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中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高中物理教學開始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種核心素養不僅是對物理基礎知識、物理學科實驗能力的理解與掌握,而且包含學科素養、科學探究與交流、科學思維與創新等能力的綜合培養。本文立足于核心素養的全球形勢,著重討論高中物理核心素養與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關系、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等內容,從而探索培養中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課程改革;高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一、 核心素養的國際背景
核心素養的研究源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評價標準等,它是推動發達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支柱性理念。“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發源于西方,最初見于經合組織和歐盟理事會的報告中。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的核心素養系統。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把“學會改變”作為終身學習和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目前,核心素養已成為引領拉動課程教材改革、教學方式變革、教師發展、教學質量評價等重要概念。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在接受教育與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培養與引導,使其具備了與時俱進的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品質。
世界各國及地區的核心素養體系各有特色。2006年12月,歐盟通過了《以核心素養促進終生學習》提案,包含母語、外語、數學與科學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學習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創業精神以及藝術素養共計八個領域,每個領域均由知識、技能和態度構成。這些核心素養是指導歐盟教育培訓系統的總體目標,主要目的是使歐盟公民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識經濟的挑戰中能夠實現個人成功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理想。
美國中小學“21世紀技能”計劃是美國為了應對新世紀挑戰而提出的教育改革的新思想,主要包含兩個:學生學業成果和支持系統,代表著美國當今教育改革的最新思路與發展走向。
2013年,日本公布了核心素養框架“21世紀型能力”,在學校推廣以“基礎力、思考力和實踐力”構成“生存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核心素養理論。
2014年,新加坡發布了《新加坡學生21世紀技能和目標框架》,力圖倡導學習者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以應對未來激烈的全球化競爭。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包含:學習力、適應性、創造性、合作能力、信息素養等,也就是指一個人要成為社會合格的人才必須具備的關鍵素質。
二、
學生核心修養的中國表達
不同的國家對核心素養的內涵都有自己的定義,但從總體上看,主要以“技能”或“能力”來體現。我國將核心素養定義為“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即重視能力和品格兩個方面的培養,這種說法對核心素養價值與內涵的理解更加完整。
自2001年我國開始實施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始終重視學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全面體現在各學科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等方面。
教育部于2014年3月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概念,并將這一理念置于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已成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靈魂。該《意見》明確指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期教育過程中,應逐步培養人格品質和關鍵能力,以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核心素養體系”是不同學者的教育目標和任務的基石,也是修訂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的依據。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于2016年9月13日正式發布。文件主旨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分為三個方面: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明確了我國學生21世紀應具備的能力水平。
因此,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本質特征和關鍵能力,它是關于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價值觀等的綜合體現,是學生個人發展、立足社會、服務社會的不可或缺的素質。這種素質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然后在其生命過程中不斷改進并完善。
中國特色的核心素養可以歸納為理性思考、敢于批判與探究等全方位發展的優秀品質,這是人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預知情況的高級能力。
三、
高中物理核心素養與我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對應關系
物理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重要素質,使其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它是通過物理學習內化而獲得的品質,是教師“教學”的出發點,也是學生“學習”的著力點,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掌握“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有助于教師教學過程的授課內容科學務實,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合理實效,有助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針對性和高效性。
四、 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與方法
(一) 深刻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外延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知識的傳授很重要,但是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更為關鍵。因此,整個物理的教學過程要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評價標準,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逐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 物理教學應重點改進知識建構過程
根據“核心素養”的定義,未來學校的教育就必須從“知識傳授”轉向“知識建構”,這標志著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的新階段。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是讓理解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體驗探究的過程,感受物理學的美妙,科學態度與責任,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等,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源于教學過程。只有在建構物理概念的過程和探索物理規律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感受物理的思維方法,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體驗性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去體驗和感受,增強實踐意識,培養物理素養。
(三) 大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提高自學能力的效率
中學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全面考慮自學的內涵、內外因素與教學實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習熱情的策略,學習的獨立性等。
(四) 物理教學應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所有教學活動中人都是主體。教學要以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中心,使其“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以適應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多數物理教師繼續采用教師灌輸式教為主和學生被動式吸納的教學模式,因此許多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造成他們走向社會后遇到問題不知所措。因此,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在時代大潮面前,應對自如,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共同主題,成為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趨勢。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注意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著眼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改革教學的方法和過程,關注學生知識的建構和應用,不僅利于提髙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也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義民.國外核心素養研究研究及啟示[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6,17(2):71-76.
[2]《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R].2016.
[3]沈章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歐盟經驗[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6):11-13.
[4]張義兵.美國的“21世紀技能”內涵解讀——兼析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2(5):86-90.
[5]彭壽清.日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及特點[J].當代教育科學,2004(18):46-48.
[6]齊樹同.21世紀日本、新加坡兩國中小學生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J].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2015.
[7]成尚榮.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N].中國教育報,2016(3).
[8]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9]趙婀娜.今天,為何要提“核心素養”[N].人民日報,2016(20).
[10]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14.
[11]董學偉.厘清高中物理核心素養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對應關系[J].考試周刊,2018(7):153-154.
[12]林明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途徑[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2):4-6.
[13]張猛.自主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4):38.
[14]王亮.高中物理如何進行素質教育[J].祖國:建設版,2013(8):234-235.
[15]張宏紅.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J].職業,2017(22):93.
[16]成尚榮.向上飛揚,向下沉潛——核心素養的召喚和我們的回答[J].人民教育,2017(3):51-54.
作者簡介:
王敏,河北省衡水市,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