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寧
【摘 要】本文分析當地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現狀,論述通過校企合作、校級聯動、集團辦學等多方參與形式,匯聚優質資源,構建為中職教師服務的機構與平臺,完善人才機制,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關鍵詞】中職學校 師資隊伍 校企合作 校際聯動 集團辦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B-0066-02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十三五”時期廣大中職學校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工作。在現代紛繁復雜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單憑一己之力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未免過于單薄,中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早已不可避免地跟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建立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是實現職業教育跨世紀發展的保障。本文在分析當地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通過校企合作、校級聯動、集團辦學等多方參與的辦法,匯聚大量優質資源,構建為中職教師服務的機構與平臺,完善人才機制,促進本校乃至當地聯動學校師資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現狀分析
(一)廣西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廣西是最早提出職教攻堅的地區。經過十年的努力,廣西建成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富有民族地區、后發展地區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職業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中等行列。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目前廣西中職學校教職工共有約 2.7 萬人,專任教師 2 萬人,專業教師 1.4 萬人,師生比 1∶23,略低于中職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標準 1∶20;“雙師型”教師 0.9 萬人,占專任教師 45%,師資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
(二)桂林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職教攻堅十年來,桂林市中職學校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基礎能力顯著提高,產教融合不斷深入,涌現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桂林相對廣西先進城市而言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缺乏師資隊伍建設的專門機構,教師培訓與發展歸屬部門標準不統一、數據分散、教師辦事不方便等。二是缺乏“雙師型”教師。桂林“雙師型”教師認證起步較晚,2017 年初才陸續參加“雙師型”教師認定,目前各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人數均達不到廣西中職學校辦學條件中的數據要求。三是缺少就地就時的專題培訓。國家很重視中職教師的培訓工作,每年集中開展的各類培訓多種多樣。但是在桂林本地舉行的培訓少,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更少,如中職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甚至沒有。
(三)我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廣西商業技師學院創建于 1979 年,位于廣西桂林市,系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國家級改革發展示范校。學校歷經了四十年的風雨,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愛生樂教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我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除了有著本地區的共同不足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
1.師資隊伍過于年輕化。近年來學校規模的擴大,新引進的教師均為“80 后”“90 后”青年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 75%。“60 后”教師占 18%,“70 后”教師人數僅為 7%,出現嚴重的年齡斷層現象。
2.超過半數的青年教師沒有拿到教師資格證。我校引進的教師大多來自企業及綜合院校的大學畢業生,目前仍有 109 名教師沒有拿到中職教師資格證。
3.高職稱、高技能人才分布不均衡。建校三十多年來,烹飪類專業一直是我校的品牌專業,高職稱、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烹飪專業和基礎文化課程教師上,其中烹飪類的高級人才在整個廣西堪稱一流。但學校新建的專業群的師資隊伍人才儲備就沒那么樂觀,中高級職稱教師屈指可數。
二、多方參與,通力合作,為中職師資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儲備力量
(一)聚力校企合作,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鋪路搭橋
為增加“雙師型”教師比例并提升“雙師型”教師專業水平,各職業院校應積極聯系企業及各種社會組織,做好鋪路搭橋工作。一是開拓教師走出去企業實踐渠道。我校自 20 世紀 90 年代起就注意與市場接軌,選派教師下企業實踐。目前我校已與全國各地 120 多家企業和社會行業組織簽訂了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及社會行業組織成了穩固的教師實踐基地。二是吸引企業能工巧匠走進來。合作企業中不乏有理論深厚、技能高超、經驗豐富的人才。我校通過各種辦法,把他們聘請到學校來擔任兼職教師,組建有企業能工巧匠和校內教師共同參與的聯合教師隊伍,有效地改善了學校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技術結構與年齡結構。
(二)合力校際聯動,為中職師資隊伍的培訓提升營造便捷環境
校際聯動是指與當地的高校、中職學校采取聯合行動,共享人才資源,共同培育師資隊伍。一是與當地高校聯動,就地就近開展教師培訓。我校系廣西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的教育實習基地,能方便地就我校的師生狀況,對癥下藥,及時開展校本培訓。還可聘請教育專家擔任顧問,對師資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指導。二是與當地兄弟學校聯動,共享人才資源。自我校牽頭申報的教改課題獲重點立項以來,我們聯合了廣西桂林林業學校、桂林山水職業學院等 6 所職業院校作為聯動學校。聯動學校各自術業有專攻,匯聚在一起則形成了巨大的資源庫。這個寶庫能夠發揮強大的信息匯聚功能和人才互補功能,積極開展交換教師、交換培訓、集體備課、聯合教研、統籌評價等聯動活動,為當地師資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三)借力集團辦學,助推師資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
2007 年 12 月在商務廳的支持和倡導下成立了廣西商務職業教育集團。集團充分利用廣西商務體系內各行業、企業、院校的優勢資源,積極推動廣西商務行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提升。到目前為止,廣西商務職教集團共有院校 21 所、行業協會 2 個,企業 69 家,2018 年被評為廣西首批示范行職教集團。我校是廣西商務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2018 年 12 月 1 日在我校承辦廣西商務職業教育集團年會上,我校提出在集團范圍內成立中職教師發展中心的方案獲得批準。由我校牽頭,以集團中職教師發展中心為平臺,整合企業、集團、聯動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形成合力,統籌組織培訓,幫助教師的進步與發展,促進師資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
三、合力推進的具體措施
(一)在當地聯動學校及職教集團范圍內成立專職部門——中職教師發展中心,負責統一調配資源,安排各校聯動活動
由我校牽頭,在當地聯動學校及廣西商務職業教育集團合作學校范圍內成立中職教師發展中心。這是專門為所有參與合作的職校教師服務的專門機構。它以“實在實效、服務至上”為宗旨,起草合作章程,提出合作辦法,整合當地聯動學校及廣西商務職業教育集團合作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形成合力,開展教師培訓、教學咨詢、教研教改、項目開發、教師教學質量評估、制作合作學校資源庫等六項工作,幫助與促進教師進步與發展。
(二)提出合作校師資隊伍建設整體目標,建立校本目標體系
首先提出合作學校中職師資隊伍建設整體目標。該目標主要根據《廣西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廣西壯族自治區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建設分級標準》《廣西壯族自治區中等職業學校星級學校認定辦法》中“師資隊伍”的相關要求和標準,提出在合作學校范圍內實現基礎目標。其次各學校制定本校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體系。內容包括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五年規劃目標、學校年度目標,以及明確教師成長各階段(新任教師、“雙師型”教師、骨干教師、專業/課程帶頭人、專家型教師)的發展目標。
(三)完善師資隊伍評價標準體系
根據師資隊伍發展的目標體系,完善中職教師基本標準和發展標準,構建呼應與支撐教師發展目標的師資隊伍評價標準體系,將師德表現、教學水平、應用技術研發推廣成果與社會服務成效作為重要內容。
(四)構建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改進體系
根據師資隊伍評價標準體系,參照《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對教學質量的監管,構建與師資隊伍評價標準體系相呼應的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改進體系。以教師發展中心為支撐,開展質量檢測、數據分析、發布預警、調整改進、學習創新等一系列活動,確保師資隊伍水平穩步發展。
(五)在當地聯動學校及職教集團范圍內打造區域中職教師培訓平臺
由中職教師發展中心牽頭,在當地聯動學校及職教集團范圍內打造三大基地。一是教師普通話及口才藝術培訓基地。普通話及口才藝術不僅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的敲門磚,而且是教師提升課堂藝術、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技能,在各類大賽中普通話及口才藝術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二是中職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基地。邀請本地專家開展培訓,組織青年教師集體報名考試并參加培訓,提高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通過率。三是教師專業執業資格考證及技術提升培訓基地。以中職學校職業技能鑒定所為依托,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結合各個中職學校自身的專業特色,多元化地開展教師的專業職業資格考證,提高“雙師型”教師認證通過率,提升教師專業技術水平和等級。
一定區域內中職學校師資水平的整體提升,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更離不開學校、企業、行業集團的共同參與,只有各方攜手共進,才能實現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王玲玲,黃玲芝.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師資水平[J].職業,2017(8)
[2]陳 文.推進三維發展 打造優秀團隊[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5(3)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立項課題“校企合作、校際聯動的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整體提升的策略研究與實踐”(GXZZJG2018A010)研究成果。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