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確的教學方法與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有機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高中化學而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問題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好化學、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大有裨益,同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滿足了新課程標準對創新教學方式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高中化學學科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它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學習化學,學生們可以解開生活中許多的未解之謎,為進一步探尋科學真理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問題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是近年來流行于教育教學課堂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經過多年的實踐與不斷創新,問題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已在教育教學領域收獲了累累碩果。
一、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任何知識都來自生活,因此,教師在講授化學知識時,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將化學的相關知識點融入現實生活當中,根據生活中的某些化學現象創設一些帶有懸念的問題情境,以此提升學生的自我創造力,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回答問題的過程,而輕松掌握化學知識。比如對于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名人字畫,教師先通過多媒體視頻的方式播放一些名人的字畫,尤其是王羲之的毛筆書法作品,然后針對字畫上面的筆跡創設問題情境:這些古代的名人字畫經歷了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為什么上面的筆跡依然清晰可見,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這其中的化學反應是怎樣的?通過這些問題的創設,學生們的積極性馬上就會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針對學生們的解答,教師可以對答案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和分析,最后將正確答案告訴學生,以此引出化學原理,即古代名人字畫的書寫筆跡當中,含有化學元素碳,碳具有相當強的穩定性,不易揮發、不易改變原始狀態,通過教師的講述,學生們就會很輕松地掌握碳元素的化學性質,與此相關的化學問題也迎刃而解。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是化學教學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將學生帶入到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真實場景,而通過生活場景走進化學、了解化學、掌握化學知識精髓。
二、 發揮問題創設優勢,導入歷史化學題材
化學學科的誕生歷史悠遠,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應用化學的生活場景也不勝枚舉,而由此引發的化學事件也數不勝數。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應針對化學教材內容,適當地引入化學歷史故事,使學生們對歷史事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也通過化學事件學到相關的化學知識。
比如1952年12月4日至9日的倫敦大霧事件,當時,倫敦的天空與整個城市全部籠罩在霧霾當中,許多企業工廠以及城市居民燃燒的煤炭產生的廢氣全部排放到空氣當中,一時難以擴散,人們小心翼翼前行,摸索前進,白晝如同黑夜,直到12月10日,這股恐怖的煙霧才被大風卷走。據權威機構統計結果表明,倫敦大霧事件,每天有1000噸的煙塵化學粒子、2000噸的二氧化碳、140噸的鹽酸以及14噸的氟化物被排放到空氣當中,此外,空氣中還彌漫著370噸的二氧化硫與800噸的硫酸。這些毒性較大的化學物質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這期間許多人出現胸悶、氣短、窒息等不良反應,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過去的兩個月之內,倫敦全城就有近8000人死于這場大霧。引入這個化學事件,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事件本身創設問題情境。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化學毒劑是什么?化學成分包含哪些?人們為什么會中毒死亡等等,學生們根據這些問題,結合化學知識點,可以進一步發揮發散思維,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對掌握更多的理論與化學概念大有幫助。
三、 關注時下熱點,優化情境問題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大量的企業、工廠如同雨后春筍,應運而生,而這些企業當中,一部分企業屬于污染物排放企業,所排放的工業廢水、廢料、廢氣、廢渣源源不斷地排入地下管網,間接地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此,國家環保部門也大了監管力度,對這些企業規定了硬性的排放指標,同時,利用督促生產型企業盡量采用現代化的凈化設備對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進行凈化,再排放到地下管網當中。不過,仍有很多企業無視法律法規要求,繼續大量向外排放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針對這一時下熱點新聞,化學教師可以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這些生產型企業排放的化學物質都包含哪些化學元素?這些元素為什么會對人的健康帶來直接影響?如何通過化學處理的方法降低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而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等,通過引入社會熱點事件,使學生們真實的感受到,這樣的事就發生在身邊,而急于解開這里面的化學之謎。
四、 借助信息技術,展開問題創設
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對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而高中化學的許多理論性的概念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們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即使化學教師耐心細致地講授,也未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對化學學科產生厭煩心理,化學成績也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應有效借助于第三方的高科技技術設備,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有效結合視頻影像信息,進行問題創設,這樣不但節省了教師的寶貴時間,也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比如在講到蛋白質與核酸時,這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比較難于理解,如果僅僅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們不易接受,化學教師此時就應該結合視頻教學設備,將蛋白質與核酸的結構以3D動感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通過它們有規則的運動軌跡,而一步步形成蛋白質與核酸的結構主體,這種視頻播放的形式直觀而逼真,極易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將復雜而抽象的化學問題變得簡單而易懂,將這些復雜的化學結構轉變為簡單的空間運動軌跡形態,引入這種教學方法的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觀看視頻的節點創設出問題情境。我們的生活當中哪些物質包含蛋白質與核酸?蛋白質與核酸對人體有什么益處等等,這種方法既涵蓋了化學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又刺激了學生們的多重感官,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應用使化學教學過程變得輕松而和諧。
五、 結束語
綜上,創新教學方法能夠進一步夯實學生們的化學學科根基,對學生們靈活掌握和運用化學知識大有幫助。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也使學生“被動接受學科知識”的局面得到轉變,逐步向“主動獲取學科知識”層面過渡,最終使學科成績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查玲芳.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8(10):33.
[2]葛焱.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速讀(下旬),2018(8):78.
[3]李瑾.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68):150.
作者簡介:
何政生,安徽省黃山市,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