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學地理學習中,地圖的有效使用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觀察地理事物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一定要將地圖的教學作為一項基本的教學輔助工具,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如果教師能夠將地圖與地理教材的內容有效結合,就能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且養成學生應用地圖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地圖;地理教學;應用策略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逐步進入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之中,新課標明確指出,新時代下的地理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學習品質,將學生的學習品質內化為學習動力,指引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地理學習。
一、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圖的興趣
(一) 保證學生清晰地知曉地圖功能
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地圖種類比較多,教師要結合當前的課程改革,地理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各類地圖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功能,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地圖分類,從而全面,有效地掌握各類地圖的功能。從實際教學來看,目前中學階段用到的地圖主要包括:概念圖、原理圖、分布圖,以下逐一進行介紹。所謂概念圖指的就是借助地圖將地理中比較抽象的概念,用簡明生動的形象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原理圖指的就是以地理基礎教材為基本載體,將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理通過圖表進行展示,比如降水原理、褶皺形成原理;分布圖是中學地理教學當中最常見的一類地圖,可以分為氣候分布圖,河流分布圖,礦山分布圖,資源分布圖等,這些分布圖主要反映地理要素的基本特點和分布情況。只有讓學生熟悉掌握每一類地圖的基本功能,才能培養學生通過地圖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 鼓勵學生綜合分析地圖
利用地圖作為地理教學的基本工具,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地圖讓學生獲取有關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識圖和讀圖能力,并且進一步熟練的掌握各類地圖的使用方法,對地圖中的一些難懂的地理信息進行再挖掘。利用地圖進行抽象知識的講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所以根據多年的課堂實踐,地理教師要注重學生對地理空間能力以及地圖感知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看到地圖之后,能夠準確的判斷地圖中所蘊含的各類知識和信息,從而加深對地理課堂內容學習的掌握,激發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區域地理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地圖上顯示的基本地貌,對該區域的資源分布,氣候特征等進行基本的判定,再加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解,就能讓學生充分地挖掘地理課堂的內容,對學生提高地理學習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三) 提高學生繪制地圖的能力
地理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繪制地圖,這不僅能夠增加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實際動手的操作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地圖是基本的憑借,如果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地圖能力,那么對地理學科的學習將有很大的幫助。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不僅要教授學生相關的地理知識,還應該幫助學生提高地圖繪制技巧,在完成某一章節的地理內容之后,教師要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地理知識點,引導學生繪制地圖,通過這種繪制地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用地圖的形式展現出來。
二、 地理教學中地圖教學的基本作用
(一) 不斷拓展學生的地理知識的廣度
地圖是用基本的圖像的形式將全部區域內基本的地理信息展示出來,只要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地圖的使用方法,教師就能夠將地圖教學作為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地圖教學的環節,讓學生在感知地圖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地圖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歸納和分析,實現基本地理知識的進一步擴充。比如在講授旅游地理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調查學生最想去旅游的地方,然后讓學生在地圖上進行標注,或者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借助地圖設計一條最佳的旅游活動路線,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這個地區的基本旅游資源,并且關注在旅游開發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環境保護等基本問題。
(二) 提高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基本媒介,各類地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占的比重非常大,很多地理知識需要依靠地圖展現。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地圖的價值,讓地圖教學為地理課堂教學提供幫助,鼓勵學生通過地圖結合地理基本知識點,對地理知識進行升華。除了常規的基本教學內容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試題的方式,結合某一區域的地圖,引導學生完成對該地區的氣候資源,河流分布情況及人文情況進行全面的探討,所有這些教學過程的完成,都必須依靠學生具備較強的識圖和讀圖能力,也就是精準的地圖定位能力。這要是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尋找學生的不同興趣點,逐步加深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引導學生對各類地圖進行歸納和總結,不斷提高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讓學生在地圖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
三、 地圖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的基本事項
教師應該明確學生地圖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教師要將基本的地理教學與地圖教學融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在識圖和讀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認識地圖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地圖學習的規律,而不是教師簡單地進行說教,通過學生的死記硬背來完成,在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要精心設計地圖教學的基本內容,精心選擇地圖,重點分析學生應用地圖的基本渠道和方向,讓學生在識圖和讀圖方面有基本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抽象的地理圖表和知識盡可能的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斷降低地理學習的難度。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教師應該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逐步將地圖教學引入到中學地理教學課堂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迎合新形勢下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大趨勢。
參考文獻:
[1]朱艷麗.培養讀圖能力,提高核心素養[J].時代教育,2017(2).
[2]張華娟.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以“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8).
[3]吳爽.未來基礎教育的頂層理念是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訪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J].教育家,2015(9).
[4]王燁暉,辛濤.國際學生核心素養構建模式的啟示[J].中小學管理,2015(9).
[5]馬飛燕.借翻轉課堂之力,促核心素養養成[J].地理教學,2015(15).
[6]柯婷.地圖在中學生地理空間概念構建中的作用研究[J].地理教學,2015(11).
作者簡介:
林有鳳,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