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迪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清肌酐對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臨床療效和預后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血清高肌酐患者60例,根據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將其分為實驗組(血清肌酐≥106μmol/L)、對照組(血清肌酐<106μmol/L)。分別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入院7天內及治療后6個月冠脈造影Gensini 評分、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死亡率。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患者入院7天內及經治療后6個月LVEF(x±s)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CK-MB水平(x±s)及死亡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入院第7天內Gensini評分(x±s)實驗組比對照組高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但經治療后6個月Gensini評分(x±s)實驗組比對照組略高,但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高血清肌酐對患者臨床療效及預后有嚴重影響,為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高血清肌酐;急性心肌梗死;預后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93-0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不穩定板塊破裂或糜爛導致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已經成為危險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并且發病趨于年輕化[1]。通常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高血壓、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超重或肥胖等為冠心病的主要的危險因素高,但實際上高肌酐血癥同樣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嚴重危害。目前國外此類研究相對較多,但國內相對少有。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血清肌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和預后的影響。
11研究對象和方法
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60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其中實驗組21例,對照組39例。年齡范圍32-86歲,平均年齡57歲。入院期間死亡1例,出院6個月死亡4例。根據入院時血清肌酐水平將患者分為兩組。血清肌酐的正常范圍在59-106μmol/L之間;因此,血清肌酐≥106μmol/L為實驗組、血清肌酐<106μmol/L為對照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診斷依據為持續胸痛伴或不伴兩條或兩條以上相連的心電圖導聯ST段抬高,并通過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超過正常上限來診斷(心電圖、肌酸激酶同工酶動態演變)。排除標準為發病超過12個小時、既往心瓣膜病及心衰病史(左室射血分數<50%)。
12治療方法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在癥狀出現后12小時內住院,并接受了藥物治療。對于ST段抬高的患者,部分患者給予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靜脈溶栓或PCI治療。兩組患者均給予雙聯抗血小板、調脂穩定斑塊等治療[2]。
13觀察指標入院7天內及治療后6個月,完善冠狀動脈造影、心臟彩超、CK-MB檢查。
14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分析軟件包SPSS 220版進行整體分析。連續變量的均值為(x±s)。用t檢驗比較基線特征的差異。以P值<005被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由表1可見,2組患者入院第7天觀察指標結果比較,實驗組Gensini評分(x±s)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左室射血分數(x±s)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且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x±s)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通常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高血壓、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超重或肥胖等冠心病的主要的危險因素高,但實際上高肌酐血癥同樣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嚴重危害[3]。國外有研究表明,腎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會明顯增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入院時有腎功能不全或肌酐升高的病史與預后不良明顯有關。
31關于2組患者Gensini評分比較結果分析
由上訴結果可見,患者入院7天內Gensini評分(x±s)實驗組比對照組高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經治療后6個月觀察指標結果比較Gensini 評分(x±s)實驗組比對照組略高,但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導致此結果原因可能是由于實驗組血管狹窄率高,部分患者通過冠脈造影完成血管評估后,如果患者冠脈狹窄70%以上,給予符合指證患者PCI治療,因此導致實驗組患者6個月后Gensini 評分明顯下降所致;另外有部分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完成冠脈造影血管評估前行rt-pa靜脈溶栓治療,干擾實驗結果。
32關于2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肌酸激酶同工酶、死亡率比較結果分析
由上訴研究結果可見高肌酐血癥明顯會增加患者左室射血分數下降(心臟收縮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心肌損害)及死亡率風險。因此可以證實高血清肌酐對患者臨床療效及預后有嚴重影響,為獨立危險因素。其發病機制可能是由于血肌酐可能誘發動脈粥樣斑塊發生炎癥反應,導致斑塊破裂或者局部血栓形成有關。另外高肌酐血癥可能導致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加快動脈粥樣硬化。
參考文獻
[1]張小蘭. 高血清肌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的影響[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6, 8(7):830-832
[2]吳娟, 劉文君, 段康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造影劑腎病的影響因素及預后[J]. 海南醫學, 2017, 28(14):2260-2263
[3]張國領,張錚,靳志濤,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特征及介入治療的預后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 2017, 14(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