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翔玲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重要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2—0051—01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老大難問題,這通常是由于很多語文教師僅僅注重課內教學,忽略了課外閱讀指導,并未真正將其有效銜接起來。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擺脫課堂的束縛,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結合在一起,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重要性
1. 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語文課內閱讀更加強調對課文的精講細讀,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而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有效進行課外閱讀活動的必要條件;課外閱讀借助于豐富多彩的閱讀資源,能夠有效強化小學生在課內學習中所掌握的方法,同時逐漸完善這些方法、技巧,實現鞏固提高的目的。因此,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之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2.有助于學生思想情感的升華。課外閱讀表現出閱讀資源豐富、閱讀時間靈活的特征,能夠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需求。小學生在課堂中所掌握的閱讀方法、技巧,應用于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體會到作者的語言表述和文字魅力,還能夠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從而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升華。3.有助于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課外閱讀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內容,其涉及領域廣、視角廣,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促進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能夠引導學生跳出傳統思維的限制,以課堂中所掌握的閱讀方法為指導,從更加廣闊的視角出發,合理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閱讀材料,有效調動其閱讀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功底,逐漸促進其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進行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對策
1. 基于課堂,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首先,教師應當在課內教學時,聯系知識內容啟發學生找到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同時開展分析朗讀,針對課文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可讓學生予以抄錄,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另外還要讓學生靈活應用抄錄的詞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覺。其次,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說出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與見解,對課文進行分析,當他們結束課文閱讀后,可以讓學生寫下讀后感,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師應當認識到,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單單在于“讀”,還要著重于“寫”,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要求學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中心主旨,為學生講解作者的寫作技巧和布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寫作訓練,可以是仿寫或者續寫,進而讓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和寫作技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他們拓展視野,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2.聯系課外,促進課堂內外銜接。教師必須要善于通過各種方式來促進課堂內外閱讀的銜接,給學生介紹更多的課外閱讀資源。在教學課文時,教師要多添加一些課外閱讀內容,進而從課內逐漸延伸到課外,從一篇課文延伸到另一篇文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把課內外的學習同時兼顧到位,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與數量。如,在教學《貓》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就進行預習,自己找到課文作者的信息,概括課文的主題,為課堂學習打好基礎,同時給學生提供一篇關于貓的童話故事,或要求學生在課后自己搜集整理與貓有關的童話或寓言,在課堂學習中與其他學生分享,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3.開展活動,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閱讀屬于一種個性化的學習行為,應當重視教師在小學生閱讀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在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書時,小學生常常不知道應當如何選擇,此時就可以通過組織主題閱讀活動來幫助學生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多閱讀有益的書。在進行活動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來為他們推薦一些經典書目,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具有針對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開展“走進經典名著”等知識競賽活動,或者讀書交友活動,讓學生將閱讀的過程細化、深化,進而實現讀有所得的目標,讓小學生不再像過去那樣走馬觀花地讀,而是“用心、用情、用腦”地讀。
綜上所述,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教師不但要在課內傳授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還要引導他們課外多閱讀。課內外閱讀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