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欣
摘要:服裝表演從最開始的作為一種服裝促銷手段,轉化為一種現代藝術表演形式。而這也意味著服裝表演從最開始的只強調服飾的美感,轉化為現在的既有關感,也有藝術性共同存在的階段。而模特作為服裝的載體,模特的肢體語言也就成為了服裝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模特具備了嫻熟的運用肢體語言的能力,并且模特本身對服裝也有自我認知,這樣才能充分的展示出服飾的精致與美麗,使服裝表演具有真正的魅力。
關鍵詞:服裝表演;肢體語言;形體魅力
中圖分類號:TS9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059-02
一、前言
人的每一個動作行為都是一個人內心的最確切反應,這種肢體語言,雖然無聲,卻為服裝表演添加了許多色彩。使得服裝表演更具魅力。模特自己對于這種服飾的認知與模特自身的身體語言相結合,不同的服裝表演就要對應不同的肢體語言并組合在一起展示給觀眾。因此,肢體語言對于服裝表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表達出服裝表演最具魅力的地方。
二、肢體語言與服裝表演綜述
服裝表演從最開始的作為一種服裝促銷手段,到現在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形式,這是一個升華的過程。而在這之中,模特自身肢體語言的運用,使得服裝表演更具魅力。
(一)服裝表演的概念與發展
模特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向受眾展示服飾的魅力,表達服裝設計師想要表達的理念和思想,并讓受眾接受認可服裝。這是現階段服裝表演的意義所在。
服裝表演起源于14世紀末,在當時是由泥土和木材制作一個玩偶,并為這個玩偶穿上時裝作為禮物互相交換。發展至18世紀時,由于人們的思想逐漸解放,使得服裝表演也產生了新的發展。出現了由真人模特穿著時裝作為促銷手段的形式。發展至今,服裝表演已經漸漸成為了具有交流,展示等等含義的演出形式。而表演者自身的肢體語言與形式美,也成為了使服裝表演具有魅力的關鍵原因。
(二)肢體語言的作用
人們往往會通過肢體語言而不經意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比如我們在與人交流時時而點頭,時而搖頭,但多數情況下我們并不知曉。當心理學家將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與別人陳述自己編造的假話,另一組向對方闡述完全正確的事物。這時陳述假話的受試者身體會下意識的遠離對方,并且身體明顯后傾,身體語言較少,但面部的笑容反而多于說真話的人。這表明肢體語言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
三、服裝表演中肢體語言的表達
(一)服裝表演中臺步的肢體表達
模特的肢體是由一頭、二腰、三體和四肢組成。模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肢體語言,并學會讓肢體語言說話。為此不但要了解肢體語言的表達常識,更要知曉肢體語言的動態相互間的協調性和韻律感。
在服裝表演過程中臺步是一個變化的動態過程。但是它的開始卻是一種靜止的身體狀態。臺步最重要的就是起步時的身體姿態是否端正。必須讓身體端正起來,并且有一個向上的力量,能夠使得身體更加挺拔。進而上身處于放松的狀態,雙肩自然下垂,胳膊隨著身體的前進而自然擺動。這樣整套動作就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毫不拖泥帶水。在掌握這樣的基本要領作為前提的情況下,模特的肢體動作到位,路線正確,走路姿態自然動人,并且模特必須要按照服裝的特點與當天的表演環境來調整身體的擺動幅度。時而動作幅度和臺步跨度要適當增大來表示出明快有力,時而也要適當的減小動作幅度,來表現服裝的柔美。在這幾大因素相互作用的情況下,只有合適的肢體語言,結合恰當的表達方式,才能夠讓服裝表演充滿魅力。
(二)服裝表演中造型的肢體表達
肢體語言表達的靜止狀態是指模特的造型。而這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具有非常強的暗示力和感染性。也就是說受眾最開始關注的就是這個模特的造型。而肢體語言的造型,主要有手,腿,腰,頭等各個部位的不同姿態組成。不同的形式也會表達出不同的造型含義。模特肢體語言造型可分為六種,肢體語言與服飾的和諧能構成優美的統一。這種優美應該美在它的精準,美在它的恰到好處。因為服裝本身是死物。而不論再美麗的軀體,也無法再現設計師藝術的靈魂。所以這就需要模特不斷的去理解服裝的內涵,將自己對于服裝的揣摩運用到肢體語言的表達當中來,以表達不同服裝所要表達的不同特點。而這些都是為了在最大程度上表現出服裝表演中肢體語言的魅力。
(三)服裝表演中轉體的肢體語言表達
在服裝表演的過程中,模特的臺步走到舞臺最前沿之后的轉身動作,被稱為轉體。這個轉體是整個臺步過程中的中間部分。也是向受眾展示服飾不同方位的特點的一個轉折。在這個過程中,模特的臺步風格,服裝造型以及在舞臺前沿的轉體是渾然一體的,彼此之間連接緊密,互不可分。在轉身的過程中,模特的全身各部位都要互相配合。而上身與下身稍微的距離差距,可以使得整個臺步的展示更為優美。而在走臺步過程中,模特往往會選擇通過回頭的方式來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因為再從舞臺前沿返回后臺的過程中,并不是意味著這次服裝表演終止。而是意味著把自己服飾的背面展示給受眾的開始。而這樣的一個轉體是兩段表演之間的連接。通過轉體,給受眾帶來了不同方位服裝的轉變,也恰恰是服裝表演中肢體語言的魅力。
(四)肢體語言應表達出服飾的個性特點
服裝表演與其他類型的表演差別很大的一點是,它希望通過模特的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出服裝的內涵。簡言之,服裝表演應該是為服裝內涵服務的。而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服飾的不同的個性特點,就能夠使觀眾對這種服裝產生不一樣的感覺。因此,模特所穿著的不同類型的服裝,應該配以不同類型的形態動作。而模特的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會影響受眾對服裝的感覺。而且模特也需要根據舞臺上演唱歌手的不同演唱風格,以及燈光舞美等一起創造出來的意境來調整自己的舞臺風格。表演的氛圍設計與表演的類型相輔相成,為強調表演主題服務。模特將這種種因素融合在一起,在短短一分鐘的秀場中,極大的呈現出服裝的魅力。
(五)美學修養顯示出模特的綜合實力
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美只能在形象中見出”。對于培養模特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和科學美的審美情感,是由模特的內形象中表現的,他是模特長時間對生活的感知與觀察,想象和聯想,感情和情緒,思維和情感,思維和靈感的綜合表現。模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表象化的職業,需要依托豐富的內心世界,從而讓自己有更強的領悟能力,這樣才能使得服裝表演更富有感染力,讓觀賞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形體訓練的延伸,也必須是心靈的訓練。高校的表演專業會專門開設芭蕾形體訓練這一課程,目的除了塑造模特的完美身形,改善表現力之外,主要以提升氣質修養,讓模特的身心與外在合二為一;美好的心靈隨著形體動作熟練程度的增加得以升華,進而構思并創造出更完美的表演意境。
四、結語
總之,模特在舞臺上的展示語言來自于多方面,而良好的肢體語言和一定的審美修養,是模特取勝的關鍵。而模特一切的表演目的,都是為了展示服裝的美,是利用模特造型設計的美和自身的表演技巧,來展示服裝的美,這是模特表演的目的。
在服裝表演過程中,模特所運用的肢體語言就應該以服飾內涵為核心,通過調節自己的臺步造型轉體等多種因素,來展示服裝,以贏得受眾對于服裝的認可與喜愛。只有模特恰當地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才能夠極大限度地發揮服裝表演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