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黨整風作為毛澤東治黨的獨創之舉,至今業已成為解決黨內突出問題、統一全黨意志的成功實踐而不斷發揚光大。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有必要繼續發揚以延安整風為范式的整黨整風優良傳統和歷史經驗:必須把思想理論建設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關鍵工程;必須把保證全黨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根本政治任務;必須把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黨內政治生態的凈化器;必須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永葆黨的政治本色的安全閥。
[關鍵詞]整黨整風;政治建設;現實啟示
[作者簡介]周國平(1966-),男,漢族,江蘇常熟人,中共蘇州市委黨校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學。
[中圖分類號] D26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07-0009-02
為了全面提高黨的思想理論和政治建設水平,集中解決黨在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純潔黨的隊伍,統一黨的意志,提高黨的政治凝聚力和組織戰斗力,毛澤東創造了集中整黨整風的治黨形式。毛澤東曾這樣指出:“我們黨,經過延安整風,教育了廣大干部,團結了全黨,保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這個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①繼續發揚以延安整風為范式的整黨整風優良傳統和歷史經驗,對于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啟示。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指出:由于黨采取“首先著重在思想上、政治上進行建設,同時也在組織上進行建設”的“毛澤東同志的建黨路線”,即使工人成分還不占大多數,“也能夠建成并已經建成一個工人階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
延安整風運動以來,黨每一次政治上的大團結,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每一次鞏固和加強,黨的事業的每一次歷史性前進,都是以相應時期的集中思想教育和理論建設為基礎的。如果延安整風不徹底清除王明“左”傾機會主義錯誤思想,促成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又一次思想大解放,黨的七大就不能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就不能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就不可能那么快地取得勝利。如果沒有1978年至1981年歷時近三年的思想解放運動,不徹底清除“文革”思想遺毒,就不能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就不能使全黨思想得到新的解放,全黨就不能團結一致向前看,統一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正確路線上來。
歷史啟示人們,只有思想理論上的堅定,才有政治黨性上的堅定;只有思想理論上的認同,才有政治行動上的高舉。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充分認識思想理論建設的戰略性、基礎性、關鍵性意義,毫不動搖地把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全黨常學常新、知行合一,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激勵全黨更加自覺地為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努力奮斗。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成功奧秘和制勝法寶,是把黨建設成為有凝聚力、戰斗力的政治堡壘的重要保證。延安整風運動以來,每一次整黨整風都針對各級黨組織或獨斷專行或軟弱渙散的現象,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進行整頓,使各級黨組織的活動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使黨的整體更有效地發揮政治領導職能,表現出更大的戰斗力、創造力、凝聚力。比如,1951至1954年整黨以此原則對黨組織尤其是基層黨組織進行了整頓,結果健全了黨的各級組織,密切了黨群關系,擴大了黨的社會影響力,為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作了有力的組織準備。
歷史啟示人們,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整頓好各級黨組織,是堅持和實現黨的政治領導的重要途徑。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保證全黨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根本政治任務,落實全黨貫徹民主責任制的政治責任,以強化黨的各級組織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為鮮明政治導向,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既充分發揚民主,又善于集中統一,為全黨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延安整風的直接成果。作為黨的優良作風,黨內批評是解決黨內矛盾,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基本方法,是在馬克思主義原則基礎上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加強黨內監督,保持黨的肌體健康,使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有力武器。自我批評是全面認識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是指政黨或個人對自己的缺點或錯誤進行的自我揭露和剖析,是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力武器。
批評與自我批評與“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歷史相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提出的整風方針,即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但是揭發錯誤、批判缺點的目的,就像醫生治病,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把人整死。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確方針指導下,參加延安整風的黨員嚴格要求自己,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批評別人從團結的愿望出發,與人為善,擺事實講道理,滿腔熱情地給予幫助,注意分清原則性錯誤和非原則性錯誤,并注意著重分析產生錯誤的根源,吸取教訓,廣泛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進行思想教育,解決黨內問題。這樣,整風就既弄清了思想,團結了同志,又改進了作風,提高了覺悟,促進了黨的團結統一。
歷史啟示人們:黨內良好政治生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不會自動生成,而是從斗爭中得來的。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無疑是被歷史實踐證明了的有效斗爭方式和實現形式,是黨內政治生態最好的凈化器。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必須繼續地發揚革命的精神和斗爭的精神,堅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與此同時,堅持以上率下,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毛澤東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②,“它必須是全民族的代言人”,“它只能為中國群眾的利益說話”③,“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④。這些論述精辟地闡述了黨的宗旨和行動準則是為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而努力奮斗。把“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系統地、創造性地運用于黨的建設中,黨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延安整風以來,從土改整黨、1950年整風、1951年至1954年整黨等等,每一次成功都與堅持群眾路線,認真接受群眾的批評監督分不開。歷史證明,只有充分發動群眾,請群眾來提批評性意見和建設性建議,對標對照才能找準問題,對癥下藥;只有堅持群眾路線,形成“內外夾攻”的態勢,整黨整風才易收效。不相信群眾,不敢發動群眾,害怕群眾批評,關起門來進行整改肯定是整不好的。
歷史啟示人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群眾是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也是最可靠的安全閥。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堅持群眾路線這一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增強群眾觀念,深厚群眾感情,做好群眾工作,做到“依靠人民,把握民心,深知民意,服務人民”,自覺接受群眾的批評與監督,自覺維護人民利益,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拒腐防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永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政治本色。
[注釋]
①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M].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頁.
②毛澤東選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頁.
③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M].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頁.
④毛澤東選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頁.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始終堅持和充分發揮黨的獨特優勢[J].求是,2012(15).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十九大報告單行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
[3]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2018年1月5日.