缺乏的情況。基于此更加需要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空間,吸引更多外出務工人員回到家鄉進行創業和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