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石榴
【摘要】目的:觀察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為樣本,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臨床療效與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飲食、運動、用藥依從性分別為9762%、9286%及9762%、有效率9524%、生理功能評分(2358±150)分、情感功能評分(2347±140)分、肢體功能(2585±137)分、社會功能(2699±048)分。對照組飲食、運動、用藥依從性分別為6667%、4524%及8095%、有效率8095%、生理功能評分(1452±166)分、情感功能評分(1500±123)分、肢體功能(1620±059)分、社會功能(1574±050)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將早期康復護理應用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治療有效率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老年心血管病;生活質量;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32-02
前言: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心血管病發病率較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病程長,治療期間,患者需依從用藥、嚴格控制飲食,并加強鍛煉,方可促進病情康復。有研究指出,將早期康復護理應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療期間,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本文于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隨機選取84例作為樣本,闡述了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性別:男/女=31/11,年齡(7974±1060)歲,病程(485±150)年。觀察組性別:男/女=30/12,年齡(7989±1073)歲,病程(490±162)年。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方法如下:(1)改善飲食:營養不良、飲食方案不合理,易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病情的康復造成阻礙。為促進病情康復,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需求,為其制定詳細的飲食方案。為提高機體免疫力,護理人員可囑患者多食用蛋類及牛奶,補充優質蛋白,促進病情康復。此外,疾病治療期間,患者同樣需多食用新鮮水果及蔬菜,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2)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且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患者的心功能。考慮到老年人肢體活動功能降低,護理人員應囑其通過打太極拳、散步、跳廣場舞等方式進行運動,每日運動時間以30min左右為宜,運動強度不得過大。(3)依從用藥: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長的特征,患者需依從用藥,方可促進病情康復。對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從心血管病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影響因素等方面,提高老年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平,避免患者出現私自調整藥物劑量、私自聯用其他藥物等行為,為患者病情康復速度的加快奠定基礎。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據,計數及計量資料分別以(%)與(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采用χ2及t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健康行為及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飲食、運動、用藥依從性分別為9762%、9286%及9762%、有效率9524%,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生理功能評分(2358±150)分、情感功能評分(2347±140)分、肢體功能(2585±137)分、社會功能(2699±048)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討論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康復的影響因素,以飲食、運動以及用藥的依從性為主。常規護理方法雖注重給藥,但對患者健康行為的關注度往往較低[1]。受其影響,患者極容易因飲食方案不合理或運動量過大而導致病情加重。本文研究發現,采用常規方法護理,患者飲食、運動、用藥依從性均較低,治療有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通過對患者生活質量的觀察發現,本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肢體以及社會功能均有待改善。
早期康復護理是以促進病情康復為目的的護理模式,將其應用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中,對患者病情的康復具有重要價值[2]。早期康復護理期間,由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量,預防營養不良,且可降低膽固醇、脂肪的攝入量,避免病情加重。由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運動指導,能夠有效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使患者能夠通過適當的運動,使心功能得以增強,促進病情康復。由護理人員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可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得以提升,對患者病情的康復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研究發現,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后,本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飲食、運動、用藥依從性分別為9762%、9286%及9762%、有效率9524%。與采用常規方法護理相比,患者的依從性及有效率明顯提高。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生理功能評分(2358±150)分、情感功能評分(2347±140)分、肢體功能(2585±137)分、社會功能(2699±048)分。與采用常規方法護理相比,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樣有所提升(p<005)。本文的以上研究結果,證實了早期康復護理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高觀瑞,林曉姝.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并發腦卒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8,18(12):72-74
[2]吳海燕,尹紅英.預防跌倒護理模式在防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中的效果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8,13(04):50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