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苗
摘要:現階段,大數據的應用已經滲透到我們工作與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已然進入到了大數據時代。英語教學是我國各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新媒體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方法也應當進行調整與研究,從而利用新媒體大數據的優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本文旨在探討新媒體大數據背景下英語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大數據 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1-0202-02
隨著社會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已經廣泛運用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說,英語已成為人類的必備技能之一。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新媒體是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一種全新媒體形態,它具備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超文本、互動性等優勢。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及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完善,新媒體大數據時代對高職院校英語的教學方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新媒體在英語教學上的優勢
(1)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全面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學習英語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聽,則是錄音的播放;說,則是學生與老師的對話或學生之間的交流對話;讀,則是對課本的讀;寫,則主要是英語作文的寫作。傳統的教學模式方式單一,較為枯燥。而新媒體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資源,播放英語歌曲、英語電影、英語新聞等,學生也可利用網絡的便利,進行在線交流,教師進行在線解答。多媒體資源豐富,圖片、視頻、音頻等都可以被教師所利用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樂趣,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2)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枯燥,學生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英語水平提高較慢。新媒體資源與英語教學的結合,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從單調的課本及“聽、說、讀、寫”中解放出來,更快樂地融入到課堂中,從而達到提升英語水平的目的。
(3)新媒體的運用,可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水平。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應試水平提升有很大作用。當然這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弊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使得學生更注重分數,從而致使我國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普遍較差,形成所謂的“啞巴英語”。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要讓英語真正成為交流的工具,人們對英語的“交流”作用也逐漸重視起來。新媒體的運用,可以使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學生利用新媒體資源提高口語水平,了解英語文化等,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水平。
(4)利用新媒體資源,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由于受到時空限制,學生只能在教室里、書本上學習單一的內容,而新媒體資源的利用,搭建了一個全球資源共享的教學平臺,學生可擺脫時空的限制,根據自身的興趣、需要、任務要求以及認知方式等,訪問相關媒體資源,獲取需要的知識,進行自主的、個性化的學習。這不僅使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也為教師因材施教拓寬了路徑。
三、新媒體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
(1)利用新媒體資源,進行現代混合型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本質上是一種“一言堂”的方式,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學生被動聽課,對語法及詞語結構等進行理解,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交流,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也無法進行自主、有針對性的學習。這種“滿堂灌”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英語的熱情,不利于英語水平的提高。
隨著新媒體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交流方式受到了師生的青睞。英語教學也可采用新的模式來增強學生的主動性。高校可采用網上授課的模式,從一對多的模式轉變混合型教學模式,教師可對網上資源進行整合授課,學生可在網上提交作業,反饋學習進度,并針對問題,教師進行解答,真正地實現學習的自主性、針對性。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并發現共性與個性的問題,針對共性問題,教師可進行課件編寫,在課堂或網上授課時進行講解,對于個性問題,可進行一對一解答,形成英語教學的良性循環。師生之間、教師之間以及學生之間也可在網上實現課程資源共享、問題交流等,提升英語水平。
(2)利用新媒體資源,豐富課件內容,構建全新授課模式。傳統的英語教學,課件只是對課本內容的概括,不能建立真正的語言環境,教師對書本內容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不能有效地對英語語言進行使用和理解。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其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超文本、互動性等優勢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資源,將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等載入到課件中,豐富課件內容,增強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熱情,也有利于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可以在課件中載入相關的文化習俗及地域文化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英語,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在介紹相關詞語的分別與運用時,可以在課件中載入與之相關聯的音頻、新聞報道等,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記憶也更加深刻。
(3)利用新媒體資源,建立交流平臺,加強交流與互動。傳統的英語教學受到時空的限制,只能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較少,這不利于資源的共享。在新媒體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英語教學可以在網上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交流平臺,教師可在網上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學生之間也可進行交流學習,分享英語學習心得、英語學習材料、練習口語等,并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提升英語水平。
(4)合理利用新媒體資源,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所接觸的材料只有書本和練習冊,單一的英語教材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可以彌補教材單一的不足。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可在手機上訂閱相關的報紙、雜志等,教師也可以將有趣的英語課程推薦給學生,學生在手機上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增強了對內容的理解,擴展了知識面,更有興趣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四、結語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單一枯燥,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對英語的學習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而新媒體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有利于改變這一現狀。它具備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超文本、互動性等優勢。這些優勢與英語教學模式的結合,是對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教育部針對英語教學頒布了相關的要求,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改革發展方向,即向個性化、無限制性及主動學習性方向發展。而支持這一改革的重大保障就是新媒體的發展。利用新媒體資源,英語教學可采用混合型模式,實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個性化;也可豐富課件內容,構成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直觀地進行學習理解;建立交流平臺,增強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學生也可在網上訂閱英語雜志、報紙、相關課程等,擴寬知識面,了解地域文化等。總之,在新媒體大數據背景下,我們應當合理利用新媒體資源,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霞.淺析新媒體資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業務研究,2016(10).
[2]車明明.應用翻譯理論創新與翻譯教育:思考與對策——第六屆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綜述[J].中國翻譯,2010(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