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濤
【摘 要】目的:探討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應用胸腔鏡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及對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方法: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歲以上的前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78例,按人數分為兩組,一組觀察組應用胸腔鏡技術進行肺癌手術,一組對照組用普通外科手術進行肺癌手術。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數為(24.35±0.98)優于對照組患者的(22.15±0.91);而且,在手術用時、住院時間上,觀察組的情況也表現十分不錯,可以縮短術后康復時間;最后,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7.95%,對照組的為25.64%(P<0.05),因此,安全性上我們認為觀察組更佳值得肯定。結論:應用胸腔鏡肺癌手術治療對老年早中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的治療效果理想,對于肺癌的治療以及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顯著效果。
【關鍵詞】老年非小細胞肺癌;胸腔鏡肺癌手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02
導致我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人數最高的就是惡性腫瘤的肺癌,非小細胞型肺癌相比于小細胞癌危險系數低,治愈率也比小細胞癌高,其原因在于與小細胞癌不同的是非小細胞型肺癌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相對較晚。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有,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及外科手術切除等,前兩者能有效遏制癌細胞發展擴大,但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徹底治療癌癥。而用外科手術切除的方法,是目前來說能夠根治癌癥的最好方法。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歲以上的前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78例,每組隨機39人,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如下:觀察組39人,其中女19人,男20人,平均年齡(69.5±5.76)歲,左肺病變患者18人,右肺病變患者21人;對照組組39人,其中女15人,男24人,平均年齡(68.9±5.26)歲,左肺病變患者19人,右肺病變患者20人。所有患者都知情并自愿簽署了本次研究知情書,所有患者都是老年前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并且經檢查,都符合手術治療的標準。
1.2 研究方法
利用我院最新引進的電視胸腔透鏡對觀察組進行手術治療,該透鏡擁有先進的各種配件,能夠很好的在手術過程中利用該透鏡對病灶部位進行觀察,保證了手術的準確度和成功率。手術開始之前,開展小組討論,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確定出詳細且完備的手術方案,以保證對每位患者盡心盡責,兩組手術都應用全身麻醉,來消除病灶不同的差異。
對照組用普通外科手術方法,開胸后對病患部位進行切除;觀察組先用楔形切除法,之后利用電視胸腔透鏡進行輔助觀察,用超聲刀對病變部位進行切除。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數,術后康復時間,手術創口在術后的感染情況,以及是否有并發癥的發病。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在并發癥的計算上以均數和比例關系展示結果。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情況的分析上采用計量統計的方式進行。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數為(24.35±0.98)優于對照組患者的(22.15±0.91);而且,在手術用時、住院時間上,觀察組的情況也表現十分不錯,可以縮短術后康復時間;最后,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7.95%,對照組的為25.64%(P<0.05),因此,安全性上我們認為觀察組更佳值得肯定。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八成左右,約四分之三的患者發現時其病情已處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導致肺癌的原因多種多樣,近年來,由于工業廢氣、汽車尾氣而不斷加深的大氣污染就是罪魁禍首之一,由于其潛伏期長,難以被發現的原因,大部分肺癌患者都很難在最佳治療階段接受治療。
在肺癌治療中為了能夠讓醫者對患者術后的病情進行準確分期及后續治療清楚肺部病變位置的淋巴結的轉移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清掃出的淋巴結樣本計數能夠影響患者的生存率和癌癥相關生存率,在表格中我們能看到觀察組的淋巴結清掃數高于對照組,因此在前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說明觀察組有更高的治愈率。盡管在臨床上,仍是以開胸手術治療為主要的手術手段,但從表格中能夠看出其痊愈率,痊愈速度都有所不如,而且普通的開胸手術還有著更高的并發癥發病率以及更長的手術時間,這意味著患者要比接受全胸腔透鏡手術的患者承受更大的風險。
電視胸腔鏡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術是指將需要切除的病灶組織、血管等單獨解剖出來處理,并且由于使用了全胸腔透鏡,所以能夠在不擴大切口及不采用切口支撐器的情況下,最后完成肺段邊界處理。由于能夠使用透鏡,將患者病患部位直觀的反應到電視上,且通過機器攝像頭對病灶處進行放大處理,比肉眼更精確、更安全,從而降低了術后的并發癥發病率。因此,相比于普通的外科開胸手術前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胸腔鏡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更加理想,對于肺癌的治療以及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龐景灼,巫國勇,葉敏,等.胸腔鏡肺段切除和肺葉切除在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近期療效的對比[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5,36(4):585-589.
高樹庚,邱斌,李放,等.胸腔鏡下解剖性部分肺葉切除術與肺葉切除術治療pT1aN0M0期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比較[J].中華外科雜志,2015,53(10):727-730.
武國棟,張毅,錢坤,等.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治療60歲以上ⅠA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17(1):15-18.
朱啟航,肖海平,何哲,等.3種電視胸腔鏡下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早期創傷反應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2):231-235.
鄭鑫林,夏學陽,張金周,等.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與肺葉切除治療臨床Ⅰ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對比的Meta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6,26(10):85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