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華南農業大學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為例,從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引導、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力、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及推進基層黨組織黨務規范化建設等方面探索了“四位一體”的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體系路徑,以期對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黨建
[作者簡介]徐聰聰(1987-),男,山東臨沂人,華南農業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科員、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書記,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高校黨建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 D267.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07-0037-02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團結和聯系青年學生的橋梁與紐帶,是黨引導青年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戰斗堡壘①。新形勢下,作為黨在高校中最基層的組織,高校學生黨支部不僅在專業學習、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就業創業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也在塑造優良班風、校風、學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維護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堅強堡壘作用。因此,及時認真總結、歸納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工作方法與優秀經驗,無論是對于探索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規律,還是對于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與植物保護專業是學校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迄今已近100年的歷史,均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年,學校為適應國家農林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以學校首任院長丁穎教授為名,分別開設了農學丁穎創新班和植物保護丁穎創新班。華南農業大學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便是以農學丁穎創新班和植物保護丁穎創新班本科生黨員為主體來設立的特色基層學生黨支部。截至目前,華南農業大學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現有正式黨員5人、預備黨員11人、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40余人,黨支部堅持學以致用、突出專業特色,探索了“四位一體”的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體系路徑,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只有理論上的堅定和成熟,才會有政治上的堅定和成熟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就是要求大家推動理論學習的不斷深入,把基本理論學深學透,領會實質內涵,達成思想共識,堅定理想信念。
首先,結合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安排,不斷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每兩周一次開展政治和業務學習,不斷增強黨員意識,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其次,嚴格貫徹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黨員按時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以及黨小組會,并按時上好黨課,突出政治學習和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再次,黨支部定期舉行主題黨日活動,積極鼓勵預備黨員給全體成員介紹黨的發展歷史和自身思想發展,發表個人看法,暢談自我感受,在達到引導教育學習的同時,也達到了自我教育學習的目的。
但理論學習不能空談。因此,在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黨支部緊貼學生思想實際以及不同年級學生層次需求,認真組織開展了預備黨員黨性鍛煉“六個一”工程(簽署一份承諾、研讀一部經典、開展一項調查、做好一周義工、幫助一位同學、組織一次評議)以及“黨徽閃亮”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近年來,黨支部全體成員累計社會志愿服務時長超過1500小時,在不斷增強黨員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有效增進了學生預備黨員對于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
堅持黨建帶團建,是共青團建設的一條基本原則。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要堅持黨建與團建聯動,要積極組織學生黨員參與班級、年級、社團的事務管理,支持、指導和幫助團支部、班委及學生社團等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③。
一方面協助丁穎班創新班班委舉辦丁穎班報,提升班級文化建設。幫助、指導丁穎創新班每季度出版一期班報,并結合時下熱點開展征文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宣傳力度,營造濃烈的氛圍。截止目前,各丁穎班相繼出版班報11期,閱讀點擊量近萬次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對接丁穎創新班團支部創新實踐育人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每年暑假期間,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黨員年均組織7支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隊伍,約70余人參加,分別赴廣東、貴州、云南等省份進行社會實踐。其中,由農學丁穎班同學參與發起的華南農業大學夢之隊,連續四年赴貴州為當地貧困山區小學籌建圖書室以及支教等活動。截止目前,共計籌建了5個圖書室,平均每個圖書室約3000余冊圖書,利用“互聯網眾籌”的思維,線上線下募集資金共計30余萬元,吸引了全國5所高校大學生參與,以及得到了6家公益組織贊助,同時受到了中國青年網、中國網、貴州都市報等10余家媒體報道,并榮獲共青團中央、團廣東省委、廣東省教育廳等單位的近10余項集體獎勵,活動效果顯著,進一步提升了基層黨組織與團組織的活力,增強了組織凝聚力與感染力。
樹立黨員先鋒模范,從一般意義上來講,即是學生籍以模仿的形象或是學生行動的典范④。運用黨員先鋒模范的力量可增強高校黨建工作的感召力及有效性,及時發掘身邊的黨員先鋒,利用先鋒模范的力量對預備黨員、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引導,去激勵鼓舞他們,不僅可以從行動上不斷提升自己,也可以在學習先鋒模范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表率作用,不斷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結合學校“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結合支部黨員專業興趣,有目的的進行導師推介,在大二的時候引導學生黨員進入導師實驗室進行學習,爭當崇尚學術,潛心科研的表率。另外,結合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項目以及“實驗技能大賽”等活動來增強專業認識,提高專業認可度。在歷年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項目中,支部成員年均立項7項,每年均有國家級、省級項目立項。在學生上,黨支部黨員的平均績點高達3.90,保研率達到60%以上,升學率在80%以上,成為廣大學生學習和追求的榜樣,有效促進了學校優良學風的形成。
另一方面加強學生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使之成為學習的先鋒,引導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的標兵。支委會是學生黨支部的領導機構,黨支部的支委會委員均有政治堅定、學習優良、工作負責以及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正式黨員擔任。在歷年擔任本科生丁穎班黨支部的支委平均績點均在3.95以上,全部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60%的支委通過六級考試。在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等獎勵評選中,黨支部支委均有斬獲。另外,在華南農業大學“模范引領”計劃中支部委員相繼榮獲“華農之星”“學習之星”以及“學干之星”等多項榮譽。
基層黨務規范化建設,是推進支部建設質量提升的有力手段和必要措施。全面提升基層黨務管理能力、增強黨務工作水平,實現基層黨建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建設,為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打下組織基礎,提供堅實保障⑤。
一是嚴把發展黨員質量關。在教育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過程中,黨支部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和“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堅持入黨自愿和個別吸收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推行發展黨員“五榜公示制”,對提交入黨申請、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確定發展對象、吸收預備黨員、預備黨員轉正等五個環節進行公示,接受監督。同時,針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由支部優秀黨員進行一對一輔導,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是嚴格規范黨費收繳和管理制度。交納黨費是共產黨員對黨應盡的義務,黨員要履行交納黨費的義務。黨支部定期每月收繳1次黨費,收繳率均能做到100%,同時對不主動按時交納黨費的學生黨員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黨支部黨費收繳與管理做到專人負責、專冊記錄,并進一步規范收繳程序,做到及時、規范、有底可查。
三是積極做好學生黨支部黨務骨干業務培訓工作。開展黨支部黨務骨干業務培訓是提高基層黨組織黨務骨干素質能力,適應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需要。黨支部通過集中培訓、業務交流的形式,積極開展黨組織工作職責和工作方法等專題的培訓輔導,內容涉及黨的政治理論素養、新聞宣傳、黨建業務水平和綜合管理能力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深化了黨務工作業務骨干對黨建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增強了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為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是“教育系統黨建質量年”,教育部重點工作中有一項就是全面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⑥。因此,在新形勢下不斷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是主動適應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新特點、新任務、新要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建設的有力落腳點,同時也是為共同寫好教育“奮進之筆”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注釋]
①孫耀勝,何瑋.論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J].黨史博采(理論),2011(12):30-31+33.
②祝福恩.理論上堅定成熟是中國共產黨成功之基[J].學術交流,2016(07):5-6.
③賀麗.試論高校學生黨團協同模式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7):82-83+96.
④戴燕君.共產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N].學習時報,2018-09-19(005).
⑤王桂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建設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4):45-46.
⑥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18-02-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