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李曉偉
摘要: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找到較好傳播途徑與方法,從教育部門——高校——中小學之間建立一條優秀文化教育可持續發展、暢通的聯結線。一套適適合我們的教育基本狀況的傳統手工藝教學策略,會為中小學在傳統教育方面找到具有示范效果的教學模式。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原生態的綠色“文化營養”,是弘揚中華文明、增強人民文化自信的根源,既要保護,也要傳承與發揚。現階段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在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顯得日益薄弱。政府干預是有利推手;教育機構對優秀傳統文化要厚積薄發,教育創新,找到精巧的切入點進行教學;與高校教育平臺合作可有效緩解師資不足問題。教育觀念也要有新思路、新觀點,且行之有效,才能融入時代發展。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手工藝;教育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G652:G1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224-02
一、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傳統文化承載著我們中華文化的積淀,也蘊含著百姓的生活方式、風俗禮儀、百姓的生活觀、價值觀、代表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軌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我國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優秀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發展途徑,長遠目標則能提高大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意識,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在現代學校教育的意義,則可以開拓課堂的廣域性,開發學生創造力,減弱現代電子科技發展對中小學生產生的副作用,傳統手工藝的“工匠精神”也能激發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河北地區地域廣泛,優秀傳統手工藝多種多樣。典型的就有木版年畫、石雕工藝、蘆葦畫工藝、傳統布藝、剪紙藝術、皮影藝術等。優秀傳統文化以手工藝課程的形式進入中小學課堂,是一個值得推廣的途徑。手工藝學習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隸屬于美術教育范疇,手工藝課程靈活機動,動手性極強,是需要手、腦、心多方結合才能做好的典型科目,是傳統文化較有代表性的門類,非常適宜中小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以傳統手工藝入手,探討從多個教育角度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策略,具有潛在的學術價值和教育發展應用價值。
二、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法與途徑
傳統文化不乏研究者,對傳統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如何開展,有研究者提出要從國家戰略格局出發的觀點;有研究者也談到教育對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小學生德育的影響等等。優秀傳統文化對教育、對我們的后代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以推行傳統手工藝課程、建立試點為切入口,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法,是學校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可實施便利途徑,筆者認為這種方式給我們打開了很好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思路與方法。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主要有兩個方面。
1.借助地域性優勢開發校本課程,選擇學校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帶動中小學傳統文化的教育。以本土傳統手工藝為切入口,是一個推廣傳統文化有創意的方法。在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中,以點帶面,以小見大,逐步推廣。
以河北省傳統手工藝來舉例,傳統手工藝作為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在中小學開設課程再合適不過。要怎樣入手呢?就拿擁有優秀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并形成一定規模的典型地區為例,比如衡水地區,衡水地區武強縣木板年畫全國著名,具有一定規模的年畫博物館,武強縣境內制作年畫的手工作坊也有幾十家。教育部門可以依托當地的年畫產業,選定試點學校單位,可以先開設簡單的《小年畫制作》校本課程,在逐漸開發具有聯系的相關年畫知識的課程,逐漸展開傳統文化教育;白洋淀地區蘆葦畫很著名,在試點學校可開設《小型兒童蘆葦畫》制作活動教室,開展兒童蘆葦畫的教學,在逐漸把關于白洋淀的文化傳授給同學們;保定地區曲陽石雕出色,可開設《小型泥塑》實驗課程,制作傳統曲陽石雕藝術的典型樣式,是傳統石雕藝術逐漸深入到同學們的心里;張家口蔚縣剪紙藝術在當地已經形成傳統文化產業,我們可以在中小學試點單位開設剪紙藝術手工藝課程等。然后帶動其他學校和其他傳統手工藝的教學。對于中小學生,家鄉的傳統工藝可能更加耳熟能詳,容易理解,更有親切感,容易建立起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培養家國情懷。
2.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法、教材要權衡適度。
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要遵循由淺及深,由易到難的教育規律?!跋纫曈X一再觸覺一再創新”的“三步推進式”教學方法的探索,使傳統手工藝課程循序漸進,使課程效果明顯。傳統手工藝作品具有鮮明的視覺特征,屬于美術范疇,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點,進而深度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這種方法適宜中小學生理解能力,比單純講解教授教學要有效。
課程內容也要注意難易適度,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可掌握在欣賞加動手制作,,各占相應比例,因為中小學生更多應該在認知學習,所以欣賞內容應占60%-70%較好,動手制作內容占30%-40%較適宜。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使同學們可以直觀的欣賞到傳統民間手工藝的現場制作、作品信息、傳承環境等,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傳統文化的氛圍。推行“先視覺一再觸覺一再創新”的“三步推進式”教學方法,既從賞析入手——動手制作——開發想象力制作。以上述四種代表的傳統手工藝為例,我們可以編寫校本教材《可愛的家鄉——河北傳統手工藝制作》,主要內容分為四章:(D怒吼的獅子一曲陽石雕;(2)飄蕩的蘆花——白洋淀蘆葦畫;(3)機靈的花娃娃——武強年畫;(4)絢爛的窗花蔚縣剪紙。編寫教材形式要創新、發散思維、難易度適宜等多方權衡。
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有哪些主要途徑呢?
1.把握師資建設。依托高校教育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素質。高校傳統文化教學或研究都比較高、精、尖化,而中小學則需要淺顯易懂,中小學為高校教育專業提供見習、實習、實踐場所,高校提供學科理論支撐,為師資培養提供平臺,拉動中小學校本課程、第二課堂建設。以傳統手工藝為例,教學模式以建立中小學校本課程、第二課堂為主。積極打造傳統文化傳播實踐基地群,注意試點不要鋪開面太廣,否則不易操作,注意實效性。
2.依托教育管理部門總體把握傳統文化的教育方向,依據政策引導,建設評教機制,穩固教學效果,體現教育成效。
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找到較好傳播途徑與方法,從教育部門——高?!行W之間建立一條優秀文化教育可持續發展、暢通的聯結線。一套適適合我們的教育基本狀況的傳統手工藝教學策略,會為中小學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找到具有示范效果的教學模式。
三、結語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原生態的綠色“文化營養”,是弘揚中華文明、增強人民文化自信的根源,既要保護,也要傳承與發揚?,F階段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在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顯得日益薄弱。政府干預是有利推手;教育機構對優秀傳統文化要厚積薄發,教育創新,找到精巧的切入點進行教學;與高校教育平臺合作可有效緩解師資不足問題。教育觀念也要有新思路、新觀點,且行之有效,才能融入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