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遠
【摘 要】目的:觀察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該課題選取的62例膽結石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由入院先后分組,每組均31例,實驗組和常規組分別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傳統開腹切除術,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等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而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較好,具有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并發癥少的特點,且患者術后排氣快,有助于術后身體康復。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結石;并發癥;肛門排氣
【中圖分類號】R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膽結石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結石病癥,成因與膽汁停滯、飲食習慣差、感染等有關,其臨床癥狀主要有膽絞痛、惡心嘔吐、腹部劇痛、腹脹等,膽結石嚴重者極易累及其他腹部臟器和組織,進而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隨著近幾年微創手術和醫療水平不斷提升,腹腔鏡手術被廣泛應用在臨床中,作為一種微創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安全、手術風險低、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預后效果好的特點[1]。本研究選取62例膽結石患者,分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具體流程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該課題選取的62例膽結石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由入院先后分組,每組均31例,實驗組和常規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1;年齡范圍27--64歲,平均年齡(47.35±5.02)歲;病程5個月—6年,平均病程(2.15±0.34)年。兩組患者在診斷方法、結石大小等臨床資料上無比較差異(P>0.05)。
1.2 方法 實驗組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主要內容:術前12小時需禁止患者飲食,術前6小時需要禁食患者飲水,并采用B超掃描確定患者膽囊位置,之后指導患者保持仰臥姿勢且需要放低頭部、抬高腳部,行氣管插管和全麻后,需要采用氣腹針進行穿刺,構建二氧化碳氣腹,嚴格控制腹壓(12—14mmHg),通過三孔法開展手術,在腹腔鏡條件下查看患者腹腔各臟器,并分離膽囊粘連部位,對膽囊三角進行解剖,分離膽囊及其動脈后,需要采用鈦夾夾住動脈并直接切斷,然后使用電鉤切除膽囊,采用氯化鈉溶液(濃度為0.9%)清洗患者腹腔;常規組采取傳統開腹切除術,具體內容:術前準備與實驗組相同,待患者氣管插管和全麻后,需要在其右肋緣以下位置或右上腹經腹直肌部位制作手術切口,并對膽囊和腹部臟器進行分離,充分顯露膽囊及其三角,對膽囊三角進行解剖,待膽囊及其動脈分離后,需要采用絲線結扎并直接切斷,然后用電刀切除膽囊,同時采用氯化鈉溶液(濃度為0.9%)清洗患者腹腔。兩組患者術后均進行抗感染治療。
1.3 評析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其中包括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腹腔感染、膽管損傷、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發生率等,按照《膽道外科學》評價兩組效果,標準:術后患者膽絞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明顯改善或消除,經影像學顯示膽結石完全消除,術后未出現并發癥和出血,即顯效;術后患者膽絞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所緩解,經影像學顯示膽結石基本消除,術后僅出現輕微并發癥和出血,即有效;術后患者膽絞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無變化,膽結石有殘留,術后出血和并發癥較嚴重,即無效[2]。
1.4 統計學方法 在SPSS20.0軟件中輸入兩組臨床療效,計量資料用t檢驗,表示用(),(%)表示計數資料,檢驗行x2,P<0.05表示兩組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表1得出,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而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膽結石是膽管系統常見的結石病癥,結石形成后通常伴隨著膽絞痛、惡心嘔吐、腹部劇痛、腹脹等臨床癥狀,結石嚴重時極易引發膽囊積液,進而危害到患者腹部其他臟器和生命安全,再加上近幾年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不斷變化,自然環境日益惡化,膽結石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長現象,以往臨床多采用傳統開腹切除術治療,但該手術具有切口大、出血量大、手術風險高、術后并發癥多的特點,在醫療水平和微創手術快速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被廣泛應用在膽結石治療中,作為一種微創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操作簡便、手術視野清晰、創傷小、出血量少的特點,且手術切除處于閉合狀態,可以防止腹腔組織暴露在外界環境中,有助于預防和降低腹腔感染,同時手術對人體刺激較小,患者術后疼痛較輕,對患者腹部組織術后康復具有積極促進作用[3]。由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明顯比常規組短,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常規組少,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常規組低(P<0.05)。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較顯著,能縮短患者手術和治療時間,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手術安全性較高,在膽結石臨床治療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車亞偉, 巫興平.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療效比較[J]. 中國社區醫師, 2015, 21(18):57-58.
李法文, 陶緒雄, LIFawen, et al. 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慢性膽囊炎并發膽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科學, 2015, 5(14):126-128.
劉志兵.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切開治療膽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2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