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瑤
【摘 要】艾麗絲·門羅在其短篇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其中有困惑迷茫的青春少女、痛苦掙扎的中年女性和內心強大的的老年女性。通過對各年齡段女性的塑造,門羅充分展現了女性追尋自我的成長之路及她們獨特的女性魅力。
【關鍵詞】艾麗絲·門羅;女性形象;女性意識
中圖分類號:I106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227-01
1931年7月10日,門羅出生在安大略省的溫格姆,而后來她的家鄉也成為了她眾多短篇小說的發生地。作為家中的長女,門羅繼承了家里的寫作基因,將作品聚焦在平凡的女性生活上。她最擅長的就是用樸實無華、細膩綿長的筆觸描寫一個女人一生中的變化,從而反映當時社會和大背景下的女性地位。門羅在其短篇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各年齡段的女性在其作品中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
一、困惑迷茫的青春少女
門羅在其短篇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妙齡少女,她們的身體正在發育,思想尚未成熟,對人生的種種重大問題感到困惑和迷茫。她們對死亡感到迷茫,卻又無人能解;她們對性愛充滿困惑,卻又無從表達。門羅在小說《活體的繼承者》中,描寫了少女黛爾對死亡的困惑。當她的叔叔去世時,她想知道在瀕臨死亡時,他的內心活動和感受。母親查找資料,力圖解答她的問題,但母親的答復只是令她暈車想吐。并且黛爾看到,親人們對叔叔的死并未感到悲傷,這同樣使黛爾感到不解。叔叔的離去和喪禮上的一切,都使她困惑。門羅通過描寫黛爾的所聞所感及她的內心沖突,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處在青春期的迷茫困惑的少女形象。
門羅還在作品中,展現了少女對性愛的困惑。在小說《變遷和儀式》中,看似和善的張伯倫猥褻了小黛爾。原本在黛爾眼中,張伯倫和同居多年的女友情投意合、幸福美滿。但他的舉動讓黛爾對愛情的美好幻想打上了困惑的問號。門羅筆下的少女充滿天真,缺乏人生閱歷,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她們困惑迷茫,自我無處安放。
二、探尋掙扎的中年女性
中年女性可以說是門羅作品的核心,她筆下最為成功的女性人物都處于此年齡段。她們已擺脫年輕少女的青澀,自我意識更加強烈,步入婚戀階段的她們面對更多的生活壓力。她們意圖尋找自我,追求獨立的女性身份和精神自由。《逃離》中的卡拉便是這樣一位中年女性,丈夫對她使用冷暴力,對她漠不關心。卡拉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則是一只叫芙羅拉的小白羊,它象征著自由與智慧,像小精靈一樣陪在卡拉的身邊,后來隨著小羊的消失,卡拉生活中本就不多的生命活力就此消失的一干二凈。 如果說卡拉的第一次逃離是因為青春的悸動叛逆,因為對愛情的渴望、對未來的懵懂。那她的第二次婚后逃離,則是因為對當時社會女性地位低下和男權主義壓迫下的覺醒和反抗,在受夠了丈夫的暴脾氣、大男子主義后,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終于來了。在希爾維亞太太的幫助下,兩個人共同發起了一個對家庭男權主義的反抗。雖然卡拉的“逃離”以失敗告終,但門羅通過勾勒這樣一個逃離又被迫回歸的中年女性形象,表明女性意識已經覺醒,她們在探尋自我身份之路上已經邁出了艱難一步。
三、成熟強大的老年女性
隨著門羅自身年齡的增長,她后期創作也將更加關注老年女性。她在作品中展現了人到暮年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但她筆下的老年女性并未因年老體衰而悲觀絕望,相反她們更加淡然從容,成熟睿智。門羅作品中的老年女性已經擺脫了青春時期的青澀迷茫,經歷了中年階段的思索掙扎,她們看淡了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內心已磨煉得無比強大。《快樂影子之舞》中的鋼琴女教師馬薩利斯便是這樣一位人物,她一生未婚,將教小朋友彈鋼琴作為自己的事業,或者說當成一種信仰和堅持。她生活清貧,到了老年,生活更加拮據,精力大不如前,但她讓堅持要每年舉辦一次演奏會,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大家都覺得她的音樂會十分無趣,縱使礙于情面前來參加,也顯得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本以為全程無亮點的音樂會卻因一位殘疾女學生演奏的《快樂影子之舞》而令在場聽眾感到震撼無比,大家都對馬薩利斯另眼相看。而從始至終,老小姐馬薩利斯的態度和表現值得我們關注,在眾人都唱衰的情況下,她不為所動,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音樂會作為一種慣例,或者說一種儀式,必須舉辦下去。她深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強大的內心不會為外界所左右。而在音樂會取得成功,眾人驚嘆之時,她卻并未因此沾沾自喜,而是表現出了一貫的淡然自若。她淡泊名利,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她成熟強大的內心已經擺脫了外界的干擾,通過馬薩利斯小姐這一形象,門羅向讀者展現了獨立堅強的女性精神。
參考文獻:
[1]韓雪,韓竹林.艾麗絲·門羅《逃離》中的女性自我身份建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4).
[2]李洪輝.愛麗絲·門羅的生態女性主義思想[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1(8).
[3]趙慧珍.論加拿大女作家艾麗絲·蒙羅及其筆下的女性形象[J].蘭州大學學報,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