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云
·
摘要:藝術素養已成為當今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素質,本文以戲曲藝術為切入點,探討中職學校開展戲曲藝術的必要性,分析中職學校開展戲曲文化建設的現狀,了解戲曲藝術在新時代時期的發展軌跡與傳播途徑。
關鍵詞:中職;戲曲文化;必要性;現狀
中圖分類號:641;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270-02
一、前言
中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戲曲藝術的建設也是這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隨著國家對中職學校的重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戲曲藝術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戲曲藝術在中職學校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目前,很多戲曲團體在國家的支持下,走進校園進行展演,國家同時也出臺相關戲曲傳承發展的政策,這些都為戲曲在中職學校的發展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中職學校有著得天獨厚的校園環境,中職生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中職院校開展的活動也較多,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將戲曲融入,更加使學生具有新鮮感,有利于戲曲的傳播,中職生有思想、有知識,也能成為戲曲創新的主體,這些都是戲曲藝術發展的好景象。中職學校開展戲曲文化建設前景一片光明。
二、在中職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戲曲藝術的必要性
(一)拓展知識、傳承文化
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積累,戲曲題材也來源于生活,講述歷史故事、贊美英雄人物、歌頌時代精神、演繹唯美愛情,內涵豐富、情景真實,中職生在接觸戲曲時,能夠深入了解歷史人文知識,不僅學習了戲曲,更能夠增長知識,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國有56個民族,居住范圍很廣,因此,地方戲尤為突出,不同地域,風格各異,且有很強的特征,地方戲因為語言的不同,各地風土人情不同,戲曲的種類也繁多,多接觸地方戲曲,能夠豐富中職生的文化知識,開拓眼界,感受地方戲曲的魅力,啟發學生去探索地方的文化,激發學生對戲曲的興趣與熱情,從而使學生掌握戲曲音樂的精髓,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戲曲綜合素養,達到拓展知識的目的。
(二)美感培育、陶冶情操
將優秀的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是美感培育、陶冶情操的一項有益舉措。戲曲的表現形式無疑是美的,它綜合了音樂、舞蹈、繪畫、武術等諸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審美的能力和情趣。所以中華戲曲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把戲曲音樂引入校園,讓戲曲在學生中推廣普及,積極推動戲曲藝術融入校園學習生活,這些措施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親身感受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偉大創造力,領悟戲曲藝術的真諦。學生親身體驗到戲曲藝術的精髓,讓戲曲文化浸潤學生的心靈。
(三)道德教化、人格塑造
戲曲藝術是歷史的產物,是一種傳統文化形式,滲透著許多元素,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總結提煉出來的藝術成果,是民族藝術文化能夠走向世界,能夠深入人心的藝術形式。戲曲藝術的道德教化與人格塑造作用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職生。中職生要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引導和教育中職生文化自信。戲曲藝術中有其活潑自由的形式,優美動人的語言,感人至深的情感,在宣傳和弘揚傳統道德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戲曲文化中所折射出的諸如仁義忠孝、懲惡揚善等價值觀,也是先階段我們倡導的,都是是一脈相承的。這些也是當代中職生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文化精神。
三、提高審美、增強自信
現如今中職學校也逐漸開展戲曲表演,學生在與戲曲結識的過程中,慢慢了解戲曲,了解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提高了自身的修養,對戲曲從陌生進入到喜愛,探索戲曲的內在美,這些都有利于戲曲的傳承和發展。戲曲藝術講究唱、念、做、打,提高這些方面表現出故事情節。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體現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特點,是一種文化的積累。戲曲藝術不處不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在戲曲藝術里,我們能夠提高審美、增強自信心、提高表現力、體會到學習戲曲的自豪感。學生在接觸戲曲的過程中,感知戲曲藝術的魅力,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體會到戲曲審美層面的內涵,大大提升了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與鑒賞能力。戲曲服飾也精美絕倫,服飾的選材,以及上面的圖案、花紋都映射著一個時代的高超技藝,對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極大的見識。
四、戲曲藝術在中職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開展現狀
(一)“高雅藝術進校園”宣傳和展示戲曲藝術
“高雅藝術進校園”是近年非常頻繁的活動,專業戲曲團隊、名家名角,把大批優秀、精彩的戲曲作品帶入校園進行表演活動,很多都形成了品牌效應,各種豐富多彩的劇種,以及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技藝,深受中職院校學生喜愛。學校美育工作是不可懈怠的工作,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戲曲藝術進校園,就是最好的美育工作。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政府的政策和資金的投入,相信高雅藝術進學校將會越來越好,為中職校園戲曲藝術的發展提高有利途徑。我國的戲曲代表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與文化的結晶,從學生階段開始了解傳播,是延續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戲曲課程建設,提高學生興趣
為了更好的傳播戲曲藝術,中職學校在課程建設中也加大了力度,比如專業課程、公共藝術課程、選修課程中都加大了戲曲的學習。國家對高校也有明確的要求,要重視藝術教育,開設這些課程,學習戲曲程式、戲曲唱念、戲曲表演等。開設的課程也包括《詩詞寫作與吟唱》、《戲曲藝術》、《中國戲曲鑒賞》等選修課程。開設戲曲類公選課,己成為中職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職學校開展戲曲表演,學生在與戲曲結識的過程中,慢慢了解戲曲,了解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提高了自身的修養,對戲曲從陌生進入到喜愛,探索戲曲的內在美,這些都有利于戲曲的傳承和發展。
(三)社團活動,學生學習戲曲的第二課堂
校園社團活動,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實踐課堂。社團活動是中職校園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組織成一個新的集體,一起交流學習。中職校園也有戲曲社團,她們學習、傳播戲曲藝術,繁榮校園文化,學習簡單的戲曲片段,學唱戲曲選段,邀請戲曲藝術家進行指導、排練戲曲節目等,為戲曲藝術在中職校園的傳播、推廣、繁榮作出了貢獻,是開展中職校園戲曲藝術的第二課堂。
五、結語
總之,戲曲藝術需要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從學生做起,我們任重道遠。戲曲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戲曲藝術人才,積極拓寬戲曲人才的選人渠道,積極選拔優秀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改善戲曲人才結構,加快戲曲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養專業的、德才兼備的戲曲藝術人才,完善戲曲藝術人才培養機制,讓戲曲藝術人才接觸藝術發展前沿,充分挖掘戲曲藝術人才的創造力,為戲曲藝術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把戲曲引入中職校園是戲曲發展與傳播的重要途徑,不僅能豐富學生課余生活、體驗情感,還能培養學生藝術技能、提高對音樂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對戲曲藝術的傳承、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平臺,戲曲藝術將會在中職校園繼續更好的發展。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民族地區戲曲藝術繁榮發展,提高地區文化藝術的氛圍,促進經濟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