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這門課程初二才剛剛開始,有的同學已經開始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通過每次的家庭作業和每周的“周周清”反饋來看,有部分同學已經開始有放棄這門學科的跡象,學習上似乎遇到不小的阻力。每當我在課堂上精心設計一個教學環節或者物理小實驗滿懷期待同學們的配合時,都會大失所望。對于農村中學的物理老師來說,盡管實驗室的器材比較簡陋,但是只要課程需要我都會準備些物理小實驗。盡管如此我的物理課還是面臨著不小的困難,有同學去實驗室時情緒高漲,但是班上的演示實驗就會顯得無趣很多。有的學生課堂上跟不上也會出現上課睡覺的習慣。
關鍵詞:物理;課程;橋梁
【案例描述】
這是我第一次執教《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一節很常規的物理實驗課。周四下午的第一節課一下課,我就跑到6班去整隊出發前往物理實驗室。我提前準備了10組實驗器材,每一組三位同學,小組的組合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個優等生搭配兩個后進生組成一個實驗小組。開始上課,每個小組我提供了一支蠟燭、一個光屏、一個凸透鏡加光具座。實驗開始之前我先布置好任務:首先,小組搭建器材。接著一共做四組實驗,分別在光屏上找到倒立縮小的像、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等大的像,最后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觀察光屏上是否有蠟燭的像。每組實驗做兩次,記錄在課本的P89頁的表格中。
我在講了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后,剩下的時間就都交給學生們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了。我就在下面巡視指導。當我走到實驗室的后方時,發現了不和諧的一幕:小俊和小榮捧著物理課本,就一直盯著小程在做實驗。小程做了一組數據,他倆就把小程的數據直接抄在自己的表格中。當時我看到這一幕我腦海中就想:對啊,小程就是屬于那種老師眼里的優等生,愛思考動手能力又強,反觀小俊和小榮就是屬于班級里的后進生,作業有時完成起來都感覺困難,更何況是主動在物理課上完成這么復雜的物理實驗呢?這時眼看著這組實驗沒有完全按照我的實驗計劃進行,我上前詢問了小俊和小榮你們倆怎么不動手做實驗呢?就知道抄。我揪了揪他倆的小耳朵。
他倆瞬間小臉憋得通紅,壓低了自己額頭。據我向小程了解,并不是小程自己一個人獨自占有實驗器材不給他倆做實驗。小程分配了簡單的實驗器材搭建任務給他倆。但是他倆也不愿意去動手嘗試,只愿意看著別人做實驗,自己就抄個實驗數據當作完成課堂任務。
看到這兩位同學給我的反應,我想:初中物理初二才剛剛開始,新學期都還沒有結束,物理本來就是通過實驗來吸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按道理,實驗課應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課程了,竟然有學生在分組實驗中無動于衷。這頓時讓我心涼了半截。我回想到,平時這倆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年級墊底的,我突然明白了。我是六班的班主任,所以對他倆的情況還是了解的:由于初一一年的學習一直都是倒數,所以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差,什么學科都學不好??赡苡幸稽c自暴自棄,所以導致自己的物理成績也是一塌糊涂。
我走上前說:“你倆到講臺上去做,那里也有一組實驗器材,大膽地去嘗試,不會我來指導?!彼麄z的小臉憋得更紅了,可能我的步子跨得太大,算了你們就在這做吧。我就站在他們面前,慢慢的將每一件物理器材有耐心地解釋給他們聽。他們感受到了我的愛心與耐心,還是慢慢地搭建好了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我一步一步地鼓勵和指導下最終只完成了一組實驗,但是當他們在移動的光屏上找出了燭焰倒立、縮小的像時,我看到了他倆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是多么的燦爛。我認為他們進步了。
課后我又把他倆留在了實驗室幫助我整理實驗器材,我還在不停地提問他們手中的實驗器材是做什么實驗的,看到我對他倆如此上心,他倆好像向我打開了心扉:由于考試常常考倒數,覺得自卑,上課時不敢舉手怕同學嘲笑。通過短暫的了解我大概知道了問題所在,所以我打算幫一幫他倆。
自此在課堂上我常常喊他倆回答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回答出來我都會表揚他們。每天的作業我也會去掉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留下的都是些簡單的。有時還會布置一些區別于其他同學的小任務。有時輪到他倆值日時,我也會夸獎他倆,今天教室的地拖得比往常要干凈很多。這么長時間的關注下來,據其他老師反映他倆在數學課上也已經不打瞌睡了,英語作業能寫也會寫點不再空著或者胡涂亂畫了。
【案例反思】
有愛心是轉化學困生的前提條件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狀況出現分化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在你的意識里必須承認學困生的客觀存在,所以有必要對學困生多些愛心。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說過:“教育中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鳛榻處煂Υ龑W生必須要有愛心,耐心就是你施予愛心的途徑。對待我們班的兩位后進生原來根本關注不到,發現后更加不能厭煩,要學會接納他的不足之處,然后慢慢地幫助他、指導他、在課堂上照顧他,不要無視他、厭煩他。你要知道一個學生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有一個階段,一個過程。而我要做的就是接納與等待。
賞識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方法
運用賞識,促其發展。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缺點,學困生也并非一無是處,對于學困生身上表現出來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閃光點,很微小的進步,我們教師也要及時予以引導肯定:盡量挖掘其閃光點,努力從贊美中去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他們產生欣慰、幸福的內心體驗,增強榮譽感、自信心、上進心,提高學習的興趣與內在的動力。在小俊和小榮的案例中,在我的耐心指導下他倆開始動起手來,我就對他們做出的行動贊賞有加,當他們完成其中的第一個小實驗時,我欣喜若狂,盡管他們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尤其當他們感受到我的鼓勵后,開始嘗試著進行第二個實驗,我的賞識起效果了。盡管最后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最終實驗失敗,但是他們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將賞識教育運用到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中,當小俊和小榮打掃衛生時,我會夸他們今天的地被你倆掃得很干凈。最后我干脆讓他倆當起了勞動委員,從此我們班每周都能評上文明班級了,每周一我都看到小榮將流動紅旗高高掛起時的得意。我看到他倆每天點點滴滴的變化,打心眼里為他們的成長感到快樂。賞識教育幫助我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了他們的動力。
愛心和賞識是教育的源泉,是溝通心靈的橋梁,通過愛轉變了小榮和小俊同學,也給我這個班主任帶來了無限的欣慰與快樂!
作者簡介:
夏斌,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溧水區群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